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铆钉间距对二维SRAM蒙皮隐身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二维电磁散射问题的有限元算法理论,编写了相应计算程序;然后对一布置有两铆钉的二维SRAM蒙皮模型在铆钉间距为20、40和60mm情况下计算分析了铆钉间距对其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铆钉间距越大,蒙皮结构的隐身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双层铝合金板铆接结构,通过电磁铆接工艺试验,分析Φ10mm-2A10铝合金铆钉镦头的微观组织,与钢质螺栓连接接头对比评价了铆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随放电电压的增加,铆钉镦头直径逐渐增加、高度逐渐降低。铆钉镦头以绝热剪切为主要变形模式。铆接接头的最大剪切和拉脱载荷分别为23.3k N和35.0k N,均高于钢质螺栓连接接头,并且相对于螺接接头可减重15.8%。  相似文献   

3.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虽然已广泛应用,但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连接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需重点解决腐蚀、安装"卡死"、抗冲击能力差、拉脱力低等典型问题。阐述了复合材料结构用紧固件可选用的材料,以及各种类型紧固件及紧固系统,如铆钉类、螺栓类、抽芯铆钉类、特种紧固件类,为国内复合材料连接紧固件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Φ8mm 2A10铝合金铆钉进行了电磁铆接放电电压和预制孔径影响工艺试验研究,针对沉头和圆头铆钉电磁铆接和气动铆接的接头进行宏观剪切试验、拉脱试验和微观形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压380V、预制孔径8.2mm匹配条件下得到满足技术要求的铆接接头,其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均优于常规气动铆接接头。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薄壁结构铆接点位自动化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条纹投射三维测量的铆钉检测技术,实现了铆钉镦头尺寸特征高精度测量以及裂纹缺陷自动化识别。在传统条纹投射三维测量的基础上,引入高动态范围(HDR)纹理合成,提出二、三维结合的点云分割策略,实现铆钉尺寸特征高效提取。搭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实现镦头表面缺陷识别。本文搭建了系统原理样机,以铆接桁条样品和标准器作为样件进行系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该方法直径测量精度为0.040 mm,高度测量精度为0.013 mm,缺陷识别准确率可达99.30%。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更加易于集成,效率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为了减轻重量、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在许多场合用粘结剂来胶接部件(包括金属、非金属)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前不久一架没有一个铆钉的长达12.8米的飞机壳体在美国制造成功,飞机试飞结果表明,其承载和超载能力均比用铆钉铆接的铝壳体好.因此,苏联学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金属和非金属的胶接结合是唯一可以保证所需强度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QJ522~527—83“抗剪密封环槽铆钉”选用干涉配合方法密封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其试验件进行了海洋气候条件下曝晒、贮存5年,再在大陆气候条件下曝晒、贮存6年共11年的试验,经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证明了抗剪密封环槽铆钉采用干涉配合方法进行密封是合理的、可靠的,标准中确定的机械性能指标是正确的,完全能满足航天产品的需要。同时,通过试验室加速试验与曝晒、贮存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获得了加速试验的等效时间。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外对镶片锯日益提高的质量和供货期要求,经过研究分析,重新设计了生产工艺。采用刀片激光切割与线切割相结合的方式加工刀片外形尺寸,提高加工精度和速度;采用数控钻孔加工刀片和片体的铆钉孔,提高刀片的互换性;采用数控机床磨削钳口槽,保证钳口槽的对称度和粗糙度指标;采用合金磨床磨削齿型等方法改进原有的镶片锯加工工艺,既确保了镶片锯的产品质量,又明显提高了镶片锯的产能。  相似文献   

9.
铝与钢焊接     
金属连接技术中的一项突破使得可以把铝与铁合金焊在一起,这将对宇航工业产生巨大的冲击。有了这种技术之后,就不再需要那些传统的连接方法,如用螺栓、铆钉或使用不便的过渡连接了。这种新技术是由美国加州圣莱安德罗市 Emcee 公司的冶金学家研究成功的。它的关键在于使用一种能在真空室的电子束下使铝增加润湿的物质。在另外的一系列试验中,成功地把铁合金与难熔金属焊在一起,具体的例子是304不锈  相似文献   

