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内模原理设计了涡轴发动机功率涡轮转速控制器.针对主旋翼扭矩变化对功率涡轮转速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端学习机的扭矩预测方法.极端学习机训练基于动态仿真数据,其输入通过相关分析获得.基于内模原理的功率涡轮转速控制器采用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将输入信号的内模直接加入控制器,实现鲁棒跟踪.扭矩前馈采用比例微分(PD)控制策略,实现对发动机负载变化干扰的有效补偿.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极端学习机扭矩预测精度高,扭矩相对误差小于1.5‰,与不加前馈控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减小了机动飞行过程中功率涡轮转速的超调或下垂30%以上.   相似文献   

2.
磁粉制动器加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电机伺服控制与测试试验平台,研究磁粉制动器的加载特性.设计加载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磁粉制动器的静态加载具有滞环特性;其阶跃上升响应时间大于阶跃下降响应时间,且响应时间与转速无关;跟踪加载滞后的相位差只与输入电流频率有关;在输入电流不变时,磁粉制动器的转速越大输出扭矩越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直升机旋翼转速在宽广范围内连续变化且涡轴发动机连续提供输出轴功率,采用1种扭矩序列转移控制方案来实现该传动链。通过2台涡轴发动机和2台多级变速器与旋翼协调工作,发动机依次连接或脱开旋翼,提供旋翼转速大范围内变化,并提供旋翼连续变化的功率。在扭矩转移过程中,针对发动机扭矩强扰动问题设计了鲁棒LMI控制器+ADRC扭矩前馈补偿控制器,最后基于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模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扭矩转移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转移过程中的扭矩强扰动对发动机动力涡轮转速的影响较小,旋翼转速可以实现较大范围内的快速平滑变化。  相似文献   

4.
围绕直升机功率分配,对其试飞测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试飞测定发动机扭矩和转速确定主减速器输入功率;其次,利用试飞测定散热器进、出口滑油温度和滑油流量确定散热器损耗功率;再次,利用试飞测定机匣安装支座温度、壳体表面温度和减速器工作环境温度确定主、中、尾减速器壳体散热损失功率;最后,利用旋翼轴、尾桨轴扭矩和转速确定旋翼、尾桨需用功率。最终得到主,中,尾减速器传动效率、旋翼功率传递系数、尾传输出功率和主减附件消耗功率。  相似文献   

5.
涡轴发动机双回路PI控制器多发功率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应对多个发动机共同驱动同一直升机时,单个发动机性能衰退所引发的输出功率不平衡问题,以控制2个转子转速的双回路结构PI控制器为基础,将外回路改为直接功率控制回路,搭配能够计算旋翼在一定转速下需求功率的机载模型,构建了1种涡轴发动机多发功率平衡匹配控制系统.内回路分别采用燃气发生器转子转速控制回路和动力涡轮转子转速控制回路,得到参数不同的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回路PI控制器能够在保证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速恒定的同时,使性能衰退程度不同的2台发动机输出相同的功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种主轴砂轮线速度在80 m/s以上的高速精密轧辊磨床,以主轴异步电机YVF160L2和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M)与直接转矩控制(DTC)相结合的SVMDTC方案,减少轧辊磨头砂轮主轴运行时的转矩脉动;并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器建立了速度观测器,实现高速精密轧辊磨头主轴电机无速度传感的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辨识速度的SVMDTC系统能有效改善主轴电机运行时定子磁链和输出轴转矩的波动,控制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刘颖  闫晓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9):2023-2029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记忆特性设计了一种低转速,可连续旋转的电机;利用Liang-Rog-er本构模型进行了SMA-弹簧的旋转位移驱动器的设计以及电机扭矩和转速的设计;完成了SMA电机的机械结构设计;完成了控制规律设计;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27℃下,用6 V恒压电源驱动的SMA电机实现了连续旋转,转速为0.03 rad/min.SMA电机转速低,扭矩大,功率密度高,可连续旋转,有很大的工程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 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有:(1)按发动机加速供油曲线要求能自动起动、加速、速发动机,并按大气温度修正供油量,以保证发动机在起动和加速过各中不喘振、不起温。)保持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转速恒定,使输出功率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具有可靠置信度的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综合仿真平台,研究了涡轴发动机带约束优化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技术。首先通过设计多输出迭代约简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RRLSSVR),训练具有较好实时性、精度及泛化能力的内嵌式预测模型,在高度0~5 km、前飞速度0~75 m/s范围内模型精度达5‰。其次,考虑了扭矩、燃油流量、动力涡轮转速、燃气涡轮转速等综合信息及相关约束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在线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实现滚动优化控制,而后加入目标转速偏差的积分项以消除静差,保证输出恒定。最后,通过对直升机进行机动飞行大扰动仿真验证了该预测控制器对扰动的抑制能力,相比传统串级PID控制,能够显著降低动力涡轮转速下垂/超调量,达到更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0.
