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LY12CZ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加速腐蚀。在扫描电镜下检测了不同腐蚀时间后LY12CZ铝合金材料上形成的腐蚀损伤。腐蚀损伤的严重程度用腐蚀面积率和腐蚀坑深度描述。通过对比性试验获得了腐蚀损伤对LY12CZ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LY12CZ铝合金板材的循环硬化规律;以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累积的塑性滞后能作为疲劳损伤准则,证明了应力控制等幅循环加载条件下损伤累积随循环次数变化的非线性,导出了材料瞬态塑性应变能的计算公式,算出了破坏发生时材料耗散的总塑性应变能,并给出了它与应力变程的关系。文中把疲劳损伤分为静拉伸损伤与循环损伤两部分,给出了损伤累积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计算了两级加载、4级加载和程序加载下光滑试件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对LY12CZ铝合金试件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阐述了不同环境介质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及其机理。同时,西文还探讨了加载频率对LY12CZ铝合金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腐蚀环境下材料的疲劳缺口系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当量加速环境谱对LY12CZ铝合金材料进行了不同年限的加速腐蚀试验,并对腐蚀后的试件进行疲劳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对不同腐蚀年限下试件的疲劳缺口系数Kf和DFR值进行了计算,并研究了其随腐蚀年限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环境下,对航空LY12CZ铝合金试件进行了腐蚀试验,然后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提取了孔蚀率、点蚀坑分形维数、点蚀坑半径3种腐蚀形貌特征值,通过灰色预测方法对腐蚀形貌特征值与腐蚀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基于形貌特征值的GM(1,3)腐蚀损伤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FGROW软件建立了断裂力学模型,对不同腐蚀形貌特征条件下LY12CZ试件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与讨论。结果表明,试件的疲劳寿命与其表面腐蚀形貌密切相关,3种腐蚀形貌特征值均与试件的疲劳寿命负相关。此外,基于腐蚀形貌特征值计算得到的疲劳寿命值与利用实测点蚀坑深度计算得到的疲劳寿命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8.84%。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LY12CZ铝合金及其铆接/螺接件微动损伤的微观特征以及4种工艺措施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Y12CZ铝合金对微动作用十分敏感,容易引起严重的表面损伤。微动作用使铝合金的疲劳强度急剧下降。铝合金经喷丸强化处理后。可将常规疲劳强度提高。并使材料的疲劳性能不受微动作用的影响。涂层—胶粘—干涉组合是防止铆接件产生微动损伤的有效措施;喷丸—涂层—胶粘—干涉组合是防止螺接件产生微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LY12CZ铝合金干涉螺接件微动损伤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LY12CZ铝合金干涉螺接件的微动损伤防护技术。讨论了不同干涉量、表面处理技术、孔的加工方法及防护夹层对其微动损伤及疲劳寿命的影响。应用断口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微动损伤区的形貌、裂纹的起始部位及形式。提出了提高LY12CZ干涉螺接件疲劳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点蚀是航空铝合金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常见的损伤形式,在疲劳载荷作用下容易形成裂纹,缩短结构的疲劳寿命。为了深入研究点蚀对航空铝合金结构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基于铝合金电化学腐蚀机理和铝合金微观结构,以点蚀蚀坑尺寸为研究参量,对航空铝合金点蚀扩展行为进行建模研究,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LY12CZ铝合金点蚀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铝合金点蚀扩展模型较为合理地反映了铝合金点蚀蚀坑尺寸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腐蚀损伤演化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吕国志  张有宏 《航空学报》2007,28(6):1355-1358
 对LY12 CZ铝合金试验件进行了腐蚀实验,着重考虑了腐蚀时间和腐蚀温度这两个参数。从电化学微观角度考察了腐蚀损伤的发展,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腐蚀损伤演化的概率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讨论了不同预腐蚀温度和时间对腐蚀损伤的影响,建立了腐蚀损伤度演化全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损伤演化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可以用此模型来预测不同腐蚀环境下的腐蚀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0.
LY12CZ 和 7075T7351 铝合金在 EXCO 溶液中腐蚀动力学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金相法测量了LY12CZ和7075T7351铝合金各腐蚀区域的腐蚀深度,研究了最大腐蚀深度的统计分布规律,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上述合金在EXCO溶液中的腐蚀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LY12CZ和7075T7351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的最大腐蚀深度服从正态分布的统计规律,可用该统计规律估算最大腐蚀深度;其腐蚀动力学规律可分为两个阶段:浸泡前期的腐蚀发展较快,但规律性不明显;浸泡后期的腐蚀发展稍慢,近似遵循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基于二值图像处理技术对LY12CZ铝合金表面腐蚀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取不同腐蚀时间下的蚀孔数目;基于统计分形模型的基础上,发现铝合金蚀孔分布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分形特征;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分维数与失重率也随之增加,分维数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与失重率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符合幂函数的形式,故可采用分维数作为评...  相似文献   

