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有关“和平”号年度德国与俄罗斯联合太空飞行的科学计划,它通过科学评估和长期太空飞行对抗措施研究的实验选择。加强了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不同学科研究,介绍了心血管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骨骼与肌肉,实施医学和辐射生物学等学科的实验,总结不同样本实验的科学潜力,“和平”号97年度生命科学计划被看作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直接补充,以迎接未来长期太空飞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进行长期太空飞行有骨质软化的危险。本文作者对这些问题和一些有用的监控技术及可能采取的对抗措施进行了综述。在没有现成的完整答案的情况下,作者提出选马拉松跑步看作为火星航天员的方案。NSAS最近发行的小册子-《人类对火星的探索》简要介绍了当前计划的情况。根据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唐纳·谢里介绍,火星之旅仅在火星上插上旗子并留下足迹的想法已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3军往返飞行计划,航天员花3个月时间进行火星表面各  相似文献   

3.
对航天员心血管机能状态的研究贯穿于载人航天飞行的整个发展过程,系统地研究微重力条件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始于“礼炮-6”号空间站飞行,在“礼炮-7”号飞行中延续,而最丰富的信息来自于“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在“和平”号空间站15年的飞行期间,有28个乘员组的35名俄罗斯航天员,7名美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4.
在弹道式飞行操作中,飞机的抛物线飞行会反复地产生达20秒的失重,在这种抛物线飞行中,可以进行物理和生命科学的短期微重力研究,并在太空飞行之前对仪器设备进行测试和培训航天员。由于这是在真正的失重环境下进行的人体研究的唯一设备,因而可作为诸如浸水、卧床试验等地面模拟失重实验的补充,并为载人空间任务作准备。欧洲航天局(ESA)自1984年用三种不同的飞机共组织进行20场次抛物线飞行试验活动,总计飞行超过  相似文献   

5.
沈羡云 《航天员》2013,(5):50-53
2013年8月9日NASA网站发布消息,NASA航天员迈克尔·弗勒(Michael Foale)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他近30年的航天职业生涯.弗勒曾执行过6次航天飞机任务,并分别在“和平”号空间站及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在飞行任务期间,他执行过4次太空行走任务,太空飞行时间总计375天,成为人类载人航天史上最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在NASA颇受尊敬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5年7月航天飞机与“和平”号航天站首次对接(STS-71)成功以来,美俄航天员一直在进行安全且成功的联合轨道飞行。航天飞机照例把美国航天员送上轨道,为“和平”号航天站提供后勤保障,同“和平”号一起共同进行大量的科学试验,然后把双方航天员送返地球,由俄罗斯和美国的安全管理人员及其小组单独和共同实施安全和风险管理计划,在探明并控制风险方面卓有成效。这项工作为国际航天站的发展、建设及运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国家战略预警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俊 《中国航天》2001,(11):35-40
美国多年来出于军备竞赛和威慑牵制前苏联的需要,十分重视国家战略预警系统的建设。美国战略预警的方针是“至少用两种不同的探测系统探测目标在飞行中产生的不同现象,以确保覆盖敌方战略导弹的发射区域,从而尽量减少虚警和自然干扰”。美国的国家战略预警系统主要由天基预警系统和地基预警系统组成。天基预警系统以“国防支援计划”(DSP)预警卫星为核心组网,由预警机配合;地基预警系统由地面远程警戒雷达、装备AN/FPS系列远程雷达的北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装备AN/FPS系列和PAR边境截获雷达的潜地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8.
韩鹏 《空间电子技术》1995,(2):7-13,F003
卫星网络管理系统SNMS是使用通信卫星的VSAT网络的主要部件,它完成整个网络的管理功能。网络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包括3部分:行政,运行和计划管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建的深圳证券卫星通信系统已正式开通,它引进的是日本NEC公司的NEXTARAA/TDMA产品。该文试图通过对SNMS的系统功能,硬件结构,软件结构的论述,进一步论述SNMS的意义,特点和作用,阐述实现SNMS的技术特点,以便更好地帮助  相似文献   

