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防务评评》1985年9月报道:以瑞典萨伯公司为主研制的直升机载陶反坦克导弹系统今年6月份已进行了飞行试验。瑞典陆军将用它装备20架 BO-105CB反坦克直升机,交付工作将于1986年12月开始,一年内结束。萨伯公司非常希望出售机载陶导弹。这种机载发射系统是将陀螺稳定的瞄准具与一对固定的双联装陶导弹发射架相连。  相似文献   

2.
应瑞典陆军在八十年代末装备一种低成本、轻型便携式武器系统的要求,1979年7月,瑞典的采购和器材局(FMV)与博福斯公司签定了一项研制轻型反装甲导弹系统的合同。FMV 规定,这种导弹必须能由三人携带、可拦截2公里以内的现有的和即将问世的主战坦克的便携式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要重量轻,而且成本也要低,以便能大量购买。它必须能够从车辆上发射,并可以配备热成像仪,以便昼夜都能使用。因为瑞典陆军认为,直升机的威胁不亚于坦克,因此,这种系统必须能够拦截悬停的直升机。在研制工作开始以前,博福斯公司考虑  相似文献   

3.
自1983年以来,西德陆军一直在考虑将带有反坦克导弹的升降作战平台用于反主战坦克和直升机作战战场。这一计划目前被称为“黑豹坦克破坏者”。该计划的方案之一是研制装备霍特导弹的EPLA升降作战平台。目前已从第一台试验平台上成功地发射了5枚导弹。  相似文献   

4.
瑞典改进比尔反坦克导弹瑞典博福斯公司自己出资正在研制经过改进的比尔2反坦克导弹(如图所示),并准备于今年年底进行首次发射试验。该公司希望瑞典军方能够正式支持这一改进计划,使比尔2导弹于】998年投入使用。比尔2导弹具有顶部攻击目标的能力,装有两个下射...  相似文献   

5.
坦克的被动防御和反坦克武器这一对“矛”与“盾”经过多年的反复较量,至今难分胜负。先是随着反坦克导弹的出现,坦克采用复合装甲进行防护;接着是反坦克导弹采用聚能装药战斗部,坦克应以反爆装甲……。目前的反坦克器一般都采用串列式战斗部和顶部攻击方式,使得坦克被动防御暂时苦无良策。不过,一旦坦克装上反导系统,攻守之势马上就会逆转。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介绍目前各国已经装备和在研的各种反坦克导弹,以使读者对反坦克导弹和种类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引言在本文中我们把采用激光制导或驾束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称为“第三代”导弹,装有更先进的探测器和制导装置(如红外成象,主动或被动式毫米波制导)的发射后不管导弹则称为“第四代”导弹。当然,这个分类法并未被普遍采纳。本文还用了“直接攻击”、“顶部攻击”和“飞越攻击”三个术语。过去,这些术语指的是导弹的飞行弹道:即“直接攻击”表示导弹沿瞄准线飞行,主要攻击主战坦克的正面;“顶部攻击”表示导弹沿高抛弹道飞行,即以俯冲方式攻击目标;“飞越攻击”表  相似文献   

7.
坦克的被动防御和反坦克武器这一对“矛”与“盾”经过多年的反复较量,至今难分胜负。先是随着反坦克导弹的出现,坦克采用复合装甲进行防护;接着是反坦克导弹采用聚能装药战斗部,坦克应以反爆装甲……。目前的反坦克武器一般都采用串列式战斗部和顶部攻击方式,使得坦...  相似文献   

8.
1986年9月11日,陆军/雷锡恩公司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见右图)在白沙导弹靶场上空拦截了一枚陆军/沃特公司的长矛面面导弹(见左图)。拦截之前,长矛导弹处于  相似文献   

9.
一根速度很高的麦杆可以穿透一只火鸡,一个5公斤重的金属杆呵以穿透主战坦克的装甲,因为动能等于(mv~2)/2。武器的动能战斗部简单,没有引信和炸药,所以可降低成本。1985年12月 LTV 沃特导弹和预研计划分部签订了一项为期28个月、价值2300万美元的合同,为美国空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装有动能战斗部的超高速导弹(HVM)进行预先研究。目的是最后能生产出成本低、精度高、马赫数5以上的全天候空射和陆射型 HVM 系统。这种武器可供部队大量装备,用以攻击坦克和其它目标。  相似文献   

10.
福特宇航公司及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将研制供“狱火”导弹试验用的长波焦面陈列导引头,该研制项目将作为光纤导弹(FOG—M)试验计划的一部分.今年8月21日,福特宇航电子分公司和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设备分公司分别与陆军导弹司令部签署了价值680万美元和530万美元的合同,在1987年12月前研制三军通用成像导引头.1987年12月合同期满.导弹司令部当即向双方各支付了82.5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 9月 4日 ,BAE系统公司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改进型“海狼”Block 2导弹的试验发射。试验是在瑞典的Vidsel导弹试验靶场进行的。最后的试验将安排在 2 0 0 4年进行 ,并于 2 0 0 5年开始生产系列产品。Block 2型导弹将替代现役的两种常规和垂直发射的“海狼”导弹。这种新型导弹配有 91 1型双波段雷达和一部电视跟踪摄像机。在不增加导弹尺寸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海狼”的射程和可靠性是一种挑战。新的电子尾翼驱动系统替代了老式的气压驱动系统。导弹制导系统的电子设备采用了先进短程空对空导弹 (ASRAAM )上装配的多芯片模块。它…  相似文献   