10.
针对CVI工艺下复合材料典型铆接板,提出一种适合复杂模型动力学分析的建模方法:采用Bush和RBE2的组合单元模拟铆钉连接,将板间的弱非线性接触力转化为接触刚度,建立该复合材料铆接板的有限元模型。同时,基于有限元-间接边界元法推导了考虑接触力的声固耦合动力学方程,开展了该复合材料铆接板在随机噪声激励下的声固耦合分析,并探讨界面接触对声固耦合系统固有特性和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接触模型比界面刚接模型更为准确;刚接模型会增大复合材料铆接板连接界面的局部刚度,使得结构的固有频率偏高,响应峰值向高频处移动;考虑接触对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大,对应力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QJ32 5A - 2 0 0 1螺纹空心铆钉通用规范 (代替QJ32 5 - 78) 2 0 0 1 11 15 2 0 0 2 0 2 0 12QJ5 0 2A - 2 0 0 1铝合金、铜合金锻件技术条件 (代替QJ5 0 2 - 89) 2 0 0 1 11 15 2 0 0 2 0 2 0 13QJ10 6 8A - 2 0 0 1NHJ- 44结构胶技术条件 (代替QJ10 6 8- 86 ) 2 0 0 1 11 15 2 0 0 2 0 2 0 14QJ130 2 1- 2 0 0 1航天产品技术评审 第 1部分 总则QJ130 2 2 - 2 0 0 1航天产品技术评审 第 2部分 设计评审  (代替QJ130 2 - 87)QJ130 2 3- 2 0 0 1航天产品技术评…  相似文献   

12.
今天,国防科技工业完成了一次伟大改组,这是件很大的事情,不仅是党的喜事,全国的喜事,人民的喜事,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喜事。国防科技工业非常重要,是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的基础,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没有国防工业,就没有国防。 要强大,就要有实力,我最近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发射了几次卫星,发一次成一次,每发必中,都打成了,谢谢大家。中国航天战线连续三年15次火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航天的需求及航天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途径,并从以下七个方面列出了国内外利用人造卫星解决国民经济中若干问题的事实、经验和效益,即:通信,广播,电视,数传;地质找矿,电站遗址,铁路选线;土地管理,农林监测,减灾救灾;环境监测,水源探察,洪水预报;气象测报,海洋调查,鱼群探测;能源开发,交通管制,教育培训;以及空间科学,材料制造等等。  相似文献   

14.
肖志军  徐军 《航天员》2008,(5):32-35
景海鹏,山西运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双学士,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原空军某部领航主任,空军一级飞行员,安全飞行1200小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上校军衔,神舟七号任务乘组成员。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度航天标准化工作计划协调会在中央关于加快改革,加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下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1993年航天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部署1994年工作,并协调落实1994年的标准化工作计划项目。通过会议,达到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加快改革,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工作,协调计划,落实任务,促进  相似文献   

16.
零件盐炉加热淬火后,小孔、盲孔、螺纹孔、沟槽等处,残留盐液清洗困难,往往造成锈蚀。使用电炉加热,表面很容易氧化脱碳,即是装盒保护,也会氧化变黑。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制了一台小型气氛保护淬火炉,已使用多年,各种零件淬火后,无氧化脱碳,表面光洁,呈银灰色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装饰性电镀CuNiCr的不良镀层,过去采用浓硝酸化学法退除,其缺点是退镀件过腐蚀,成本高,毒性大,污染环境。现改进退镀技术,优选出电化学退除新技术,从而可将钢铁基体上的CuNiCr镀层一次性全部退除,退镀速度快,无腐蚀,安全可靠,成本低,无毒害性气体,改善了劳动条件,消除了NOx气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技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被采用,主要在美国和欧洲几家大型机场,当时民用航空市场发展蓬勃,机场为了扩大容量,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的征地,改建和新建候机楼、跑道等基础保障设施,但是,随着国家和民众越来越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得建设成本大幅增长,因此,机场当局想尽办法在有限的场区范围内,增加跑道的数量,通过设计跑道按照不同的布局,实现跑道容量的最大化,提高机场的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肖志军  徐军 《航天员》2008,(5):26-29
刘伯明,黑龙江省依安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双学士,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原空军某部飞行中队长,空军一级飞行员,安全飞行1050小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神舟七号任务乘组成员。  相似文献   

20.
标准计量处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你们讲是总公司标准化和计量管理的首脑机关,是打基础,开展技术储备,提供技术支持的部门。这项工作又是质量的基础,确实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一年有可能就招呼一、二次,但自己的工作要做好,目标性要强,韧性要强,要夯实这项基础工作。 当前,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问题,我认为:第一工艺标准落伍,没有完全跟上航天科技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