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会上,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宣读了学会聘任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全体委员的名单,并代表学会理事会对大会表示祝贺。参加大会的代表约一百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首次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1月9日至14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来自全国各地共24个单位,52位代表。 成立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付院长、本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严东生同志主持,会议一致推选了严东生、柯俊、田文华、庄育智、顾长立等28位同志为第一届空间材料科学  相似文献   

3.
会讯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械专业委员会,于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在长春召开了成立大会。会上,主任委员张作梅同志作了关于去日本考察空间工作的报告。随后,各方面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正>9月13日~14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成立30周年暨第25届测控学术年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航天测控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已经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韩丹 《宇航计测技术》2006,26(5):F0002-F0002
9月21日-25日,2006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共有来自全国的20多个专业所、军队、高校及公司的60余人参加。此次交流会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与北京电子学会电子测量技术专业委员会、URSI中国国家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0三所和江西东华计量测试研究所承办。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0三所王伟所长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副主任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4所李继东所长向大会致词并主持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80余篇论文,经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射频脉冲序列短期频率稳定度及相位噪声计量测试技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杨州第二招待所召开。会议由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高景浩同志之持。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总参谋部、空军第二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航天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等15个单位,34名代表参加了交流会,大会共  相似文献   

7.
刘佳 《国际太空》2014,(10):85-85
2014年9月21日,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的近千名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承办。本届大会主题为"遥感-精确感知服务社会和谐发展",大会围绕国家遥感发展战略展开深入讨论,以便在充分把握国际遥感新动向、新进展以及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使我国遥感事业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0月24日,以"迈向商业航天时代的卫星应用之路"为主题的第20届"2018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拉开帷幕。本届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大会邀请了来自主管部委、运营商、研究机构、大学的专家和业内人士,以及媒体的朋友,就卫星产业的发展趋势、卫星新技术及系统建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0月26日,第19届"2017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主题是:"新卫星,新应用"。大会邀请了来自主管部委、运营商、解决方案商、研究机构、专家和媒体的朋友,就卫星产业政策、市场、技术、服务等各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大会主席杨千里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是我国卫星应用领域备受国内外业界关注的国际会议,是信息量饱满及规模盛大的年度  相似文献   

10.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中国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组于1986年1月28日在北京成立。出席这次成立大会的同志有:航天部二院计量站研究员乔石琼,中国计量科学院副研究员杨孝仁,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学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周立基,北京大学教务部教务长、教授王义遒,航天部二院计量站站长、高级工程师王宏汤,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诚,以及航天部二院计量站工程师李自忠。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22日,第十四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卫星通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杨千里教授任大会主席,卫星通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军工程大学教授李广侠主持。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为大会致辞。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  相似文献   

12.
刘艳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1):167-169
2020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回顾学会成立之初的种种不易,联想到了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从成立到成长、发展的点点滴滴,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学会的健康蓬勃发展,必将为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我相信在学会的带领下,通过专业委员会委员们的共同努力,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定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0月26日,2016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于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主题为"天地海三位一体的卫星服务".大会集主题报告会、设备展览会、卫星技术讲座、圆桌讨论会于一体,是业界探讨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遥感与导航定位等应用发展方向的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三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于2017年3月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卫星通信委员会名誉主席杨千里主持,卫星通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发海,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衣雪青为大会致辞。  相似文献   

15.
<正>金秋十月的北京,带着寒意向人们走来。然而,201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则以其17年服务于卫星业界的不懈努力,使大会空前热烈,也许这正预示着卫星产业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201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于10月28-30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和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吸引了近60家卫星应用领域中外知名企业、卫星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网络服务商、相关高校及科研院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空间飞行器火工装置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于1982年9月21日至25日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21个单位,60位代表。会议期间共交流论文23篇,其中火工装置综合性报告2篇,电爆管双防问题及其试验方法14篇,空间飞行器各  相似文献   

17.
李宇英 《国际太空》2014,(11):90-90
10月28-30日,201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召开,同期举办"2014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中国卫星通信应用产业的未来之路—移动宽带"。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杨千里教授为大会主席。为纪念中国首颗通信卫星发射30周年,也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卫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01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规模空前,信息量也达到历年之最。  相似文献   

18.
《宇航计测技术》2012,(3):F0002-F0002
2012年4月24日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工作会在温州召开,专委会26名委员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中国宇航学会"关于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的批复"(宇字函[2012]5号文)。由冯克明研究员担任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12月6日至10日在昆明召开。出席会议的47位代表分别来自各试验基地、高等院校、科学院、研究所和工厂等22个单位。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国雄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1篇,其中有34篇在会议期间进行了交流。内容涉及返回轨道设  相似文献   

20.
正在墨西哥举行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由中国宇航学会向国际宇航联合会申请成立的"小卫星商业应用专门委员会",经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局和全体成员大会批准宣布成立。这是首个由中国主导发起成立的国际宇航联合会所属委员会,是中国深度参与国际航天组织活动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