12.
在反坦克制导炮弹的研制方面,俄罗斯的热情比北方国家要更高一些。但美国、法国、瑞典和德国亦不甘落后,正在迎赶上。目前,俄罗斯为装甲战车配备的炮射型反坦克导弹主要有以下几种:100毫米的9K116堡垒(即AT-10刺客),用于BMP-3装甲车和T-55坦克;125毫米的9K119/120(AT-11狙击手),用于T-80u和T-72坦克;155毫米的9K116-1(AT-12),用T-62M坦克;采用于无线电制导的9K112(AT-8鸣鸟)、用于T-64B和T-80B坦克。本刊以前曾对这些导弹做过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激光制导反坦克炮弹方面,俄罗斯共有4种型号:120/122毫米的基特洛夫-2(Kitilov-2)和152/155毫米的卡拉斯那普尔(Krasnapol)。下面对俄罗斯和西方各国的反坦克制导炮弹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现已遍及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龙”中型反坦克导弹,在最近进行的示范射击中穿透了 M47坦克的炮塔,使其完全丧失战斗力,假若坦克里有人的话,他们必将全部毙命。正式被命名为“M-47面攻击制导导弹系统”的“龙”导弹系统在准确性和杀伤能力方面,比步兵以往任何武器都要强。它比它所取代的陆军90mm 无后座力炮及海军陆战队3.5时火箭筒(1975年开始  相似文献   

14.
1986年法国新型战术导弹研究、发展或生产情况如下:ACCP 1985年9月底,法国陆军选中了宇航公司的小型反坦克近程导弹(ACCP)以替换火箭弹。ACCP 的最终结构将要在国家航空空间研究院进行风洞试验以后确定。1986年4月将开始发射首批导弹。一个发射架模型已交给陆军,以进行人机控制试验(该弹情况本刊1985年11期有报道)。AC3G EMDG 目前已结束未来第三代反坦  相似文献   

15.
据陆军战略防御司令部(SDC)消息,1992年7月9日在Holloman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地面火箭滑车试验,一枚增程截击导弹(ERINT)的前段以6马赫的速度击毁了一枚模拟化学弹头。在战区导弹防卫(TMD)试验中,ERINT前段飞到火箭滑轨尾部之后约30m,准确地落在静止目标上。此次试验是战略防御倡仪组织杀伤率技术计划的一部分,通过汽化弹头的化学原料而演示固体撞击  相似文献   

16.
埃及沙克尔(SAKR)工厂已反设计成苏联的SA—7便携式导弹,目前称之为Sakr Eye,埃及陆军已在1984年底通过了试验弹的质量试验.预计1985年3月进行小批量生产,1985年底或1986年初可望投入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7.
陆军弹道导弹防御高级技术中心正在试验一种新的直接命中拦截导弹,该导弹装有毫米波雷达,能在大气层中捕获和自动瞄准再入大气层的核导弹.这种新的小型雷达自导引拦截导弹以高超音速飞行,不带战斗部,靠其末速度获得的动能来摧毁目标.陆军已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两次无制导的飞行试验,另外还要进行七次带制导的试验,试验计划需花费约6,950  相似文献   

18.
Sanders公司研制的先进威胁红外干扰 /通用导弹告警系统 (ATIRCM /CMWS) ,在公司测试场地完成合同商飞行试验后 ,移交给美陆军 ,并于2 0 0 0年 1 1月装在一架EH 60直升机进行飞行试验 ,试验场地位于Holloman空军基地。陆军将用5个导弹导引头 ,装有ATIRCM /CMWS的直升机要能在静态试验中 (导引头不动 ) ,干扰掉这些导引头。试验成功后接着进行滑动试验。据报导 ,系统完成了两项试验 ,成功地干扰掉实弹 (不仅仅是导引头 )。对实弹的试验 ,可使公司发现系统工作时的状况。ATIRCM /CMWS的小批量…  相似文献   

19.
陆军导弹司令部(MICOM)准备提出一项采购申请方案,为陆军前沿区域防空系统(FAADS)采购“一直不发展的”陆基  相似文献   

20.
林海 《中国航天》2005,(7):34-35
直瞄式反坦克(LOSAT)导弹系统是由美国洛马公司为美国陆军开发与制造的一种新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种通过动能来摧毁目标的反坦克导弹,能够提供超过目前坦克火炮射程的密集精确火力,主要用于帮助轻型步兵部队对付重型装甲。由于其射程较远,因此可以打击战地防御工事、坦克和其它重型装甲车。LOSAT的精确打击能力将极大地提高美国陆军在地面机动作战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