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飞碟探索》2008,(2):5-5
第一:类太阳恒星的死亡;第二:中子星“吸食”小星体;第三:火星表面曾有水;第四:“宇宙之眼”旋涡星云;第五:超强磁星体爆炸  相似文献   

2.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相似文献   

3.
在蟹状星云中寻找中子星 1967年帕西尼(Pacini)预言:“在鳖状星云中存在一个由中子组成的星,它每秒自转多次,有很强的磁场,磁偶极辐射给星云以能量。”中子星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物理学家预言的一种致密天体。因为蟹状星云巨大的能源之谜,所以天文学家期望在鳖状星云中存在一颗中子星也是很自然的。帕西尼的预富指出了中子星快速自转和具有强磁场的特征,对中子星的特性又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奇异的矮星     
奇异的矮星杨波白矮星是一种死亡之星。由于核合成反应不再进行,因此也就不再燃烧发光了。电子和原子核紧密地挤在一起,原有的原子结构已不存在。目前,研究人员认为,在这些死亡之星中可能隐藏着含有奇异夸克的核。这种夸克核的存在可能稳定了这些星体,这样,这些星体...  相似文献   

5.
已进站的金星快车(接2008年第10期)"金星快车"探测器由阿斯特留姆公司研制,外型是1.65米×1.70米×1.40米的近似立方体结构,质量为1244千克,发射质量为1270千克,有效载荷质量约为104千克。其总体构型为核心结构加外围结构,星体被核心结构的隔板分割成6个隔舱,各有效载荷装置依其主要需求来安置。"金星快车"的温控设计采用了被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印度卫星1B     
今年8月31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将印度卫星1B送入了轨道。印度卫星1B在1A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其特点如下: 平台外形星体呈矩形,太阳电池阵位于星体一侧,面积为11.5平方米,寿命末期功率为900瓦。为使卫星平衡,星体另一侧装有一根长12.6米的杆,杆端装有一把3米长的圆锥形太阳伞。太阳电池阵和伞杆展开后总跨度为17.9米。星体尺寸为2.18米×1.42米×1.55米,  相似文献   

7.
天空画廊     
《飞碟探索》2014,(10):36-37
西藏上空的大气辉光涟漪 天空为什么看起来像个巨型的标靶?因为有大气辉光。这种不寻常的图案是由大气引力波产生的。这是一种大气压力高低交替的波,其波长会随着标高而增加。在这个例子中,波传递到了标高90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辉光是空气分子参与化学反应的化学发光,一般情况下,出现在地平线附近的大气辉光较易分辨,而大气辉光也让夜空不会完全黝黑。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宇宙学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相信宇宙是由普通物质和看不见的暗物质所组成.宇宙深处的星体爆炸显示一种字宙力正在导致宇宙分离.天文学家把这种力称为暗能。宇宙中70%是暗能,15%是传统的暗物质,仅仅5%是像构成地球和星体这样的普通物质。也可以说,是暗能量统治着宇宙,而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完全是一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9.
夜空     
《飞碟探索》2011,(12):27-27
夜光云是一种形成于中间层的云,距地面高达80千米~85千米,是世界最高的可见云。这种罕见的云只有在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才能看见。夜光云外观似卷云。但较薄,且颜色为银白色或蓝色,出现在落日后太阳与地平线夹角在6°~15°之间的时候。如果太早会因为其太薄而看不见,而太迟了它也会落到地球的阴影之中去。图为爱沙尼亚维良地省雾气迷漫的沼泽上空出现的夜光云。  相似文献   

10.
许多年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为创造一种被称为夸克物质的超致密材料而努力奋斗。那么,什么是夸克呢?夸克,即理论上设想的带电核粒子,是已知的粒子如质子和中子等的基本构成部分。物理学家们试图借助各种高效能量,来打碎结合到一起的粒子。然而.或许存在一种更容易得到这种材料的方法,也许在太空中就存在夸克物质的巨大星体。  相似文献   

