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寇有观  王志民 《中国航天》2000,(2):15-16,18
1999年10月14日,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发回了卫星遥感数据,为建设我国的国土监测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一、国土监测的主要内容国土动态监测包括:微观监测(斑块监测)、宏观监测(总量监测)和变化报警等。斑(地)块监测主要是现场调...  相似文献   

2.
“高分四号”卫星遥感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四号"卫星将高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相结合,为减灾、气象、地震和林业等多个行业的应用提供遥感数据服务,并为海洋、国土和水利等行业以及国防建设提供遥感数据支持,实现中国民用高分卫星研制和卫星遥感应用领域的新突破。文章分析了"高分四号"卫星在运行轨道、探测手段、控制体制等多方面的任务特点,总结了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高精度控制技术、复杂条件下像质保障技术、高精度热控技术、高可靠长寿命技术等创新点,为中国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领域后续发展提出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建成了完备的陆地观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体系在资源一号卫星发射的同时,为保证卫星数据的应用,我国建立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合全国各系统、各方面的遥感力量,经过必要的配套、改造、建设和优化组合,建立起一个我国长期稳定运行的资源卫星应用体系,系统建设、运行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体系由数据接收、数据预处理、应用示范及分析模型、数据模拟和评价、资料分发及用户服务等五大分系统组成,在北京  相似文献   

4.
中国返回式卫星遥感和科学试验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返回式卫星是一种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某研制成功3种型号的返回式卫星,并进行了17次发射。利用这种遥感卫星,我国进行了国土资源普查、大地测量以及河流海岸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大批有价值的遥感资料。这些资料应用于城乡规划、水利建设、地质资源勘探以及考古等不同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卫星数据的生产与分发,总结了资源卫星数据在各领域应用中所取得的成绩,展望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航天》2009,(8):16-21
卫星大管家 6月底,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传来消息:作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分发和应用单位,该中心已向广大用户分发数据100余万景,其中3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数据,相当于覆盖我国全部国土600余遍;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6,(5):1-10
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主要目标是获取三线阵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实现1∶50 000测绘产品生产能力以及1∶25 000和更大比例尺地图的修测和更新能力。自2012年1月9日发射以来,资源三号01星在轨运行安全稳定,成像计划科学紧凑,影像获取持续高效,全球共获取高精度卫星影像超过7000万平方千米,为全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地理国情监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等国家重大测绘工程和国土、农业、水利、交通、环保和减灾等各行业1800多家用户提供了精度高、现势性强的自主卫星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文章介绍了资源三号卫星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产生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对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今天对外公布"高分一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据了解,"高分一号"卫星工程大大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观测能力,未来将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9.
潘习哲 《卫星应用》1999,7(1):55-60
该文回顾了我国遥感卫星应用的历程和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设历程,展望了资源一号卫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对资源一号后继星的技术要求。该文在遥感应用的宏观角度以大量资料说明了资源卫星在国民经济中的广阔应用资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了作为人造地球卫星重要分支的遥感卫星及其相关的遥感技术和遥感产业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结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新时代发展需求,分别针对高端卫星和商业卫星,探讨我国卫星遥感系统发展进阶路径,提出值得关注的重大技术方向,旨在为卫星系统规划、遥感载荷部署、卫星应用拓展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2010,(2):5-10
自1999年我国第一颗资源卫星成功发射并投入应用运行以来,已经成功发射并运行了3颗资源卫星和2颗环境卫星。负责这些卫星运行管理、数据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应用的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不断成长壮大,推动了国产卫星数据的应用向更广泛、深入发展.并承担起了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和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民用高分卫星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2.
“天基红外系统”(SBIRS)是美国空军为取代“国防支援计划”(DSP)预警卫星而设计部署的后续新型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用于支持导弹预警、导弹防御和作战空间感知等领域,是美国战略战术作战与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防军事领域具有关键支撑作用。文章根据公开资料,在对SBIRS GEO-3卫星的任务、技术指标和总体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构型设计与特点以及应用的新技术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的高轨遥感卫星构型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轨道根数驱动的遥测接收站自动化运行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卫星遥测接收站为例,构建基于轨道根数驱动的遥测接收站自动化运行体系。系统根据轨道根数自主计算观测弧段,根据生成策略自动制定工作计划,并自主调度站内资源执行工作计划,实现了用户"无人职守"、设备自动化运行、工作计划自动生成和执行等需求,并为测控系统高度自动化运行和测控网高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为了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在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为主要数据源的基础上,结合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数据,建成的环境应用系统将满足我国天地统筹的国家环境监测体系,并实现我国环境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环境一号卫星业务运行管理平台(即业务运行管理分系统)既是环境应用系统的中枢,也是环境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返回式遥感卫星有效载荷的分类和特点、返回式相机系统组成、返回式国土普查相机、星相机和测绘相机;重点介绍国土普查相机的设计要求、工作原理,组成及功能等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16.
搜救卫星系统能够实现全球范围遇险报警和定位功能,是全球遇险救援的重要手段。我国搜救卫星系统受空间卫星资源的限制,性能和可靠性皆受到影响。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系统技术发展趋势,我国搜救卫星系统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搜救卫星系统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空间系统、运营服务、终端产品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为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较系统地叙述了美国和苏联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概况、系统组成和部署计划,介绍了国外对这种卫星系统资源的应用和开发情况,并对我国如何利用这种资源提出了几条值得重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建宁 《卫星应用》2007,15(3):6-10
回顾了15年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卫星应用以及卫星遥感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总结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的基本经验,展望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国内动态     
正高分十一号卫星成功发射7月31日,高分十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将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计划的实施提供信息保障(。新闻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