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1-2016年这16年间,美国进行了多达10次的太空演习,最近一次是2016年5月19日进行的施里弗-10太空演习。“施里弗”演习基本每两年举行一次,是以主要战略对手为假想敌的兵棋推演,旨在发现空间力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丰富完善美军的太空作战理论、优化太空作战指挥流程,提升运用空间力量支持联合作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勤 《太空探索》2008,(3):26-29
就在世界各国纷纷重新燃起新一轮太空争霸战的同时,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也不甘人后,终于在日前宣布了自己的“天军计划”。韩国空军高层负责人日前透露该国的太空计划,“2025年之前将把激光武器部署到实战中并创建‘太空作战团’等,分三阶段培养太空战斗力。”这份报告首次公开了韩国具体的太空战斗力培养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在日本、中国相继开展探月计划后,韩国的“穷追不舍”将点燃亚洲太空竞赛的烽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美军一直致力于确保在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以太空作战理论为基础支撑,优化太空作战指挥体系,壮大太空作战部队,大力研究和部署太空作战装备,努力发展太空支持系统,不断提升太空作战能力,持续改进太空作战样式。1引言随着战争形态的转变,从过去有形的战争演变到将来无形的战争,太空日益成为军事大国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美国一直将太空战略视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谋求自由进出太空、利用太空进而完全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国际太空》2006,(7):F0003-F0003
JP宇航公司为美国空军空间作战实验室研制的“近太空机动飞行器”(NSMV),详情请见正文。  相似文献   

5.
近太空领域发展的背景与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野 《国际太空》2006,(7):24-28
□□近太空对现代战争有革命性的影响,它像太空那样持久地影响战争的潜力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将为航天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当然,要真正运行近太空系统并将其用于战场作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寻找航天和近太空能力综合的协同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空军提出的各项军事航天任务中,最具军事转型特点的是太空对地打击。太空对地打击是一种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进行了"太空作战飞行器"(SOV)系统的任务分析和概念研究,研究结果确认太空对地打击是"太空作战飞行器"系统最重要的作战任务。后来,太空对地打击成为美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从美国大陆投送和应用兵力(FALCON)计划及X-37B计划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带动一批能"改变战场游戏规划"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05,(8):14-15
第六节 清除太空垃圾 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只是刚刚开始,现在来谈论清除太空垃圾,防止太空污染,保护太空资源的问题,是否为时过早,甚至有点“杞人忧天”呢?  相似文献   

8.
李焱 《国际太空》2008,(1):18-24
1引言□□太空武器是指部署在太空或以太空物体为攻击目标的武器系统。太空武器是进行空间对抗的基本手段,其攻击的主要目标有航天器、飞机、洲际导弹、地面指挥与通信设施,以及导弹基地与航天器发射设施等。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不断强调太空优势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认为太空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战场。在此期间,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太空政策,明确提出太空军事化的发展战略。为夺取太空优势,布什政府支持并批准资助一系列太空武器技术研发及试验计划。这些武器在未来太空攻防对抗中将主要完成两类作战任务——太空控制和太空兵力运用。太空控…  相似文献   

9.
航天领域发展近太空飞行器的前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野 《国际太空》2006,(7):28-32
□□近太空是一个空中盲区,可以说是有飞行器涉猎但尚未真正开发的处女地.美国空间作战实验室和空军国家能力的战场应用部门对近太空可能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图确定可能的近太空实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吕哲 《飞碟探索》2002,(3):35-36
20世纪50年代,当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各种航天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为征服自然而欢呼雀跃,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总有一天,那些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因为无法回收被废弃在太空中的航天器,会变成致命的太空垃圾,从而给人类自己带来难以想像的麻烦。现在,各种太空垃圾不仅威胁到了在太空飞行的卫星,而且已危及地球上的居民,人类再也不能对这类垃圾熟视无睹了。事实上,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也分布着一些自然生成的“宇宙碎屑”。它们大多是彗星和流星的残骸或者是宇宙尘埃的聚合物,它们是自然界生成的太空垃圾。而我们所谓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为世界航天第一大国,近年来虽然表面宣称反对反卫星武器试验和太空军备竞赛,但一直致力于空间对抗武器装备的研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空间对抗武器。空间对抗有防御性空间对抗和进攻性空间对抗两种作战样式,都依赖于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2.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研制的一台天文望远镜。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命名,以纪念他在20世纪前半期对于星系天文学和宇宙结构组成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它是迄今人类送往太空的最大的望远镜,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年4月2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人类从此摆脱了大气的束缚。在离开故土的日子里,哈勃望远镜像一名忠实的侦察兵,把窥测到的太空奥秘报告给地球人,从而赢得了“太空千里眼”的美誉。一、哈勃“肌体”构造哈勃太空望远镜实质上是一颗大型天…  相似文献   

13.
孔敏  李榕 《国际太空》2024,(2):55-59
<正>1引言近年来,在美国、俄罗斯等军事航天大国的推动下,太空已成为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演变为新的独立作战域,对抗问题日益突出,安全形势愈发严峻。这就使得许多世界大国竞相致力于太空力量建设和发展,相继出台太空域战略文件,拓展太空作战理论,成立太空部队,加快部署太空武器,确保在太空的绝对优势地位。以争夺太空战略制高点为目标的军备竞赛已态势显露,“太空军事化”已经成为威胁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简况 随着全球太空资源开发热潮的进一步高涨和未来太空作战趋势的加剧,地球外层空间正逐步变成新的军事斗争领地。在这种新的军事斗争形式中,空间目标监视系统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未来冲突中,太空军队可能面临各种挑战,从防御敌方系统攻击到应对迅速变化的技术和支援需求,可谓不胜枚举。美国空军把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案称为"太空作战快速响应"(ORS)计划。  相似文献   

16.
1991年海湾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美国海军就已经开始研究21世纪水面作战舰艇了。接下来连续公开发表的美海军白皮书《由海向陆》、《前沿……由海向陆》等告诉世人,美海军战略有了大的调整,美海军头一回把支援近岸和陆上作战列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求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任何情况下部必须能确保在濒海通行无阻,能向岸上投送作战力量,支援岸上的联合机动作战;强调建立海上远征部队,确保与陆,空军联合作战;强调美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密切协作,组建陆海空联合特遣队以适应近海作战和海上机动行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10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在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太空方面做出的巨大势力,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并不矛盾。中国发展太空技术完全是出于和平目的,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太空军备竞赛。章启月表示,中国在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空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18.
人在太空能呆多久 ?医学专家对宇航员进行了大量的身体检查和测试,他们从人体主要的三大生理系统 (神经的前庭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肌肉和骨骼系统 )在太空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生理反应中得出结论认为,人在太空连续逗留的时间最好在 90天~ 120天之间,这样返回地球后,经过一定的恢复时期,还可以再次上天。如果在太空呆的时间过长,将造成后遗症,且终生不能恢复正常。从医学的观点看,这是不允许的。   医学家们发现,人体三大系统中,只有心血管系统能承受太空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不受太空时间长短的影响。而另外两大生理系统要想经受…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10,(5):61-61
航天育种技术是一种培育优良种子的新技术。是通过返回式卫星把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环境当中,利用太空微重力、太空辐射、无空气等特殊环境,对种子诱发变异,返回地面选育新品质、新材料,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农作物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3,(10):3-3
选用这一主题,旨在所有参与空间周活动的国家对太空探索和太空应用这两大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强调人类在这些活动巾要开展全球合作,从而达到开发太空、造福人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