11.
地球赤道上空35800千米高度上的地球静止轨道,是广阔的宇宙空间中唯一一条能使卫星保持定点的轨道。这是一种有限的轨道资源。为了避免这种轨道上的卫星信号相互干扰,卫星与卫星之间一般要相隔2°,即使卫星上采取一些先进的防干扰隔离措施,星间距离最小也只能减...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太空总署马素太空飞行中心的一组天文学家在五月份的“大自然”杂志宣布,发现一颗距离地球4万光年的中子星周围,有超强力磁场,这是在宇宙中有史以来被发现的最强力的磁场。这颗中子星的编号为SGR1806-20,是属于一种叫做“柔和伽马射线重复者”的中子星。它是在散发出柔和伽马射线时,被“洛斯X-射线时间探索者”人造卫星所发现的。这一发现证实宇宙有“磁星”的存在,这是一种特别种类的中子星,拥有非常强力的磁场,它的磁场是普通中子星的100倍,比地球的磁场更要强1000兆倍,天文学家相信有1/10的中子星是“磁星”。中子星被发现有强力磁…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隧道里,28吨的炸药爆炸了。附近30千米以内的居民们都听见了爆炸的巨响,但离爆炸地点40千米以外的居民则一点也没有听到。这是否说明爆炸声的传播范围只有方圆30千米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在爆炸地点往北约160千米的地方,人们很清楚地听到了这次爆炸声。声音怎么会跳跃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中间的寂静区是怎样形成的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在大气下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较高的气层中,气温又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声波开始向上弯曲,随后发生全反射现象而射回地面。到…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飞碟爱好者,1999年6月8日晚,我曾在大同市夜空中观察到一不明发光体。当时我就把所见所闻整理成一则日记记录下来了,现将这一日记抄录如下:刚才我看见了天空中的一个不明发光体。正好今天买了一本《飞碟探索》杂志,这使我联想到是否也属于人们常说的UFO。目击时间是晚上月时50分(之前不知存在多长时间),我是从自家6楼阳台上看到的。此时大同市区的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星星也很明显。此发先体位于西偏北,亮度为一般星星的15倍一30倍,发黄色光,高度与距离估计分别为2千米和5千米。为了验证它是否是一流普通的星星,我…  相似文献   

15.
雨铃 《太空探索》2005,(6):21-25
2004年6月16日.你对销售人员说:“我正在寻找的是这样一种小汽车.装满油最少能够行驶20000千米.能够自动修复.行驶速度为每小时800千米,而重量只有几百千克”。  相似文献   

16.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2,(5):63-63
19.31火星轨道器以前也曾捕捉到过尘暴在这颗红色行星上肆虐的画面,但是2012年3月14日,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到的火星尘暴竟然高达19.31千米。这场尘暴在火星表面留下一条长长的阴影,尽管高度非常可观,但是整条尘柱的宽度只有64米。这使得它在高空风的吹拂下,看起来就像一条白蛇。这种情  相似文献   

17.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的一种天体,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至今为止在太阳系内已经发现了70多万颗小行星,不过只有少数的小行星直径大于100千米。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直径约950千米。不过近年来又发现一些小行星比谷神星还要大,如200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直径甚至达到1800千米。直径超过240千米的小行  相似文献   

18.
老诚 《飞碟探索》2010,(9):46-47
在美国,NASA向天文学家们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2008年“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测中,在火星不远处发现一颗怪异的星体,根据照片上的颜色考证:它可能是天文界争议已久的一种冷热共栖星体。  相似文献   

19.
雷达发现的飞行物 1997年3月13日夜,亚利桑纳州菲尼克斯市周边发生大规模的UFO目击事件。当时是20时16分,从距菲尼克斯市96千米的波尔登镇开始,有警官目击到向南飞的5束光。约2分钟后,很多人在距波尔登镇24千米的普雷斯科特目击到缓缓移动的红白色的光。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26日5时47分,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成功发射了首颗国产雷达成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1。卫星运行在高609千米、倾角97°的太阳同步轨道,设计寿命5年。卫星重约1858千克,其中自主研发的星载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等有效载荷质量约950千克,此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采用5种扫描模式和多种极化系统设计,分辨率为2米~50米、幅宽30千米~240千米。卫星能够穿透云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