12.
飞机疲劳载荷谱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战斗机谱载作用下的30CrMnSiNi2A和LY12CZ试件的裂纹形成寿命试验,以及在运输机谱载作用下的30CrMnSiA和LY12CZ试件的裂纹扩展寿命试验。对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参数,如高载截取、低载截除、载荷顺序以及不同载荷谱型对寿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产现场大尺寸LY12CZ铝合金薄板(2500mm×6000mm×2mm)的拼焊成形,采用动态随焊锤击碾压焊接新技术,有效防止了LY12CZ铝合金焊接热裂纹的产生,并基本消除了薄板焊接变形。通过调整随焊锤击工艺参数和焊接线能量,使锤击碾压行为与焊接熔池的凝固过程相匹配,从而实现了LY12CZ铝合金焊接无裂纹、小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对LY12CZ铝合金室温和高温下的单轴循环变形行为及其时间相关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环境温度、应力水平、加载波形和峰值保持对材料棘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高温下,LY12CZ铝合金体现出循环硬化特性,并具有明显的应变幅值依赖性;材料的棘轮行为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大小,还与加载历史密切相关。尽管LY12CZ铝合金在单调拉伸时对应变率的变化不敏感,但其循环棘轮行为具有明显的时间相关特性:有峰值保持时产生的棘轮应变明显大于没有保持时的值,并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正弦波形下的棘轮应变大于三角波形下的棘轮应变。  相似文献   

15.
金属裂纹板复合材料胶接修补结构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金属裂纹板复合材料胶接修补结构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LY12CZ航空铝合金裂纹板碳/环氧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复结构的疲劳性能测试试验,观察修补结构疲劳失效模式,并测量一定疲劳周次下的铝合金板的裂纹长度.建立了考虑裂纹扩展,界面脱粘两种失效模式相互耦合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出不同裂纹长度对应的疲劳寿命,对修补结构的疲劳性能进行了评估,其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腐蚀环境下对LY12CZ铝合金试验件进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通过高倍显微镜观测并记录裂纹长度及相应的循环数。基于疲劳裂纹扩展数据的分散性及统计特性,提出用马尔可夫链模型模拟腐蚀疲劳裂纹的扩展,得到给定疲劳寿命时的裂纹超出数概率分布和给定裂纹长度时的疲劳寿命累积概率分布。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马尔可夫链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情况,为飞机结构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周期浸泡试验作为加速腐蚀试验,以最大腐蚀深度作为腐蚀损伤衡量指标,研究了 LY1 2 CZ铝合金型材腐蚀的统计规律和动力学规律。结果发现 :LY1 2 CZ铝合金型材的最大腐蚀深度符合 Gumbel统计规律;对于一定的面积 (一定的失效概率 ),最大腐蚀深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曲线为 S形曲线,必须分为点蚀阶段 ( Sigmoidal( Boltzman)曲线 )、剥蚀阶段 (直线 )两部分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研究对象的面积、腐蚀损伤容限、周期浸泡试验的加速系数及最大腐蚀深度、面积、腐蚀时间的之间函数关系式预测外场的日历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从飞机长桁上截取的LY12CZ材料作出的试件分别在三种腐蚀环境下作了腐蚀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加工时的挤压变形程度、腐蚀液的浓度对LY12CZ的腐蚀都有影响;SO2对LY12CZ的腐蚀现象主要是点蚀.  相似文献   

19.
金属韧性断裂是损伤累积的结果,以孔洞演化理论和细观损伤力学模型为基础,将韧性断裂机制
分为拉伸型和剪切型两种类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变形路径的统一形式的韧性断裂准则。通过编写用户
材料子程序VUMAT,将韧性断裂准则嵌入到ABAQUS 有限元软件的准静态算法主程序中,模拟了航空铝合金
LY12CZ(Kt =1 和3)单向拉伸时材料损伤累积、裂纹萌生、扩展直至韧性断裂的物理全过程,并通过拉伸试验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韧性金属材料孔洞断裂机制研究表明,单调加载过程中宏观裂纹的形成是孔洞在夹杂
物和第二相微粒周围形核、长大直至聚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以试样瞬时冷却速率为参量,建立了一个单个循环单位体积材料的热耗散能模型。利用红外热像仪对LY12CZ铝合金试样疲劳过程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研究结果表明:LY12CZ硬铝合金试样表面温度的变化历经明显上升、相对稳定、迅速上升至断裂3个阶段;循环稳定阶段试样表面温度出现波动,波动幅值随应力幅的增加而增大;单位体积材料单个循环的热耗散能随应力幅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