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紫外光条件下,二氧化钛作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有关问题以及反应过程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催化剂煅烧温度、用量、以及初始pH值和添加H2O2对其降解反应的影响。目前实验条件下,最佳反应条件为TiO2在空气条件下300℃煅烧1h,投加量为2.5g/L,调节反应液pH值为7,适量添加H2Q等。400mg/L的UDMH 2h降解率达到90%,COD去除率为75%。  相似文献   

2.
PET/N100粘合剂体系固化过程FTIR研究(Ⅰ)--TIR曲线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了加热原位池/FTIR联用技术实时跟踪N100和环氧乙彬四氢呋喃共聚醚(PET)固化反应过程的方法,获得了固化度与温度的关系(TIR)曲线,研究了添加物及升温速率对固化体系的影响,发现催化刺对固化反应有明显的力口速作用,增塑荆的加入,使得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增加,终止温度降低,这些结果为固化TIR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2,4-二硝基咪唑为配体的新型含能催化剂,以2,4-二硝基咪唑和碳酸锂为原料,丙酮为反应溶剂,合成了2,4-二硝基咪唑含能锂盐(Li-DNI)。采用元素分析,1HNMR,13CNMR和XPS表征其结构。采用TG-DTG和DSC分析了Li-DNI的热分解行为及Li-DNI与高氯酸铵(AP)热分解反应过程中的互为催化反应。用Kissinger公式和Ozawa公式计算了Li-DNI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及Li-DNI/AP混合物在低温分解阶段(LTD)和高温分解阶段(HTD)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Li-DNI分子式为Li C3HN4O4·H2O。Li-DNI热分解过程主要由一个吸热熔融峰和分解放热峰组成,相应峰温分别为84.5℃和310.7℃,放热分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53.3 k J/mol。Li-DNI与AP热分解反应过程中产生互为催化作用:Li-DNI可加快AP热分解,使AP在LTD和HTD阶段的峰温和表观活化能分别降低41.8℃和75.6℃,56.0 k J/mol和10.8 k J/mol,表观放热量增加432.3 J/g,显示Li-DNI对AP热分解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AP也可加速Li-DNI热分解,可使Li-DNI剧烈分解阶段的峰温提前19.9℃。  相似文献   

4.
固体推进剂的枪击试验是评价固体推进剂及装药在受到枪击的情况下,是否发生燃烧、爆炸及爆轰等剧烈反应的重要试验方法。采用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了枪击试验推进剂的反应过程,并采用12.7 mm枪击试验验证了LS-Dyna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以点火增长模型、Johnson-Cook本构模型和Gruneisen状态方程分别赋予推进剂、子弹及推进剂壳体,计算结果表明,推进剂发生明显的燃烧反应,且推进剂燃烧在壳体内部产生的压力显著增大。采用12.7 mm枪击试验验证的试验结果表明,推进剂装药在12.7 mm子弹以约850 m/s速度撞击下,推进剂发生燃烧,此结果与模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同步通讯卫星测试发射系统中的电缆网制作后,芯线焊点根部在一、二个月后即可产生严重发黑、铜绿等腐蚀。经研究试验判明,是由于微电池效应的电化学腐蚀所致,非属一般氧化反应,因此,不能单纯以加强文明生产及采用高抗氧化焊料等工艺技术措施解决。现应用简单工艺以B01—12丙烯酸消漆涂敷处理,杜绝了此项隐患,数百套电缆,已经受住了靶场多雨季节条件下的反复考验,并已在其它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纳米铝燃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铝代替传统微米铝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的金属燃料,有助于提高推进剂的燃速、比冲和降低特征信号等。综述了纳米铝燃料合成、活性保持、高温氧化反应机理和在含能材料体系中的分散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下一阶段纳米铝燃料的研究建议:探索各向异性纳米铝燃料合成途径,丰富纳米铝燃料类别;在不降低铝燃料能量的前提下,进行修饰、包覆,提高纳米铝燃料活性;弄清不同反应速率下纳米铝燃料氧化反应过程,明晰纳米铝燃料氧化反应机理;重视铝燃料在含能材料中的分散技术、表征手段,揭示分散状况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含铝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瞬态机理,建立了含铝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数学物理模型。采用守恒元与求解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单循环含铝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其爆轰反应过程与冲量产生过程的瞬态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爆轰波作用下,凝胶燃料液滴变化以剥离破碎为主,燃料液滴中铝颗粒随液滴剥离弥散于爆轰管内并参与反应,累积在最后阶段反应的铝颗粒较少。凝胶燃料爆轰燃气排放过程可划分为爆轰附着膨胀、燃气"壅塞"膨胀和膨胀减弱等3个典型特征阶段。研究结果对凝胶燃料脉冲爆轰发动机的应用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燃烧剂箱体滚焊封头48h后在有些箱体上发现椭圆形小区域黑灰色粗糙腐蚀,其中第42号箱体在蚀区中部有一条纵向与对接焊缝正交的穿透性裂缝,蚀区内还有深1.2mm的蚀坑。X射线透视证明裂纹内存在着高密度物质;酚酞滴试腐蚀物为碱性;低倍观察在断口上发现弥散分布着微小银亮球状物,球状物周围是灰白色膜状物,与扫描电镜观察一致;电子探针测定球状物是汞;金相检验末发现母材有缺陷。工艺调查在酸洗工序中省略了热水洗及压缩空气吹干工序;滚焊机滚轮旁漏汞;焊后未排出冷却水并烘干箱体。据此分析推断是箱体上残留液蒸发后浓缩的硝酸与汞反应并腐蚀母材所致。模拟试验再现并证实了上述推断。  相似文献   

