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航天员》2011,(6):7-7
据新华网10月7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署长波波夫金于当日发表讲话称,俄政府已决定放弃“罗斯”-M运载火箭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9,(5):47-48
俄联邦航天局4月初签发了总价值约12亿卢布(3700万美元)的两份合同.以开始设计能将宇航员送往月球的下一代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它在4月2日宣布.进步中央特别设计局战胜了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将负责设计“罗斯”M火箭。这种液体火箭将在俄拟新建的东方发射场发射.正在按价值3.75亿卢布的合同开展设计。进步设计局准备同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马卡耶夫国家火箭中心共同开展该火箭项目。  相似文献   

3.
诸葛炎 《航天》2009,(6):24-25
2009年4月6日,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举办的载人飞船设计大赛中,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的方案最终获得冠军,并同时获得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设计合同,即负责开发俄罗斯新一代载人飞船“罗斯”号(暂定名,俄罗斯简称未来载人运输系统),于2010年6月前完成设计,用以替代拟在2015年退役的“联盟”系列飞船。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6,(9):44-44
俄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7月6日对俄新社说.作为已获政府批准的一项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俄打算在2015年前取得全球航天服务市场至少21%的份额。他说,世界航天服务市场目前的价值约为200亿美元.俄占约11%。俄总理弗拉德科夫在当天召开的政府航天战略会议上称,该国在航天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保持其优势。佩尔米诺夫说,俄火箭和航天工业有潜力来实现这一目标,但要提高竞争力,需另外付出巨大的努力。此前一天,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1,(9):46-46
英国媒体8月19日报道说.欧空局局长多尔丹在莫斯科航展上说.该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将联合开展首次载人火星探测。但他没有给出时间表.也未说明将采用哪方的飞船。双方联合开展的“火星”500载人火星飞行模拟项目已持续了442天.封闭在隔离设施内的志愿者还要在其中停留78天。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6,(8):33-33
俄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在范堡罗航展上宣布,该局已选定由能源公司牵头开发“联盟号式的”载人航天系统所需的技术。他说,这一决定标志着俄欧已同意合作开展的新载人航天计划进入第一阶段。俄准备在开展第一阶段工作的同时或在该阶段结束之后启动第二阶段工作,目的还是要研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9,(3):44-44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载人航天计划负责人克拉斯诺夫1月29日称,该局近期将向政府建议建设一座低轨空间站,用以支持未来的月球和火星探测。他说,俄和一些其它国家都在把月球作为中期探测目标。不仅要实现月球往返飞行,还要建设月球基地,以便能在未来开始探测火星。他说,这只是打算。但俄航天局正在努力保证这些计划得到政府经费和立法上的充分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6,(11):48-49
美国航宇局(NASA)8月18日选定两家公司参与“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第一阶段的工作.从而向把国际空间站补给工作交给私营部门迈出了一步。该局希望能用商用火箭为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货物.以便自己能专注于重返月球和最终的载人火星探测项目。该局主管月球和火星探测工作的官员霍罗威茨说,该局的目标是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由商业航天公司为空间站提供支持。他说:“若商业部门能安全、可靠而经济地完成这项工作,那么采购这种服务是再好不过的。”中选的两家公司是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和火箭飞机-基斯特勒公司。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0,(7):46-47
俄联邦航天局载人航天计划负责人克拉斯诺夫6月3日称,俄将在2015年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试射新型载人飞船。他说,新型载人飞船研制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俄必须保证2015年进行首次试射。这种新一代6座飞船正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初步设计已提交给俄航天局。克拉斯诺夫说。该飞船有多个舱段和多个改型,  相似文献   

