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最小方差关连控制设计问题,在随机干扰作用下系统需设计为最小方差,以抑制干扰和跟踪输入信号,本文将最小方差应用于关连设计,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连看成是可变的,且将各子系统的关连看成是回路反馈,以最小方差进行反馈设计,这里出现的新问题是反馈通过了多个控制器闭合,需同时使各子系统皆运行在最小方差状况下。文中以具有二子系统和二控制器的关连反馈为例、得到了最小方差关连控制的实观条件。文中给出了例题以示该方法的应用。这一方法对强关连系统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一种将关连考虑在内的综合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黄金分割控制的收敛性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斌  吴宏鑫 《宇航学报》2009,30(5):2128-2132
研究了基于特征模型的黄金分割控制律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问题。针对特征模型,首先选取一组广义最小方差控制目标函数中的多项式,求出在该组目标函数下的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律。通过对比可知该控制律与基于特征模型的黄金分割控制律相同。进而基于广义最小方差控制的稳定性和收敛性结果给出了基于特征模型的黄金分割控制律的闭环控制性质,并且在理论上给出黄金分割控制参数λ 的物理意义以及选取的理论依据,为其在工程上的应用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自校正控制理论在战术导弹控制中的应用。采用一种渐近的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方案设计导弹自动驾驶仪回路。该方案通过设计自校正控制器的极点和可调增益,使控制器稳定,并能兼顾闭环系统的动态特性,也可使输出方差趋于最小。在两种参考输入信号情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控制情况相比,该方案具有较强的抑制干扰能力,能克服参数变化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4.
左峥嵘  吴婷 《宇航学报》2013,34(11):1468-1474
非同时刻成像将大幅恶化立体视觉方法对导弹的轨迹点重建精度和射向估计精度,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应用主成分分析(PCA)重建导弹轨迹并且估计导弹射向的方法。论文在同步轨道双星观测条件下推导了将PCA方法应用到导弹轨迹重建及射向估计的原理,论证了目标三维轨迹最小方差投影直线在像面上的投影即为目标成像轨迹的最小方差投影直线,给出了通过求取目标成像轨迹的最小方差投影直线重建导弹发射面和轨迹点的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弹道轨迹的三维重建及射向估计,与现有方法相比,PCA方法重建精度更高,相机定标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时,射向估计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5.
对预定失败数的负二项分布,给出了一致最小方差无偏预测子及Bayes与Fiducial预测子和预测区间,比较了Bayes和Fiducial PI的优良性,并用数值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对预定成功数的负二项分布的预测问题,给出了一致最小方差无偏预测子,Bayes与Fiducial预测子与预测区间,并用数值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现代卫星的姿轨控制面临着挠性附件对本体姿态的耦合作用。本文将卫星太阳帆板挠性结构对本体姿态的影响增广进系统方程 ,在PID控制器控制刚体卫星的基础上 ,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 ,采用反向传播和最小方差估计的学习方法进行模糊规则的学习 ,仿真表明 ,模糊神经网络特有的学习和处理定性与定量知识的优点 ,将使卫星姿态在参数变化与外部干扰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姿态稳定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维纳滤波在计算机控制寻的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讨论了数字维纳滤波,广义Z变换方法。给出在寻的系统中应用实例,在这种情况下,最优控制问题导致在Z-域伯努利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双参数指数分布的参数(位置参数μ,尺度参数θ),可靠性测度(失效率λ,平均寿命M,可靠寿命tR,可靠度R(t))的UMVUE(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无信息先验分布下的Bayes估计进行了讨论,并系统地给出了这些参数与测度的经典精确限、Fiducial精确限、无信息先验分布下的Bayes精确可信限,并用数值例说明了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双参数指数分布的可靠性评估(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双参数指数分布的参数(位置参数μ,尺度参数θ),可靠性测度(失效率λ,平均寿命M,可靠寿命tR,可靠度R(t))的UMVUE(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无信息先验分布下的Bayes估计进行了讨论,并系统地给出了这些参数与测度的经典精确限、Fiducial精确限,无信息先验分布下的Bayes精确可信限,并用数值例说明了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建勇  高勇 《宇航学报》2007,28(6):1715-1718
