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航动态     
华夏航空与庞巴迪签署CRJ900购机合同2月9日,在中加经贸论坛上,华夏航空有限公司与庞巴迪宇航公司签署了6架CRJ900型飞机购机合同,同时还包含5架意向订单。据悉,华夏航空是目前国内唯一专注于支线运输的航空公司。公司现有5架50座级CRJ200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普惠和罗-罗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所属的航空发动机公司成立了几家合资企业,现在已开始交付产品.中国首家航空制造合资企业投产成都发动机公司和美国普惠公司于1995年11月17日在北京签订合资合同,双方共同投资兴建成  相似文献   

3.
<正>国内维修的首台来自日本市场的航空发动机于2010年11月1日交付客户。作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家被日本民航当局认可的具有CFM56-3/-5/-7维修资格的航空发动机维修企业,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对首台全日空发动机的维修是中国民航维修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初次尝试,经过精心准备,最终以比合同约定早6天和高于维修裕度标准16度(合同要求裕度25度,实际裕度41度)的超水平维修成果向以工作细节要求著称的的全日空航空公司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相似文献   

4.
信息     
2月21日,俄罗斯总统签署了关于在俄罗斯组建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的命令。此举标志着一统俄罗斯航空制造业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组建工作正式气动,该公司有望在今年8月开始运行。据悉,新成立的航空制造公司将包括苏霍伊航空集团公司、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公司、伊柳申航空综合体、图波列夫公司、喀山戈尔布诺夫航空生产联合公司、阿穆尔河共青城加加林航空生产联合企业、尼热戈罗德“雄鹰”航空制造厂、新西伯利亚契卡洛夫航空生产联合企业着8家公司。其中,俄罗斯联邦在新的联合公司法定资本中所占股份将不低于75%。美国将研制新型运输机据悉,美国…  相似文献   

5.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是1984年7月25日由三家股东共同投资创办的厦门经济特区航空运输企业,是我国大陆第一家综合性地方航空公司,主要经营航空客货运输,兼营航空食品业、旅馆业、旅游业、广告业和航空器材进出口业务。同时代理各航空公司在厦门的业务。公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总部设在福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10年来,厦门航空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1993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3483.2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54万人;货物运输  相似文献   

6.
张进 《国际航空》2011,(12):35-35
11月下旬,由新西兰交通部、新西兰航空协会和该国7家航空企业组成的新西兰航空代表团来访中国,希望和中国各大航空公司及航空业相关公司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1~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了此次航展,室内展位面积达16000平方米,签订了价值约45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创下历届航展的最高纪录。在本届航展期间,陕飞集团、中航技和美国汉胜公司签署了运八F600型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电源系统技术商务合同。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也与汉胜公司签订了项目合作的正式协议,汉胜公司将为ARJ21飞机提供辅助动力装置系统。亚洲最大环形件生产线于航展期间在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安大航空锻造公司正式投产。由洪都航空工业股份…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空标准化研究所赴美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了解美国航空企业标准化情况。我们先后访问了波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三家有代表性的航空公司。这些公司的标准化已成为企业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同公司的发展、提高设计水平、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航空食品企业的餐食和服务质量,制定统一标准和采购程序,通过统一运作实现优化配置资源,控制品质源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规范采购行为,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11月25日,中国南航集团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在沈阳召开了东北地区所属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展示推介会,沈阳北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大连航空食品公司、黑龙江食品公司、南航食品公司吉林分公司东北四家航食企业的代表和20余家供应商代表应邀参加了展示会.  相似文献   

10.
航空新闻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评出2000年国内航空十大新闻● 3月12日,由中航第一集团公司所属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和生产的"新舟"60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在北京进行汇报飞行表演。四川航空公司订购5架,首架被命名为"西部一号",并已投入运营。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深圳金融租赁公司签订了在今后五年内购买60架"新舟"60的合同,价值40亿元人民币。●7月,中国民航总局正式宣布全国航空运输企业重组方案,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迈出了重大一步。根据方案,民航总局直属的十家航空公司将以国航、东航、南航为基础建成三家大型航空运输集团,每家资产总规模达…  相似文献   

