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 (CCSDS)已经为几项空间链路扩展 (SLE)传输业务制定了建议 ,以便航天器的遥测遥控数据在负责为航天器提供通信的地面设施和测控 (TT&C)网之间进行标准的、可互操作的交换。欧空局 (ESA)和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的深空网 (DSN)已经实现了这些SLE传输业务。其它航天局正在尝试SLE业务 ,一些任务已经采用了SLE ,JPL已经把SLE作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任务设施和DSN之间的标准接口。NASA的空基网 (SN)、地基网 (GN)以及其他国家的航天局正在评估将SLE业务作为支持未来任务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火星中继已作为火星探测重要组成部分,被美国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国家航空航天局)和ESA(European Space Agency,欧空局)广泛应用于火星EDL(Entry,Descent and Landing,进入、下降和着陆)以及火星表面探测中。针对该情况,介绍了火星中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情况。结合NASA和ESA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和成果,重点对火星轨道器和着陆器的中继应答机的性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该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基于此,可为我国自主火星探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固定地面站网不足以使欧空局(ESA)的欧洲空间操作中心(ESDC)控制所有发射阶段的卫星,特别是极轨道卫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ESOC提出了具体技术指标,以便欧洲工业界制造一种可搬运式地面站。这种地面站目前已部署在马德里附近ESA的维拉弗郎卡卫星跟踪站。本文叙述了这种TS1可搬运式测控站的技术特性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深空任务的发展 ,欧空局 (ESA)正在建设自己的全球深空网。该网主要由欧洲航天操作中心和三个深空地面站组成 ,其中位于澳大利亚珀斯附近的新诺舍 35m深空站已投入使用 ,位于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塞布里洛斯深空站将于 2 0 0 5年初建成。欧空局正为在经度相隔 12 0°左右的地方建设第三个深空地面站选点。三个站的性能指标基本相同。本文介绍了欧洲航天操作中心和新诺舍 35m深空站的组成、功能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欧空局(ESA)5月26日给予了与NASA合作重新计划的火星探测项目强力支持,该项目将于2011年7月重启。新的日程安排为项目的发射日期留出了充足时间。ESA同意包括2016和2018年的发射任务在内的ESA—NASA共同研究计划概要。今年3月NASA曾表示可能不再为2018年任务出资建造与欧洲火星车一起发射的火星车时,  相似文献   

6.
据《国际飞行》2007年8月8日消息,在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投入运行4年之前,欧空局(ESA)开始准备研发第二代“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7.
欧空局(ESA)开始使用计划布设的3个地面站中的第2个,这3个站是作为与未来科学卫星进行通信的深空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在我国现有深空测控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航天组织,如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欧空局)等分布在全球的深空测控资源,提出了全球深空站布局体系.该体系包括我国深空站在内的8个地面站,大体形成“南四北四,均匀分布”的格局.并以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深空站布局为参照,对比分析了布局体系的测控覆盖、三向测量和干涉测量共视弧段,讨论了布局干涉测量不同观测站三角的测角精度,可以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欧空局(ESA)的新型多用途卫星跟踪系统。该系统能为近地卫星到深空探测器的多种任务提供精确的卫星测距和多普勒测量位。对测距信号以解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由此可以导出系统性能的极限。最后给出了系统总体模型,并将得到的少量仿真结果与从欧空局Glotto和Hipparcos科学卫星任务得到的测量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飞往火星是人类多年的愿望。经过几十年努力,人类对火星有了初步的了解。进入21世纪,各航天大国都制定了新的火星探测计划,又一次掀起了火星探测热潮。目前,俄罗斯、美国和欧空局正在协商合作,并计划在2014~2015年实现载人火星登陆  相似文献   

11.
ESA(欧洲空间局)将于12月25日对其位于阿根廷玛拉库地区的新卫星跟踪站举行揭牌仪式。该跟踪站深空天线-3(DSA 3)将与澳大利亚境内的DSA 1和西班牙境内的DSA 2一起向全球网(由位于德国的欧洲空间操作中心遥控)提供第3条链路,这标志着ESA的三位一体深空探测网络已形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欧空局(ESA)地面测控站监控体制的研究,分析了新一代测控站远程监控系统所应具备的优势及特点,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测控站远程监控技术,并对应用方案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3.
空间目标探测是获取空间信息,维护国家空间安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当前空间安全面临威胁的紧迫形势,对于我国的空间目标探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对更大范围轨道空间以及尺寸更小的空间目标进行更精确的探测、识别和状态确认。通过对空间目标探测的需求以及Ku频段远程探测雷达特点的分析,参考美国用于空间目标探测雷达的特点及应用,提出了发展我国Ku频段远程探测雷达用于空间目标探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空间目标地基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是空间态势感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首先归纳了空间目标的典型光学特征,分析了用于轨道与光学特征探测与识别的两类光电望远镜特点,梳理了国外空间目标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要总结了空间目标地基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和应用需求间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空间目标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航迹规划中雷达探测空间的生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佩  金长江  屈香菊 《飞行力学》2001,19(4):78-80,84
从飞机突防习行任务规划出发,综合考虑地球曲率、陆地(或海洋)的反射和杂波干扰、大气折射和吸收损耗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临界散射截面法生成了对空警戒雷达在不同地貌、发现概率下,对不同雷达散射截面的目标的探测空间。计算并分析了飞行高度、目标雷达散射截面、发现概率和地貌等因素对雷达探测空间的影响,以便选择低探测概率的飞行走廓,这对制定和实施安全突防飞行策略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9月,美国NASA与欧空局(ESA)空间技术中心签订了一项合同。该合同为期2年,合同额为2750万美圆,用于保障国际空间站第2节点和第3节点舱的工程技术服务。第2节点内定为10月23日由航天飞机STS-120次任务发射,它将作为3个科学舱之间的过道;这3个科学舱分别为日本的“基勃”(Kibo)实验舱,欧洲的“哥伦布”(Columbus)实验室,以及美国的“命运”(Destiny)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未来自主金星探测活动中的测量与导航实施问题,重点研究了地基测定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测距、测速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能力,提出了基于我国金星探测测定轨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高精度测量模型和定轨策略,并完成了软件实现。利用与欧空局联合开展的金星快车探测器跟踪试验,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验证,实测数据定轨结果与欧空局事后精密轨道的位置偏差优于485m,速度偏差优于5.5cm/s。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数据处理和轨道计算能力达到欧空局金星快车探测器同等水平,初步检验了该系统测量数据处理和轨道确定部分的正确性、有效性,可为后续我国自主金星探测提供测定轨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CCSDS 2011年秋季技术会议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博尔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共有26个工作组和2个兴趣组开展了工作,会议注册有200人左右。与会人员来自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ESA(欧空局)、CNES(法宇航)、DLR(德国航天局)、RSA(俄罗斯航天局)、UKSA(英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欧空局正在加紧研制第一代载人宇宙飞船——“过渡试验飞行器”(Intermediate eXperimental Vehicle,简称IXV)。这种飞船可将多名宇航员送人太空并将他们安全送回地面。该计划有望打破欧空局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载人飞船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0.
大功率空间核电推进系统是空间核电源技术和大功率电推进技术的高度融合,具有高能量密度、超高比冲、较大推力的优势,可适用于超大型航天器轨道转移任务、远距离无人深空探测任务、载人火星等大型深空探测任务,能够极大地拓展人类深空探测的能力。本文针对大功率空间核电推进技术,对其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进行了介绍,同时开展了关键技术梳理,重点归纳了国内外在技术领域的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