针对相干源非均匀线阵的波束形成,提出了Toeplitz化的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TELCMV)。该算法利用阵列接收信号的相关性进行Toeplitz化处理、把期望信号方向向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来得到TELCMV权向量;TELCMV权向量没有包含噪声子空间的分量,而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输出不变,所以提高了输出信干噪比(SINR),收敛速度也快,在低信噪比和小快拍数下能取得较好的波束形成性能。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TELCMV算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战术导弹控制系统的随机系统控制方案——最小方差混合自校正控制。在这种方案中,具有随机干扰噪声的控制对象保持连续时间状态,而控制参数的估计和调整是离散的,控制规律则是连续和离散变量的混合,整个系统为混合随机系统。由于这类系统具有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二者的优点,因而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控制系统。文中介绍了这种控制方案的基本原理,并以地空导弹自动驾驶仪作为例子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自适应方案的跟踪性能优于相类似的全离散自适应方案。当系统阻尼较小时,即在导弹飞行的高空段,这一优点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对Poisson分布的未来样本的观测值给出了UMVUP(一致最小方差无偏预测子),介绍了Faulkenberry的Frequentist精确预测区间(PI),给出了无信息先验的Bayes PI与Fiducial PI,比较表明Faulkenkerry的PI最优,推荐在工程上使用,最后用数值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目标方向最小误差方差的估算,最近开发了一种自适应单脉冲技术。本文将这种最小方差自适应单脉冲技术(MVAM)扩展到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通过对慢动目标的模拟,验证了用MVAM估算目标方向和多普勒频率比用其它空时自适应单脉冲技术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李敏  王飞雪  李峥嵘  曾祥华 《宇航学报》2012,33(8):1035-1040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参考站)面临的典型多径环境,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径抑制能力的阵列加权准则———约束下上比的最小方差(DCMV)准则。该准则的优化目标是在约束有用信号方向的下上比不大于某个门限r的条件下,使阵列输出功率最小。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卫星导航领域常见的几种天线阵最优加权准则(如功率倒置、波束控制、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等),DCMV准则可以定量控制地面反射多径的入射能量,然而其代价是损失了一定的阵列增益。  相似文献   

16.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科学应用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用磁场数据确定磁堆积区边界(MPB)特性的最小方差分析(MVA)、离子数据各质量通道权重修正和利用星星掩星数据确定火星电离层电子密度等数据处理技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火星空间环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孔敏  王国宏 《宇航学报》2008,29(1):320-325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是通过电离层反射实现超视距广域监视的,其地理坐标系下的量测方程存在强非线性,同时由于电离层的不同分层,造成了多路径传播的严重问题,即同时存在多个量测模型。本文借鉴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超视距雷达跟踪算法,将多路径信息看作是多传感器提供的量测信息,利用模糊最小方差估计的方法对多路径信息进行同步融合。仿真结果表明,当在杂波环境中,跟踪一个存在四种可能非线性量测的非机动目标时,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最小方差估计的多模式融合跟踪算法(FLCE-MFT)与多径概率数据互联算法(MPDA)相比,在距离维的精度具有很大改善,且耗时大大缩短,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光学遥感相机成像过程中,会有诸多因素导致遥感图像的退化.维纳滤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学遥感图像复原方法.为了克服传统的维纳滤波方法中功率谱难以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维纳滤波和综合评价因子的遥感图像半盲复原算法.该算法采用维纳滤波进行退化图像的复原,并采用直线运动方法估算图像的退化函数.维纳滤波所需的功率谱比采用...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宽带指向最小方差空间谱估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春晖  李刚  李福昌 《宇航学报》2006,27(1):121-125
宽带测向一直是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难点。把指向最小方差宽带测向算法(STMV)应用到均匀线阵上,通过对阵列频域采样数据的空间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和加权平均处理。给出了空间谱估计子的改进形式。与通常的信号子空间宽带测向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不需要对波达方向进行预估计,因此避免了预估计误差对最终估计结果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测向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航天用安装铜导线的熔断特性与其过载电流的对应关系。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获得铜导线的理论熔断特性曲线;再结合航天的实际使用条件,采用Shooting Method以及最小方差法对物理模型进行修正,获得等效热传导系数kq值;建立与kq值相关的熔断特性曲线,给出导线在大气环境和真空环境下长期通电不发生熔断的最大电流密度值。研究结果可为安全使用安装导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