11.
四川海特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取得中国民用航空维修许可证的民营航空企业,创立于1992年。现主要从事航空机载电子设备、机械附件及中小型发动机的校验修理,支线、干线飞机修理,电子信息及软件开发以及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包括航空测试设备)的研制。2004年,海特成为中国航空维修业界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引起业内瞩目。海特如何打破行业的准入壁垒?又凭借什么取得与国字号飞机维修企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地位?本刊记者采访了公司的创办者、董事长李再春。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现已有30多个大、中、小航空公司,其中包括以集团形式出现的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三家骨干航空企业。为了在国内外激烈的民用航空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航空(集团)公司的机群不断扩大,各(集团)公司在各地相继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和与地  相似文献   

13.
麦道直升机公司于2006年7月14日对重要的通用直升机合同授予给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EADS)北美公司向美陆军提出正式抗议。麦道直升机公司总经理林恩·蒂尔顿说,美陆军的选择过程使麦道直升机公司受到“重大挫折”。她说:“我对我们政府不支持美国工业感到灰心。”2006年6月30日,美陆军选择EADS双发UH-145直升机满足其“轻型通用直升机”计划(LUH)。LUH合同的授予是EADS的重大胜利。这是该公司首次成为美军方的主要合同者。美陆军计划总计购买322架UH-145,总价值约30亿美元。美陆军没有立即对此作出评论。EADS战胜3家公司获得L…  相似文献   

14.
《国际航空》2010,(12):58-59
<正> WORKINGTOGETHER携手合作奖Aerospace LaureateAwards中航工业飞机有限赍任公司与FACC 获奖理由: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首次海外并购,它加快了中航工业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的步伐,是中航工业国际化开拓的典范。两家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融合,升级了双方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的国际优势。中航工业飞机公司具有大中型运输机、支线客机、轰炸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支线航空运输业的旅客运输 量和维修业务一直保持着可靠的增长。尽管有2001年经济衰退和“9·11”恐怖袭击的影响,支线航空运输业依然持续增长,但发展模式会有些改变。 从1993年到2000年,支线航空增长迅速并保持盈利,营业利润在10%以上。BACK公司副总裁图林达·拉森认为,支线航空公司比大型骨干航空公司经营得好,是得益于从其骨干航空公司合作伙伴那儿获得了中转业务,并签订了按固定费用而不是按收益份额付款的合同。 美国的6家骨干航空公司今年1月又将117条干线航线转交给支线航空公司运营,骨干航空公司也将继续向他们的支线成员支付固定费用,因为支线喷气机现在仍是供不应求。到今年3月,未交货的支线喷气机订单已超过900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与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签定了购买总价值达15亿美元的30架 A320飞机的合同,从而成为中国第一家购买畅销的 A320飞机的客户。A320是150座级的中短程飞机。此合同的签署,使 A320系列飞机的定单量突破1 000架大关,客户增至45家。30架中的10架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定单,它也成为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的新客户,南方航空公司计划用 A320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9月北京航展期间宣布要为中国的中小型航空维修企业提供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案以优化企业运营以来,新加坡安信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进展迅速。 作为一家软件技术与服务供应商,继2002年年底与海南航空公司签署了3年的机务维修系统协议后,2003年5月与深圳航空公司正式签署有关机务维修系统的5年服务合同。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21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美国GE公司正式签署了建立合资公司合同,民用航电系统合资公司正式成立.该合资公司由GE和中航工业各持50%股份,致力于为未来的民用航空项目提供航空电子产品及服务.自2008年GE公司CEO Jeffrey Immelt先生拜访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先生,至今历时将近3年,两家集团公司终于冲破重重困难和考验,开始了里程碑式的合作,在打造世界商用航空业最开放、最先进架构航空电子系统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航空电子技术》2006,37(2):F0002-F0002
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由原上海西恩通信导航有限公司、上海航虹高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天鑫电子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组建而成。公司位于徐汇区漕河泾高科技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20.
开拓进取的日本航空工业(二)──骨干企业及其制造技术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陈敬之三菱重工业公司、川崎重工业公司、富士重工业公司、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及新明和工业公司是日本航空工业的五家骨干企业。前四家是日本仿制和自行研制飞机及发动机的主要企业,也是开展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