9.
舰船产品在海水中的腐蚀过程复杂,腐蚀类型多样,在进行腐蚀计算中,人们往往根据材料的腐蚀率、腐蚀系数来计算,再乘以安全系数,就可得到材料的腐蚀量或腐蚀寿命。事实上,金属表面由于受工艺与加工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因此其耐腐蚀层的深度是一个随机变量,本文从可靠性角度,将参入计算过程的初始凹坑深度视为随机变量,利用统计方法,对舰船产品在海水中常常发生的点腐蚀形式进行可靠性评估。这种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它使受腐蚀金属材料的设计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0.
镀铬衬铅槽被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结果的分析,证明镀铬衬铅槽被腐蚀的原因不是双极性腐蚀,而是化学腐蚀,腐蚀因素存在于槽液本身。铅板在硫酸中浸泡,表面生成一种致密的薄膜,保护了Pd不受NO_-~3的腐蚀。  相似文献   

11.
用拉氏量计和分析技术研究固体推进剂冲击波作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适合于研究固体推进剂冲击波作用过程的拉氏量计和分析技术,应用这种技术能清楚地表现固体推进剂内部状态变化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并用这种技术研究了聚硫复合推进剂、丁羟复合推进剂、双基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冲击波转爆轰和爆轰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推进剂与双基和改性双基推进具有明显不同的状态变化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静态腐蚀法分别研究了络合剂甘氨酸、氧化剂双氧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铵(ADS)、腐蚀抑制剂吡唑在碱性条件下对铜静态腐蚀速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甘氨酸和双氧水的协同作用会加快Cu的静态腐蚀速率,而高氧化剂浓度会使得Cu表面形成氧化层钝化膜,抑制Cu腐蚀.活性剂ADS对Cu腐蚀有抑...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军工产品在贮存中大量存在的腐蚀情况及其影响,分析了腐蚀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指明了产品贮存环境的现状以及在贮存状态下导致产品腐蚀的各类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腐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FOX-7的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原位红外、热裂解色谱-质谱、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FOX-7的热分解过程,通过测定程序升温过程中凝聚相的化学结构变化和生成的气相产物,研究了FOX-7的热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FOX-7在转晶后可能发生了缩合反应,使其处于缩合产物的平衡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被打破,FOX-7开始分解成一些小官能团产物和小分子产物;气相产物中首先检测到NO,说明热分解的"脱硝"过程存在硝基与亚硝基互变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5.
海运及沿海发射期间航天产品的腐蚀风险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南发射场投入运行在即,在此发射的航天器在海运和发射场期间将面临着腐蚀的风险。文章对比了海南发射场与酒泉、西昌、太原等内陆发射场的腐蚀环境差异,例举了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在海运和发射场期间航天产品的腐蚀案例,分析了我国未来航天器在海运和海南发射场期间的腐蚀风险,并根据NASA、ESA对沿海发射场航天器腐蚀的应对策略,提出了相应的防腐蚀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大型铝工件的化铣工艺,最难控制的是腐蚀速率,然而,腐蚀速率又受溶液温度、浓度、搅拌速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均衡掌握;腐蚀速率过快,化铣表面粗糙,化铣精度不易控制;腐蚀速率过慢,影响产品生产周期。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和试验,终于找到  相似文献   

17.
某型单组元肼发动机在整星AIT阶段进行专项测试检查时发现产品无喷气。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故障定位、试验检测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该故障的的原因是产品经历的环境在产品内部建立了缝隙腐蚀和电偶腐蚀的条件。在长期的腐蚀效应下,生成的腐蚀产物将流体通道堵塞。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304不锈钢试件在酸性NaCl溶液中进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过程中的电化学噪声和声发射特征,提出了基于K-Means 聚类算法的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并对各聚类信号进行小波包特征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体系中,304不锈钢很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其腐蚀形态由局部腐蚀逐渐发展成为全面腐蚀;腐蚀过程中表征点蚀、裂纹和气泡破裂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差异十分明显;声发射检测结果与电化学噪声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铷放电管是铷光管原子频率标准的关键元件,这个频率标准用于NAVSTAR/GPS卫星并且将在未来的卫星中得到应用。管子的可靠性是个值得关心的问题,它的寿命是根据满足可靠性的因素来设计的,随着时间的增长,由于扩散到管壁的铷电荷逐渐减少。计算其消耗量C的公式为C=A B,在该等式中T为真空管的工作时间,B为系数,它与电荷的扩散有关并且由实验决定。A假定为实际瞬时反应过程的损耗,在我们的一些数据中,损耗的测量表明反应的完结是由时间决定的。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常量来描述,A'和D,A'(1-exp(-DT),由动力学第一级反应推得,这样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更好地预测铷的长期损耗。  相似文献   

20.
简介ECSS-Q-ST-70-36C《抑制应力腐蚀开裂的材料选择》和ECSS-Q-ST-70-37C《金属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测定》两项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并对按其标准适时转化为我国航天行业标准和推进航天金属应力腐蚀选材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