周广飞  侯博川  杨建华  吴杨飞 《航空学报》2020,41(z1):723771-723771
多电机协调控制达到转速一致是电机控制中的一个关键难题,外加负载变动和电机参数变化时会引起电机性能的下降,达不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为使电机间保持转速同步,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d-q坐标系下的矢量控制数学模型,基于转速跟随控制,提出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的变增益速度补偿器进行偏差耦合控制。在MATLAB/Simulink建立了3台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固定增益速度补偿器算法相比,单神经元PID的变增益速度补偿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以及更快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了舰载机速度恒定和迎角恒定两种进场功率补偿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控制律进行研究设计,通过Matlab/Simulink分别进行仿真得到航迹角对俯仰角的时域动态响应曲线,并分析比较,说明了迎角恒定的进场功率补偿系统比速度恒定的进场功率补偿系统具有更好的操纵性和轨迹跟踪性能。在实际面向工程应用时,更加易于设计,且符合舰载机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适配功率电机是一种适用于城市重载电动汽车的新型驱动电机,具有转速耦合的特点。以6极适配功率电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适配功率电机设计原理及适用工况,运用电磁场理论及电机学理论知识,对适配功率电机动力输出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计算得出同一转速下减匝工作状态更能节约车载有限电能,并运用仿真分析软件进行验证。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与满匝工作状态相比,适配功率电机工作在减匝状态的机械特性更硬。最后,通过样机试验例证了以上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的正确性,证明该电机设计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段登燕  裴家涛  祖瑞  李建波 《航空学报》2021,42(3):623933-623933
电动螺旋桨无人机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普遍续航时间较短,提高电动力系统效率、降低功率消耗是提高航时的主要措施。电机-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以下简称变距电动力系统)可同时改变转速、桨距两个量,存在桨距和转速的最佳组合,使系统功率最小。相比电机-定距螺旋桨动力系统,其在耗能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但如何达到最小功率点,目前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计算效率,便于控制研究工作的开展,首先基于改进天牛须算法的BP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变距电动力系统的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接着提出了一种变距电动力系统功率优化控制策略:在一定入流速度、拉力需求下,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牛顿法实时优化桨距,并在一定桨距下利用模糊PID控制系统转速以达目标拉力,实现目标拉力需求下的最小功率控制。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鲁棒性更强、优化速度更快、收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功率齿轮箱仍采用强制供油的方式进行润滑,其供油压力越大润滑程度越好,但同时产生的传递扭矩损失也越大。针对试验过程中供油压力不稳定问题,开展了供油压力对齿轮箱传递扭矩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了齿轮箱扭矩损失随转速、供油压力的数据模型和扭矩修正方法,并在小功率压气机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扭矩修正模型能消除供油压力不稳定造成的齿轮箱传递扭矩差异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功率压气机低速性能试验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2005,31(2):F0003-F0003
QD-70燃气轮机 QD-70燃气轮机是由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燃机动力(集团)公司在某型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基础上共同研制的前输出、分轴式燃气轮机。该燃气轮机具有性能先进、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并可在大气温度为-30~30℃范围内保持额定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6.
