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二阶项重写技术的机器发现逻辑理论及两个实验系统DI和ALP.同时举例说明了ALP系统的工作原理,展示了机器发现逻辑在数学发现(?)逻辑程序自动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设计智能测量系统主要用于动静态角度的自动连续测量,包含两个主要功能模块:一是基于CPLD,实现对AD的控制,将被测信号数字化处理,同时负责向工控机传送数据;另一个是基于PC104工控机,设计智能测量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利用工控机计算被测信号的频率、幅值、失真度和输入信号相位差,实现了测量系统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人机使用维护特点和计量保障需求,研究提出了无人机动态校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包括电磁环境模拟、无线电信号测量和校准数据处理等3个分系统。利用该动态校准系统,可以实现无人机全系统校准,精准掌控无人机系统级技术状态,确保无人机执行任务能力保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机使用维护特点和计量保障需求,研究提出了无人机动态校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包括电磁环境模拟、无线电信号测量和校准数据处理等3个分系统。利用该动态校准系统,可以实现无人机全系统校准,精准掌控无人机系统级技术状态,确保无人机执行任务能力保持。  相似文献   

5.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传统软件开发有着很大不同.嵌入式系统具有内核小、专用性强、高时效性、高可靠性、目标平台复杂等特点,这就对系统设计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目前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尤其针对开发过程复杂,程序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sterel代码自动生成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Esterel语言来对目标系统进行建模,实现将同一个Esterel模型编译为多个目标平台的代码.通过操作系统(OS)抽象层的设计,使系统开发人员不用关心目标平台相关的实现细节,更加容易进行多目标平台程序设计,从而实现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设计自动化.通过实验表明,Esterel模型可以正确、高效地编译为多目标平台的代码,实现目标平台代码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6.
注释可以有效提高源代码的可读性、帮助开发者理解软件功能,对于软件的维护和演化起着关键作用.当前源代码注释自动生成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一是没有深入挖掘词法信息;二是没能很好的融合词法和语法信息.因此,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源代码注释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编码器-解码器神经网络框架深度表征源代码的词法信息,结合...  相似文献   

7.
图像数据实时压缩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式自适应压缩算法的图像实时压缩技术,以此技术为基础,利用硬件设计描述语言VHDL和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FPGA,设计成功系统专用集成芯片,以此芯片为核心,构成图像数据实时压缩系统.该系统采用阵列式处理与流水方式工作相结合的组织结构,数据处理速度与系统容量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系统单路数据处理速度为100Mbit/s,数据压缩比动态可调,图像恢复精度优于JPEG.本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各种256级灰度图像.   相似文献   

8.
基于Visual Basic编程,设计了机载电子产品在振动条件下的频率调制测试方案。实现了利用工控机自动进行频率调制参数测试的方法。设计了统计直方图数据处理方案,按照正态分布的特性找出了寄生频率调制的标准偏差。实际应用表明,设计的频率调制测试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具有易用性,能自动快速地测量多个频率调制参数。  相似文献   

9.
决策表—一种DSS系统自动生成方法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决策支持系统(DS5)中,许多规则库文件可以通过决策表来自动生成。本文论述的是:决策表概念;用dBAsEⅢ系统建立决策表,自动生成规则库;汉字型决策表方法的设计;决策表相容性检测的算法及实现。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管理软件生成器系统CDBAG-4GL”的研制背景、系统组成、逻辑结构、功能及特点;并简要介绍了设计思想、生成原理以及实现技术要点等。“CD-BAG一4GL”已商品化,它可根据用户要求自动生成各类专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应用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提供一个一体化的通用的快速开发工具和环境。作为第四代软件开发工具的生成器和第四代语言是提高应用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设计开发了微波功率计在PC机上的自动校准系统,该系统基于Labview在PC机上进行通信控制和数据处理。文中给出了校准原理、程控技术和程序实现过程。该校准因子自动校准系统现已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其相对于手动测试,提高了测量速度和效率,测试数据量大,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在卫星电子设备测试系统中,地面测试软件不仅要访问测试系统硬件,而且需要与用户直接交互,并完成测试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发处理能力是测试系统可靠和正确的关键,传统软件设计采用的串行策略无法适应卫星地面测试软件中的并发处理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多线程、消息机制、共享缓冲区、P-V操作4种并发机制相结合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这种基于多种并发机制的程序设计方法能可靠实现卫星地面测试软件,有效解决了软件开发中的并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人机自主着陆的跑道检测、识别、跟踪等视觉算法中需要对大量图像进行缩放处理以便后续计算,但又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根据输入输出像素点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硬件加速的图像缩放算法,简化算法结构的同时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进行模块硬件功能的设计对算法加速,并采用软硬件协同的体系结构搭建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缩放算法处理精度高、耗时少,且用硬件逻辑实现后,可以进一步提速171倍,硬化后的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数据,实时处理后在显示器中显示,达到30帧/s的处理速度,可以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图像处理算法中。   相似文献   

