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航天员》2012,(1):13-13
据NASA网站2月3日报道,作为NASA工业合作伙伴之一的内华达山脉公司(SNC),近期已将其首个“追梦者”试验飞行器的主结构交付给该公司位于路易斯维尔的设备厂,飞行器将在那里与分系统进行装配和集成。这是由内华达山脉公司与NASA的商业乘员计划(CCP)联合资助的“空间法案协议”(sAA)中12个里程碑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商业卫星市场的现状和形势,重点介绍了美国三家主要的商业卫星制造商(休斯飞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的Astro航天分部及福特宇航与通信公司)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黄志澄 《航天》2014,(11):17-21
美国航宇局(NASA)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6日发布消息称,该局已经和波音和SpaceX两家公司签署了“商业载人运输能力合同。签署的合同共计价值68亿美元,两家公司分别获得42亿美元和26亿美元。美航宇局的这一决定,为开创载人航天的商业时代,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 《航天器工程》2012,21(6):79-79
据Spacenews网站2012年10月22日消息,美国蓝源(Blue Origin)公司在10月19日对其亚轨道乘员飞行器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这是履行与NASA的第二轮商业乘员开发协议(CCDev2)的重要里程碑试验。此次试验在西德克萨斯发射场进行,通过逃逸助推发动机点火,  相似文献   

5.
《空中交通管理》2006,(1):F0002-F0002
奥凯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奥凯航空:英文名称:Okay Airways Company Limited)是中国第一家批准运营的民营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奥凯航空总部设在北京,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2005年3月1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6,(11):48-49
美国航宇局(NASA)8月18日选定两家公司参与“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第一阶段的工作.从而向把国际空间站补给工作交给私营部门迈出了一步。该局希望能用商用火箭为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货物.以便自己能专注于重返月球和最终的载人火星探测项目。该局主管月球和火星探测工作的官员霍罗威茨说,该局的目标是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由商业航天公司为空间站提供支持。他说:“若商业部门能安全、可靠而经济地完成这项工作,那么采购这种服务是再好不过的。”中选的两家公司是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和火箭飞机-基斯特勒公司。  相似文献   

7.
《卫星应用》2007,15(2):55-60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业卫星遥感公司——美国地球之眼公司(GeoEye),将于2007年春发射一颗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GeoEye-1)。该卫星将能以0.41m全色(黑白)分辨率和1.65m多谱段(彩色)分辨率每天搜集总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地图精度级图像。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6,(5):48-48
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称。它将研制一种可乘7人的低地轨道可重复使用飞船。并希望借此竞争美国航宇局目前由航天飞机承担的部分任务。称为“龙”的该飞船可说是阿波罗和联盟号飞船的混血儿,但能重复使用,将由该公司的“猎鹰”9火箭发射,已作为“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项目的竞标方案提交给美国航宇局。该局已为COTS项目拨出5亿美元款项,以鼓励私营公司填补从航天飞机退役到“机组探测飞行器”启用之间美在航天能力上的空白。估计有lO多家公司参与竞争,其中空间居室和太空开发两家公司已透露它们中标的消息,但航宇局并未公布哪些公司和共有多少家公司入围。  相似文献   

9.
, 《航天器工程》2012,21(6):79-79
NASA网站2012年10月15日报道,NASA合作伙伴联合发射联盟(ULA)在NASA商业乘员项目的第二轮商业乘员开发协议(CCDev2)中实现第5次也是最后一个里程碑。“危险、系统安全及概率风险评估”报告详述了宇宙神-5火箭的发射系统硬件会如何在火箭的发射和上升段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周威 《中国航天》2008,(1):18-22
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主要由美国四家卫星公司(劳拉、波音、洛马和轨道科学公司)与欧洲两家卫星公司(泰勒斯·阿列尼亚和阿斯特里姆公司)相互竞争,共同瓜分.在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过去一直由欧、美、俄"三足鼎立"的局面在2007年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参与未来载人航天飞行竞争的6大商业公司: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名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14,(2):21-23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型运载火箭2013年12月3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卢森堡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8商业通信卫星。这是“猎鹰”9火箭首次用来发射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标志着太空探索公司正式进入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  相似文献   

13.
约翰 《航天员》2012,(1):28-29
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决定将地球低轨道人员和货物的运输任务承包给商业公司后,商业航天员的招募工作就踏上了征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卫星运营商地球之眼公司与洛·马公司商业发射服务部签订了用“宇宙神-5”(Arias5)火箭发射“地球之眼-2”(GeoEye-2)成像卫星的合同。  相似文献   

15.
美国载人航天商业运输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蕊 《航天器工程》2011,20(6):86-93
研究了美国载人航天商业运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之后,实施商业乘员和货物项目,将依靠商业运输器实现"国际空间站"的乘员和货物运输,以缩短"后航天飞机"时代(航天飞机退役后)运输的断档期。美国商业乘员和货物项目包括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商业再补给服务(CRS)计划和商业乘员开发(CCDev)计划...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14,(3):50-50
按照新加坡科技电子公司2月6日宣布的一份合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下设的商业分支机构安得利公司将在2015年底采用“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火箭发射由新科电子制造的新加坡首颗国产商业卫星,即“铁洛斯”(TeLEOS)1对地观测卫星。重400公斤的这颗卫星将被送入高550公里的近赤道轨道,  相似文献   

1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6,(3):47-47
波音公司和移动卫星风险公司(MSV)1月11日宣布.两家签订了包括3颗L波段卫星和相关地面系统在内的一笔大型商业合同。这是波音1997年以来拿到的最大一笔商业卫星订单。1997年.波音曾从一家国际用户那里得到了两颗大型区域移动通信卫星的订单。根据合同,波音建造的这3颗“静地移动”(GEM)型卫星将使全球第一项同时采用空间和地面设施的商业移动卫星服务得以开展.该网络以MSV公司已获专利的?辅助地面组件”(ATC)技术为基础.融合了最先进的卫星和蜂窝技术.将向整个北美和南美提供可靠且覆盖广泛的高级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前两颗星MSV-1和MSV-2将覆盖加拿大、美国、波多黎各、维尔京群岛、墨西哥和加勒比盆地,第三颗MSV-SA将把服务引入南美。卫星定于2009年和2010年发射。每颗卫星将通过由5块板组成、采用高效三结砷化镓电池的太阳能电池翼来提供11千瓦的功率.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19年5月31日宣布,向3家公司签发总额超过2.5亿美元的合同,以在2021年前把NASA有效载荷运送到月球表面。该局称,拿到合同的宇宙机器人公司、直觉机器公司和超越轨道公司将在定于2020年9月到2021年7月间发射的3项商业月球着陆器任务下把多达23个有效载荷送到月球。拿到这些任务订单的这3家公司是从2018年11月入围"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的9家公司中选出的。NASA对宣布仪式进行了网播。NASA局长布莱登斯坦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  相似文献   

19.
左右 《航天员》2012,(6):28-30
美国东部时间10月7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8日8时35分),伴随着猎鹰9号火箭发动机的轰鸣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船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升空,成为首艘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商业飞船。“距离航天飞机退役仅仅一年之后,我们又一次在美国的领土上发射了货运飞船,并且将相关的工作机会带给了美国商业公司”,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龙’太空船的发射,标志着商业补给运输服务的正式开端。也表明美国商业公司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一重任。”  相似文献   

20.
文野 《航天员》2012,(3):16-19
在诸多商业航天器几乎同步崛起的后航天飞机时代,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的“龙”太空船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首个由私营企业研制和发射的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的商业航天器,创造了商业载人航天历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