10 kW超高速永磁电机三维瞬态温度场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考察电机在装配螺旋槽水冷套时对转子的冷却效果,针对1台功率10 kW、额定转速90 000 r/min的超高速永磁电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三维温度场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定子铁损、定子铜损,转子铁损和转子风摩擦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转子小间隙内的空气对转子起到了类似“热密封”的作用,当转子损耗功率较大时,仅依靠螺旋槽水冷套并不能有效地冷却转子,还必需辅以定转子小间隙的强迫空气冷却,以进一步降低转子温度。研究结果为大功率高速永磁电机热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种涡轴发动机系统应急状态快速响应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直升机应急状态下特殊快速响应需求,基于涡轮放气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应急状态快速响应控制方法.在应急状态下,除了燃油控制外,同时将涡轮放气量作为发动机控制变量,采用多变量鲁棒方法设计了应急状态直升机/涡轴发动机三变量快速响应控制器,该综合控制方法不仅实现了直升机垂飞通道的控制,而且在保持输出功率通道稳定,即自由涡轮转速恒定的前提下,借助于涡轮放气实现了燃气涡轮转速的闭环控制,有效实现了发动机功率快速跟随能力.最后,以直升机UH-60/涡轴发动机T700综合模型为对象,仿真验证了在直升机应急状态急升-急降过程中,直升机垂飞速度、发动机自由涡轮转速以及燃气涡轮转速跟踪指令的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PID(proportional integration differential)控制,基于快速响应控制方法建立的闭环系统响应迅速,动静态品质良好,能够达到直升机应急状态的特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涡轴发动机自适应非线性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当直升机旋翼负载变化时,尽量保持功率涡轮转速恒定,并提高系统动态品质,研究了一种针对涡轴发动机的自适应非线性预测控制(ANMPC)算法.基于涡轴发动机稳态数据和动态特性,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RLS)进行模型参数辨识,建立了具有在线自适应能力的涡轴发动机数值-ARX(auto regressive with external input)并联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步输出预测和反馈校正,利用序列二次型优化(SQP)算法,进行在线滚动优化,从而获得了涡轴发动机ANMPC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当旋翼负载变化时,相比于传统的串联PID(比例-积分-控制)控制器,ANMPC控制器能够使得功率涡轮转速收敛更快,超调量/下垂量更小.   相似文献   

19.
直驱式电动台钻用效率较高的开关磁阻电机(SRM)替换单相感应电机,将钻头直接固定到电机转子的输出端,省去传统台钻的皮带、塔轮等机械传动装置,实现直接驱动。为了实现直驱式电动台钻全转速范围内的无极调速功能,提出起动阶段采用电流斩波控制(CCC)提供大扭矩;低速阶段采用基于正余弦电流分配的方法抑制低速转矩脉动;中高速阶段采用电压斩波控制(CVC)+角度控制(APC)的变角度电压斩波组合控制方式对转速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不同控制模式间的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全转速范围的控制策略效率高、调速性能好,可有效提高电动台钻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陈名杨  张海波  汪勇 《推进技术》2020,41(3):685-692
对于配置多台发动机的直升机,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差异会严重影响传动系统寿命,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对多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进行实时匹配。目前的匹配方法多适用于双发配置,对多发配置下涡轴发动机扭矩匹配方法研究较少。针对多发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发配置下的涡轴发动机扭矩匹配控制方法,设计了单边匹配和双边匹配两种方法。建立了三发配置的涡轴发动机/旋翼综合实时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两种匹配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旋翼功率需求的前提下,快速地使三台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相互平衡,相同的匹配方法高空工作点的匹配时间比地面延长50%以上;相同的工作点双边匹配的匹配时间比单边匹配缩短了50%以上,双边匹配的扭矩匹配时间显著缩短,但动力涡轮转速的下垂量稍大;作为匹配速度的代价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