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适应天线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雷达、通信系统面临着敌人施放的有源干扰的威胁,自适应天线阵是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自适应天线阵的工作原理、自适应算法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子干扰机中侦察接收天线和干扰发射天线之间存在的收发隔离问题 ,提出了基于有源干扰对消的自适应收发隔离技术。介绍了应用该技术的自适应收发隔离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并针对系统的具体应用 ,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均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收敛性能 ,能有效地应用于自适应收发隔离系统中。  相似文献   

3.
空时自适应处理能实现机载雷达的最佳杂波抑制。本文讨论了实际雷达系统的设计阶段所遇到的几个与空时自适应处理有关的问题;采用实际阵列天线(1204单元平面圆形阵列)时的空时自适应处理,前视阵列结构的空时自适应处理,空时自适应处理与常规时域MTI处理的比较,销削的效果及蓄意干扰对空时自适应处理的影响。这一研究工作的成果将用于三国联合AMSAR(机载多功能固态有源阵列雷池)计划。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旁瓣相消技术(ASLC)是现代军用雷达重要的抗干扰技术,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军用雷达抗有源干扰以及地海杂波抑制的性能.为了提高支援式干扰的战术效能,介绍了雷达自适应旁瓣相消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可能的对抗措施以及干扰信号设计样式,并对干扰信号效能进行了技术仿真,对于研发各类支援式干扰装备具...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信号处理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自适应信号处理在CW雷达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自适应干扰对消,自适应波束形成,自适用语音编码,自适应回波对消,自适应均衡等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星载SAR有源干扰的技术措施:有源压制干扰和有源欺骗干扰。在此基础上,就干扰对SAR图像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对有源干扰所需的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7.
针对Range-Doppler二维滤波失配导致SAR有源欺骗性假目标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调制的SAR有源欺骗干扰新方法:在平台成像模型及其Range-Doppler失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SAR有源欺骗干扰模型,估算失配成像结果对应的动态范围,在欲形成假目标位置的附近,进行失真接近的欺骗信号调制与发射。仿真表明,该方法使得欺骗干扰能量趋于集中,增强了干扰的一致性、欺骗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8.
考虑失配的SAR欺骗干扰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平台扰动等非合作因素造成SAR有源欺骗干扰中的Range-Doppler二维失配滤波问题,结合SAR成像的脉压输出表达式,论述失配滤波对有源欺骗干扰效果的影响,分析指出失配滤波的存在既利于形成欺骗干扰,又会增加输出相位误差,降低脉压增益,导致干扰能量分散,使干扰的可控性变差。仿真实例表明该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舷外有源干扰的特点,选取引导时间、干扰功率、干扰频率对准度、电磁信号环境及干扰机的干扰样式,作为有源干扰效果的五个评价指标,使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实现对舷外有源干扰进行评估,此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有源干扰效果的五个评价指标,提高了对舷外有源干扰评估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0.