9.
Blay.  J 《空载雷达》1996,(4):46-57
为了使F-16地形跟随(TF)系统在TF工作方式时具有最大的飞行安全性,采用了全系统综合控制(SWIM)设计。本文提出了验证该设计的方法。在本文发表之前,已于188年4月25日-29日提交给设置在土耳其塞斯米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航空航天研究发展咨询委员会(NATO-AGARD)一篇阐述F-16系统SWIM机械编排的论文,并于1988年11月发表(AGARD会议录No.439,软件工程及其在航空电子  相似文献   

10.
Smit.  CB 《空载雷达》1996,(4):39-45
先进的战斗机技术综合(AFT1)/F-16计划,为现在和未来的飞行器研究、发展、飞行试验和论证了新的技术。目前AFT1/F-16正为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探索先进的技术。空防对飞行器完成该任务的威胁令人可怕,为避免被探测,需要飞行器在恶劣的气候、夜间及极低的高度飞行。典型的地形跟随(TF)系统,应用了高功率前视雷达,扫描预定飞行航迹中可视航线内的地形。现已开发出一个可替代的TF系统,它利用了一个与下视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以更廉价的部件执行21世纪的飞行任务,NASA最近上马了一项“新世纪计划”,以便对所选定的高技术进行空间验证,带动小卫星和微型空间仪器的发展。候选的一项新世纪高技术与研制集成公用模块(IUM)密切相关,IUM将一体化的结构、热管理、电源分配、数据和信号传输、辐射和宇宙尘防护以及其他机电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质量轻、无电缆的紧凑组件中。本文将论述计划中要开发的IUM技术。首先介绍IUM在NASA未来小卫星发展中所扮演的基本角色;然后评价IUM支持技术的现状;确立并探讨主要的技术挑战;最后用一个典型的设计方案讨论并审查了IUM的一组初步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NASA“新盛世”计划的需求背景,关键技术和首批航天器;第二部分着重阐述该计划将要验证的,实现航天器微型化的一项主要关键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载人航天的发展,长期飞行中乘员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未来的星际探索中心理问题甚至成为了最关键的医学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空间站医学保障心理生理学问题,对“和平”号空间站长期飞行中精神神经病学监督机制、方法,以及航天员飞行期间和飞行后的精神神经状态进行了介绍,指出了飞行中精神心理异常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与和平1号有关的’94飞行计划今年,俄罗斯将进行3次载人、6次不载人和1次光谱舱的和平1号飞行。具体计划如下:1月8日,3名宇航员乘坐联盟TM18飞往和平1号,其中回名宇航员在太空停留430天后于明年返回地面,他将打破1986~1987年间前苏联宇航...  相似文献   

15.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天顶号(俄罗斯/乌克兰)李双庆天顶号(SL-16/J-1)是前苏联运载火箭家族中较新的一种型号,是1969到1972年前苏联四次试射N-1(SL-15/G-1-e)巨型登月运载火箭失败后20多年间研制的第一种全新的运载火箭(其它均为...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未来载人空间计划正受到预算削减的严重威胁.1990年飞往“和平”号空间站的三次载人飞行耗资2.2亿卢布,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迄今已用去140亿卢布,但试验仍未结束.相比之下,不载人航天飞行所耗经费要少得多,且能较快地收回投资成本.鉴于此,目前苏联航天界正提出用以取代载人飞行计划的各种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7.
“和平”号空间站舱载医学预防设备 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不可避免地对航天员健康状态和工作能力产生影响,还经常有发生身体疾病的可能,因此医学预防是航天飞行医学保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波音公司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1999年5月4日“德尔它”Ⅲ运载火箭失事是由Pratt公司的RL10B发动机“低劣的制造工艺控制”和“不合适”的质量监督引起的。波音公司的这个结论对美国的空间计划将产生影响,因为这是1999年发生的第四次故障,并被列为美国重大的航天故障。在携带美空军的导弹预警卫星的“大力神”IV/IUS火箭失事后,也曾提到过工艺和质量控制因素。现在NASA和休斯公司正在研究是否有可能用航天飞机来收回这颗被“德尔它”Ⅲ送入了无用轨道、价值1.45亿美元的“猎户座”3卫星。“德尔”它Ⅲ…  相似文献   

19.
李迁 《中国航天》2005,(12):8-9
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相似文献   

20.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