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历史上成就辉煌的一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与研制的“神舟”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型号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院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实  相似文献   

2.
长期载人航天飞行实践和地面类似及模拟环境下的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与地球环境大不相同的太空极端环境,会使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障碍、行为失调、工作效能降低、最终可能导致无法圆满完成飞行任务。随着长期载人航天飞行时代的到来,“心理保障”这一概念在航天医学领域愈发突显出来。在目前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乃至未来的月球和火星飞行计划期间对航天飞行乘员诸多方面的保障中,心理保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俄美双方基于各自长短期航天飞行任务特点所形成的不同心理保障体系、保障措施及其效力对比出发,结合从俄关联手的“和平号空间站-航天飞机”计划取得的经验进行了阐述,指出可在当前心理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能用于未来长期航天探测任务的有效心理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沈羡云 《航天员》2013,(5):50-53
2013年8月9日NASA网站发布消息,NASA航天员迈克尔·弗勒(Michael Foale)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他近30年的航天职业生涯.弗勒曾执行过6次航天飞机任务,并分别在“和平”号空间站及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在飞行任务期间,他执行过4次太空行走任务,太空飞行时间总计375天,成为人类载人航天史上最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在NASA颇受尊敬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4.
地面模拟研究以及来自太空的轶事趣闻报道已表明,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任务中,心理社会问题在航天乘员如何相互交往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重要的心理社会问题包括紧张、内聚力和领导支持。虽然航天飞行任务期间出现的特殊应激因素可影响这些心理社会问题,但有证据表明,时间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因素。有一种说法即两相模型表明,显著的心理以及人际交往困难可能发生在飞行任务过半之后。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型号产品质量,确保今年航天科研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总公司近日颁发了《关于强化型号质量管理,贯彻产品保证要求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系统全面推广“两箭两星”和某型号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和做法。这是总公司在非常时期采取的又一项强化型号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 今年是航天总公司多年来型号飞行试验任务最繁重的一年。为确保今年型号飞行试验任务的全面完成,总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目前各单位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组一号文件精神、《强化航天科研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和“总经理责任令”。年初的几次飞行试验已取  相似文献   

6.
飞行是在空中实施的.飞行安全是由飞行、机务维修、通讯导航、场务地勤、气象等部门共同保障的,这些部门发生了人为差错,都可能对飞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飞行事故.本文仅就机务维修中出现的人为差错,分析其差错的类型、特点、原因,寻求一些对策,以能对维修者、管理者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卫星应用》2008,16(4)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到来之际,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圆满完成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8.
航天短讯     
<正>神舟十六号圆满完成任务据《中国航天报》2023年11月1日报道,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是第3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9.
据有关部门对民航系统历次安全隐患、事故征候及安全事故的分析,结论是:二分“天灾”,八分“人祸”,即由于人为因素引发飞行事故的比例高达80%。在空管的运行保障部门内,由于人为差错导致通信、导航、监视等设备故障率增高、可靠性下降、维修费用加大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研究并应用人为因素学即人机工程学,对于减少雷达维修中的人为差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     
《航天员》2013,(5):8-9
神十航天员颁奖授称大会在京举行 据载人航天工程网8月20日报道.20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航天员颁奖授称大会在京举行。7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张晓光、王亚平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11.
二、载人航天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载人航天以来,前苏联和美国都认为,航天员在航天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心理障碍,也没有因不良的心理反应而引起明显的功能损害。但是,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经验的不断积累,前苏联的研究人员已提出航天飞行环境心理适应三阶段的看法,第一阶段为“急性”阶段,从飞行开始,持续约2个月,主要在适应新的、非常繁忙的环境。精神紧张、睡眠紊乱和感知觉改变为这一阶段的主要典型状态。这种状态在短期飞行中往往不典型,只发生在那些功能状态不良或持续时间长的人身上。第二阶段的特点,常常是疲劳增加和动…  相似文献   

12.
巩固质量工作成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航天总公司启动质量振兴计划为巩固1997年强化航天型号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果,确保1998年航天科研生产和试验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继续贯彻航天总公司《关于强化航天科研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72条”),航天总公司决...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生保系统技术滕育英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们在开发保障人生活在太空恶劣环境中的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每一项载人航天计划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的,并且利用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生命保障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提局。...  相似文献   

14.
刘瑞江 《航天员》2009,(3):14-17
美国航天飞机差不多每年都要进行五六次航天飞行。在太空执行任务。对于一个技术相对成熟的航天大国来说,虽然也出现过像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那样的航天惨剧,但那只是科学探索道路上出现的小概率事件,从总体上看,多人长时间航天飞行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在与太空接触的几十年中,美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很多时候都是7人组合,这次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第5次维修任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4.2人的工作能力标准 4.2.1概论为了支持探测构想并为航天乘员提供指导和健康保护,制定了航天飞行人的工作能力健康标准。标准公布了可以接受的医学风险,这些风险来自航天飞行对健康的危害和对工作能力的影响。这些标准有助于制定生物医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目标和优先权,为产品提供目标参数,并实际用于航天任务乘员的健康保障。这些标准同样可提高操作要求和航天器的设计要求,以及辅助航天任务中的医学决策。  相似文献   

16.
陈宏敏 《航天员》2012,(4):47-47
作为飞控系统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中心)是载人航天任务的飞行控制中心和决策指挥中心。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在飞行控制方面,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整个飞行期间,北京中心负责制定各类飞行计划和控制策略,计算生成各类注入数据和控制参数.实施各类数据注入和遥控发令,  相似文献   

17.
航天飞行任务综合模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任务综合模拟训练是航天员在基础训练、职业技能训练之后进行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训练。它安排在航天员飞行任务训练阶段的后期,正式航天飞行前进行。航天员在掌握了有关航天飞行基础知识和载人航天器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完成了飞行任务训练科目的练习后就进入到...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飞行的最初30年中,常见报道独立的心脏节律紊乱。“阿波罗”15飞行任务中,一名航天员出现22个连续二联律随后是一系列室性和房性早搏。“天空实验室”任务中,几名航天员都出现了室或室上性异位节律。另外,在一次舱外活动后迩曾出现过一次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1983到1985年,14名航天飞机航天员中9人在飞行前没有心律失常表现,在舱外活动中出现了心脏节律障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9,(4):45-46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在第25届美国全国航天研讨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获得该基金会颁发的2009年度航天成就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航天员翟志刚等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航天基金会主席普尔哈姆说.“神七”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第一次出舱活动是在1965年“上升-2”飞船飞行中由俄罗斯航天员列昂诺夫进行的。1969年1月俄罗斯人第二次出舱,两名乘员从“联盟-5”转移到“联盟-4”飞船中。第一次出舱活动仅持续了12min,第二次出舱活动增加到37min。稍后,在1977~1986年间,俄罗斯从“礼炮-6”和“礼炮-7”空间站的飞行中取得了大量的出舱活动经验。在实现这些长期航天飞行计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