对SAR的噪声干扰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有源噪声压制干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作用的特点,利用SAR图像质量评估指标,提出用点目标变化率、旁瓣峰值比变化率和积分旁瓣比变化率来评价有源噪声压制干扰对点目标成像的干扰效果,用辐射分辨率变化率来评价对分布式地物成像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取工程中常用的反馈法 ,结合主动隔振的控制原理 ,对Duffing振子混沌振动进行了主动隔振仿真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了在混沌振动系统中应用主动隔振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精确打击机动目标,导弹可以采用主/被动雷达切换探测目标。考虑到作战的隐蔽性和生存性,提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被动优先跟踪方法:跟踪开始时,令主/被动雷达同时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将二者的信息进行融合,同时自适应地学习融合结果与二者信息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融合偏差稳定,此时令主动雷达停止工作,由被动雷达单独工作,而目标的运动信息则由被动雷达的信息和学习得到的融合偏差合成。如果目标机动较大,则定期令主动雷达工作以进一步修正融合偏差。该方法既保证了跟踪的精度,同时又减少了主动雷达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了作战的隐蔽性和生存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导弹的目标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反辐射雷达导引头天线通常具有较宽的波束,且具有固定的波束方向图,这就必然导致不同空域的目标辐射信号和干扰信号同时进入导引头接收系统,严重影响导引头的测向性能,无法适应未来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作的需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主动抗干扰方法,并研究该方法在导引头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圆轨道欠驱动航天器编队重构问题,将传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和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切换神经网络控制器,用以跟踪由伪谱法求解得到的航天器编队重构的最优开环控制轨迹。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在活跃区域内工作,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s)近似动力学系统中的不确定项,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在活跃区域外工作,利用自适应律来估计近似误差上界,并采用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切换神经网络控制器可在欠驱动条件下实现编队重构,与线性滑模控制器相比,实现了控制器快速、高精度、强鲁棒等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重量轻、功耗低、处理能力强的控制器对自适应桁架的空间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自适应桁架空间应用为背景,进行了控制器的小型化设计。以DSP芯片TMS320VC33为核心,实现了自适应桁架振动控制器硬件,并开发了相应的控制程序。采用4阶线性二次型高斯(LQG)离散控制模型,在自适应桁架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振动抑制实验。实验表明,以DSP为核心的小型化控制器能够实现对自适应桁架振动的有效抑制,达到了与dSPACE控制器相同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压电自敏感致动器的挠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粘贴有压电自敏感致动器的挠性梁振动主动控制为例,论述了进行挠性结构传感器/致动器及控制一体化研究的方法,文中给出了压电自敏感致动器的电路模型及自敏感感器 变测量和应变速度测量电路,推导了测量公式,以玻璃钢材料的挠性梁为实验对象,并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来实现振动主动控制,控制系统由TMS320C25及486计算机组成的主从机系统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磁悬浮飞轮位移传感器谐波扰动的主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激扬  陈宗基  刘虎 《宇航学报》2015,36(11):1289-1295
针对磁悬浮飞轮转子位移传感器谐波噪声引起的多频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相移陷波器的全转速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多频扰动特性,构造分级的自适应相移陷波器,每级陷波器对应一个陷波频率;然后,将陷波器级联,分别设置相角补偿矩阵解决闭环控制回路在全转速范围内的稳定性问题。最后,以五自由度磁悬浮飞轮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能够在全转速范围内有效地抑制谐波扰动。  相似文献   

18.
崔龙  杨恺  黄海 《宇航学报》2011,32(9):2074-2079
航天器中使用的轻质桁架结构在受到扰动时会产生振动,从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附加在结构上的主动动力吸振装置,利用电磁力推动质量块产生的反作用力作为主动力施加在被控结构上,抑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算法采用自适应逆扰动抑制算法,对空间环境下的结构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调节能力。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建立了桁架-吸振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无吸振器和有吸振器时的被动和主动吸振模式进行了仿真对比。最后在三棱柱桁架结构中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在主动模式下桁架振动振幅衰减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王嵩  王蜀泉  张龙 《宇航学报》2023,44(2):254-265
针对参数未知的空间目标操控问题,考虑空间机器人负载不确定性、系统动力学不确定性和环境扰动等因素,为实现操作过程的稳定控制及机器人轨迹的有效跟踪,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估计不确定项的自适应增益非奇异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空间机器人的刚体动力学模型。考虑空间机器人基座姿态主动控制模式,使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模型中的不确定项进行估计。进而提出基于神经网络估计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并针对不确定性和扰动的估计误差设计自适应增益,以期实现空间机器人系统轨迹跟踪控制的收敛。仿真校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误差收敛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存在随机短时延和外部干扰的网络化飞行器执行机构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 ESO)对系统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并构建了自抗扰控制器对不确定性进行补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跟踪误差的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当执行机构发生未知故障后执行机构指令能自适应逼近设计值,使得重构的控制系统精确跟踪参考模型。最后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有界稳定。数值仿真校验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