14.
一个基于网络的程序自动评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程序自动评测体系结构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适应性强的机制来实现一个评测系统.该体系结构通过被动激活方式利用木马技术,保证了系统在通讯和评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在评测中实现了评测程序对系统资源的零占用,这使得样本程序在开发和评测时处于一致的运行环境中.该体系结构通过规则库和过滤程序的使用,提高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可以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样本程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应用系统.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其具有高效、安全和配置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用于原木材积检测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研究并设计了关键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针对原木端面为类圆形状这一特点,对其进行Hough变换,然后结合数学形态学中的骨架提取算法,在骨架极值对应的最大圆盘中搜索Hough变换的峰值,使每一峰值对应一个原木端面,从而实现了原木端面图像的粗略分割.将活动轮廓模型变换到极坐标系中,以梯度的极值作为端面轮廓的候选点,可以利用动态规划法来获得能量泛函的全局极值,从而实现了精确提取端面轮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实时嵌入式软件测试执行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化的实时嵌入式软件测试中,测试描述执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和实现了实时嵌入式软件测试描述语言的执行引擎.介绍了测试描述驱动的实时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测试描述执行引擎的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编译过程和执行过程的实现方法,给出了符号表管理中哈希函数及其冲突的解决方法和基于SBRMS(Segment-Based Rate Monotonic Scheduling)调度策略的测试描述执行过程.对引擎的执行效率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测试描述的规模和并发执行个数,测试描述执行引擎能够满足实时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对实时、并发特性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7.
天地一体化网络通常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传输量大等特点。现有的一体化网络研究侧重于网络间传输协议,以及如何有效管理网络资源等。但考虑到当前卫星网络数据处理能力相对较差,而地面网络发展已非常成熟,因此将一体化网络与数据中心网络融合,把数据中心网分布式地接入骨干光网络中,卫星作为网络的传输节点与地面分布式数据中心网络构成统一整体;以中国电信骨干网为基础,针对一体化网络的内部传输代价和外部请求代价等多种因素,进行折中,使用整数线性规划得到网络的最优化部署。所提出的网络架构能很好地满足一体化网络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具有竞争力的信息平台设计架构。  相似文献   

18.
Jobshop问题中动画仿真模型的自动生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给定目标,仿真过程可大致分为仿真建模,程序实现,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三大部分,其中仿真建模是最基础的,关系整个仿真成败的环节,如果能够在仿真模型完成后自动生成相应的仿真程序,不中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还可使工作者集中精力于仿真建模,使模型更准确,更优化,本文以Jobshop问题为例,给出了一中基于SIMAN/CINEMA软件的动画仿真程序自动生成系统,但该系统整体设计思想并不局限于SIMAN/CIN  相似文献   

19.
姚根林 《宇航计测技术》1998,18(5):17-18,23
精密机电产品中的非电量是通过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的c利用数字多用表自身的编程语言接口技术,,开发数码转换器设置代码程序技术;驱动打印机接口电路程序技术,实现了自动测量打印记录数据c代替笨重的旧设备及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既节省仪器购置经费,又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仅满足了精密机电产品在科研生产中对非电量测试记录的需要,也提高了测显速度和产品质量。有大力推厂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