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力 《中国航天》2007,(4):10-13
(1)“阿尔及利亚星”(Al-SAT)1 “阿尔及利亚星”1是一颗微小遥感卫星.2002年11月由俄宇宙号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萨里公司是根据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技术中心(CNTS)的一项诀窍与技术转让计划研制该增强型微小卫星的。“阿星”1是CNTS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的第一步。该卫星计划由卫星、设在阿尔及利亚阿尔泽的任务控制中心和在萨里公司进行的阿方技术队伍动手培训工作组成。  相似文献   

2.
2006年,14个国家及组织(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航天机构开展了关于全球合作空间探索的讨论,并于2007年5月联合发布了多国合作空间探索的顶层战略——《全球探索战略:合作框架》。之后根据该战略要求,成立了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ISECG)。通过这个机构,各航天机构可以交换信息,促进各自的探索计划及合作的探索工作。2011年9月,  相似文献   

3.
航讯 《航天》2011,(3):5-5
经科技部批准立项,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近日在中国航天员中心启动。该项目旨在针对未来航天员长期空间驻留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北约海麻雀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是在20年前开始研制的。到目前为止,参加该计划的成员国和其他国家已在其舰船上部署了130多个该导弹系统。在过去的20年中,在战略与战术技术要求、生产能力、政治观点以及贸易和货币都不尽相同的情况下,海麻雀计划堪称是美国与盟国工业界及政府间防御装备采购合作的典范。目前使用海麻雀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     
《航天员》2011,(1):6-6
航天员作业能力项目启动 经科技部批准立项,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近日在中国航天员中心启动。该项目旨在针对未来航天员长期空间驻留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探测技术开发计划概况 为支持美国近期月球探测和远期月球前哨站建设计划的实现.目前美国NASA正在实施其独立的空间探测技术发展计划——“探测技术开发计划”(ETDP)。该计划属于美国2005年发布的“空间探索计划”中“探测系统”任务的“先进能力”主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到来之际,美国航宇局开始实施“先进生保计划”,其目的是为未来长期空间飞行提供生命保障,利用该系统在空间飞行期间所有生保物资都可进行循环和再利用。美国约翰逊空间中心正在设计和建设该计划的核心部件———行星生物再生生保系统试验综合装置。它具有密封...  相似文献   

8.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1,(1):6-13
中国CHINA航天员作业能力项目启动经科技部批准立项,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近日在中国航天员中心启动。该项目旨在针对未来航天员长期空间驻留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突破天地往返和出舱活  相似文献   

9.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1,(1)
中国CHINA航天员作业能力项目启动经科技部批准立项,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近日在中国航天员中心启动。该项目旨在针对未来航天员长期空间驻留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突破天地往返和出舱活  相似文献   

10.
丹宁 《中国航天》1998,(4):26-28
加拿大为国际空间站建造机械臂丹宁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国际宇航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计划共有美、俄、日、加、巴西和10个欧洲国家参加。从表面上来看,加拿大在该计划中扮演的是一个小角色。建成后,这座庞大的空间设施上见不到标有“加拿大”字样的舱段,站内分给...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法国和西欧各国工业发达,在空间活动方面发展较快。法国的空间活动开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的探空火箭。1962年正式建立了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它不仅是法国国家空间计划的执行机构,而且也是法国从事空间活动的组织中心。在成立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后的最初十年里,法国就拥有了自己研制卫星和运载火箭的能力。从1965年到1977年,共  相似文献   

12.
深空探测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由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对空间低温制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欧空局用于深空探测的深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超流氦制冷技术、多级机械制冷技术、吸附式制冷技术、绝热去磁制冷技术和氦稀释制冷技术,并介绍了在天文卫星和空间望远镜上的应用;综述了中国空间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开展深低温制冷技术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自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后,美国的航天研究工作就沿着军用和民用两条路线进行:民用的空间探测和应用计划由NASA负责实施,国家军用航天计划则由国防部负责实施。美国用于发展航天事业的费用每年约为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4%,占联邦政府开支的2%,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用于与国家安全有关的航天活动。 目前,美国的国家军用航天计划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空间监视和条约核查,这是一项长期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三届国际空间科技讨论会(13th ISTS)于1982年6月28日至7月2日在日本东京都市中心举行。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钱骥为团长的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一行四人,参加了该讨论会。 在13th ISTS上共提出空间科技方面的论文及报告二百九十多篇。除国家空间计划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微航天技术是以SDI空间防御为动力,受海湾战争刺激以发展战区防御计划为目的,连续以每年约40亿美元的稳定投资发展起来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国家侦察办公室”(NRO)正式提出了建造24颗卫星以上的小卫星星座系统的计划。星座的卫星个数根据观测周期而定,若要求观测周期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4,(8):4-4
双星计划全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它是中国第一次以自己的先进空间探测项目同发达国家从技术到应用的高层次、实质性的对等合作。该计划实施历程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捷 《中国航天》1993,(10):22-23
美国空军和美国航宇局已决定暂时放弃在国家空天飞机(NASP)项目下建造以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作动力的单级入轨X-30验证飞行器的计划,并正在对NASP项目进行调整,以转向研究该项目中一些比较棘手的技术问题。据分析,转向后的NASP计划很可能会失去国会内对它的支持。众议院科学、空间与技术委员会已指示美国航宇局和  相似文献   

18.
随着4月 25 日国家天文台的成立,一项酝酿了8年的宏伟规划──“中国空间望远镜”终下浮出水面、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项启动于1992年的计划,将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大文学计划,也是天文与航天的第一次握手。国家天文台的前身之一北京天文台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去年7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空间望远镜(SST)项目总体组。在去年6月4日的专家评审会上.该项目被称为是21世纪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一大飞跃。目前此项目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的立项。中国的第一个太空望远镜计划于“十五”期间的晚些时候发射到太空中。 太空望远镜一直…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空间计划继续受不稳定的财政和政治形势影响,为了在90年代维持其空间计划,它转而寻求西方的资助。 今后10年俄罗斯航天局最优先考虑的是以卫星为基础的通信计划,以改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另外几项长期优先考虑的计划是研究民用/军用监视和遥感技术、提高发射能力、研制地面后勤/基础设施、研制未来的航天飞机型航天运输系统、进行基础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85年春天,美国政府公布了有关使用航天飞机的价格政策。除了牵涉到预算外,这项政策将对美国的空间发展计划和空间运输竞争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应美国参院预算委员会的要求,国会预算办公室编写了一份有关航天飞机使用价格的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航天飞机的各种费用,提出了一系列价格选择方案,并探讨了这些方案对美国实现空间发展目标的影响。本文译述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