10.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12,(6):52-54
俄计划2030年前载人登月俄罗斯媒体3月13日报道说,俄联邦航天局已向政府提交《2030年前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确定俄未来航天活动的主要方向,提出登月、建立火星研究站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并制定了整合火箭航天工业的分步计划。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空航天局官员在8月11日的电话会议上宣布放弃把其“星座”计划下的“奥利安”载人飞船的首次飞行时间提前到2013年的努力。该局此前一直希望能在2013年9月进行这次发射,而现在这一时间要推迟一年。该局一位主管官员称,推迟发射是由于技术上有困难和预算限制。美国国会的要求是在2015年3月前具备飞行能力。他说,该局仍有信心使“星座”计划在此之前实现首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9,(11):46-46
据印度媒体10月4日报道.俄联邦航天局发言人克拉斯诺夫称.作为其载人航天计划的一部分,印空间研究组织已提出要购买一艘联盟TMA型载人飞船,用于将“太空游客”送入轨道。他说.这将是一笔商业交易,两名印度旅行者将乘坐由一名俄宇航员驾驶的飞船上天。但他未透露合同额.称这取决于尚未敲定的飞行路线和时间。俄航天局对每位太空游客飞往国际空间站的10天飞行的收费约为3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9,(9):46-46
德国正在就是否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进行辩论。德负责航天事务的经济和技术部国务秘书辛茨8月12日表示.德可以尝试在2015年前后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月球着陆探测计划“可以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大致在2015年前后”。辛茨说。这项计划5年内将至少需要耗资15亿欧元(22亿美元):尽管德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但科学上的效益将会使这笔投资“物有所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9,(1):46-46
NASA一份内部报告草案称,该局可在不对2020年前重返月球计划造成很大影响的情况下让航天飞机加飞3次,将其服役时间延至2012年.但需要大约50亿美元的费用。而如让航天飞机飞到2015年,即替换型号投入使用之时,则所需费用将超过110亿美元,且会对月球探测系统研制造成严重影响。NASA局长格里芬是在人们越来越担心2010年航天飞机退役和2015年新一代“奥利安”载人飞船及“战神”1载人火箭投入使用之间会出现5年空白时段的情况下,于去年8月下令开展这项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11,(2):47-47
美国经营太空旅游业务的太空历险公司曾在1月12日宣布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和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签订了协议.称俄方将从2013年起以商业方式向其提供飞往国际空间站的联盟号飞船上的3个座位。但俄航天局网站1月26日发布消息.称该局载人航天署负责人克拉斯诺夫表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11,(10):20-22
俄罗斯联盟U型运载火箭8月2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进步"M12M货运飞船,但以失败告终,使俄航天计划再遭重创。这是继8月18日质子M/和风M火箭将一颗通信卫星送入错误轨道后俄火箭连续第二次出现重大事故。俄联邦航天局发布的消息称,联盟U火箭的第三级在火箭起飞325秒后出现故障,问题似乎出在推进系统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0,(9):47-47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8月25日在该局科技委员会会议上说.规划已久的远东阿穆尔州东方发射场将在2011年破土动工。俄官员希望东方发射场能在2015年完工,2018年能用于开展载人航天发射,从而摆脱对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依赖。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2,(5):63-63
据Nasaspaceflight网站2012年8月1日消息,莫斯科时间当日23时35分,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用联盟-U火箭发射进步号M-16M货运飞船。据悉,M-16M在绕地球轨道飞行4圈之后成功与“国际空间站”(ISS)快速对接,向ISS运送2.5t补给,包括食物、水和科学设备(包括用于生物技术实验的菌根真菌发酵罐和细胞材料等)。  相似文献   

19.
阳光 《航天》2011,(10):12-12
欧空局局长多尔丹在莫斯科航展上说,该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将联合开展首次载人火星探测。但他没有给出时间表,也未说明将使用哪方的飞船。双方联合开展的“火星”500载人火星飞行模拟项目已持续了442天,封闭在隔离设施内的志愿者还要在其中停留78天。俄欧的联合载人火星探测将面临美国的竞争。航天飞机计划结束后,NASA预计将会继续建造能用于深空探测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而低地轨道人员运输工作将外包给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6,(7):19-20
美国航宇局6月5日公布了其10个下属现场中心将承担的“星座”探测计划下的工作.以落实布什总统提出的空间探索构想.在2020年前把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实现重返月球的目标。这些工作涉及“机组探测飞行器”(CEV)飞船及相关运载器和着陆器的研制.该局希望在8月底或9月初确定一家主承包商来设计和研制CEV飞船.并由其各现场中心提供大力支持.洛马公司正在同由诺格和波音公司组成的团队竞争这份合同.另外.美国航宇局近几个月来还启动了一系列的合同.以使工业界和各现场中心能开始研制“机组运载器”(CLV)火箭。该火箭大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主级由现役航天飞机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衍生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