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俊峰 《民航科技》2004,(5):79-80,92
西安是我国的西部重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枢纽机场,是西安的窗口和形象。机场原有的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只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万人次,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逐步实施,机场旅客吞吐量以每年10%-15%比率增长,预测到2010年旅客机场年吞吐量将达到750万人次,机场急需扩建航站楼和配套设施,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西安  相似文献   

2.
一、综述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民航业迎来了又一轮的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国内民航旅客吞吐量以年均14%以上的增幅增长,航站楼面积由过去的几千平方米为主发展为现在的十几至几十万平方米,航站楼的规模愈来愈大,进出港旅客的处理量也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流的机场,必须有一流的设计,机场跑道确定后旅客航站楼的规划设计历来都是机场设计的核心,其中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颇多,国内外部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文章根据近几年来在进行旅客航站楼的规划设计中,对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之间的衔接,功能性与民族形式,国内设计航站楼的安全等级与国外相同规范的差距,以及旅客站楼工艺流程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供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种基于中转旅客步行距离的新颖分析方法,来确定枢纽机场旅客航站楼面向旅客的最优构型、该方法考虑了被以往研究忽略的两个重要事实,通过使用简便的电子数据表工具,分析在各种组合和型式的流量下,相关旅客航站楼构型的运行表现。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部门透露,2年前竣工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将在明年底达到2700万人次,从而提前3年达到设计“饱和”状态。首都机场1999年的旅客年吞吐量约为1860万人次,2000年这个数字飙升到2169万人次。据预测,今年将超过2400万人次。机场的老航站楼将于今年关闭,改造后的老航站楼旅客年吞吐量将达到年800多万人次。这样,首都机场新、老航站楼可在2005年合计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据悉,新航站楼的建设已提上了日程,有关事宜已在酝酿之中。新航站楼建筑面积为33.5万平方米,将是我国目前…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用航空》2010,(2):45-45
2010年1月22日,首都机场T3旅客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在T3二层迎客大厅举行。 “T3旅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站楼东区管理部经过了近一年多的时间策划、筹备而建立的一个综合性服务中心.它将向进出航站楼的旅客24小时开放,为出行旅客提供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7.
航站楼是机场的重要功能设施,主要是满足旅客上下飞机需求。因此,航站楼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旅客、货物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实现机场持续安全运行,并通过合理商业设施功能布局,满足过站旅客的服务需求。在国外,非常重视航站楼固有功能特性,简化航站楼的附属功能设施建设,尽量降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民用航空事业不断高速发展,航班数量和旅客流量也不断增加。为了保证航班安全正点,作为航站楼重要设施之一的登机桥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规划建设航站楼时,就得投资较多的资金来配置足够数量的登机桥。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例,新航站楼安装了20条登机桥。现在新的航站楼投入使用的两年多,航班数量的增长已超过50%。在航站楼里所配置的20条登机桥的使用率已达到70%左右。这不仅给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对保证航班安全正点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目前民航已经把航班是否使用登机桥作为评价一个机场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航站楼行李提取大厅是机场旅客最集中的重要区域之一,大厅的面积直接关系到航站楼空间资源配置、整体运行成本以及旅客服务水平,因此做好该区域面积规划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航站楼功能区面积确定方法过于粗糙和保守,并且忽略了旅客到达分布特性和服务设施利用的时间性。本方法借助旅客流和行李流累计到达概率分布曲线,通过引入停留时间的概念,将时间融入到空间需求中,实现了行李提取区面积优化。  相似文献   

10.
航站楼旅客流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仿真能够准确、形象地预知系统未来发生的情况,尤其在航站楼旅客流程这类环节多、不易更改的系统中,可以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以及给旅客带来的不便。文章提出了使用仿真优化航站楼旅客流程的方案,并使用实例说明。首先给出了ProModel仿真模型在航站楼旅客流程研究中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同时,针对旅客流程耗时长的问题,使用SimRunner优化工具,通过两次优化,得出航站楼旅客流程的最佳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旅客步行距离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指廊型航站楼构型优化问题。通过分析航站楼构型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数学方法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了不同旅客构成条件下两种指廊型航站楼的最优构型。  相似文献   

12.
低成本航空运输的理念为机场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建设了专门的低成本航站楼,欧美国家由于传统航站楼的设施都比较简单,因而多不再另建。我国应借鉴低成本航空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实际出发考虑低成本航空的旅客航站楼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5月27日,山西运城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开门迎客。此次新航站楼扩建工程是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高峰小时875人次、货邮吞吐量8000吨的需求进行建设的。航站楼的投入使用,将更好地满足运城以及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2005年通航以来,运城机场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已经开通了15条航线,通达全国17个城市。年旅客吞吐量从开航当年的6.7万人次增长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9日,武汉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建设工程正式奠基。预计2007年底竣工的新航站楼建成后,可同时停靠20架飞机,将专用于国内旅客候机楼,现在使用的航站楼将改造为国际旅客候机楼。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机场航站楼前车道边是一种特殊的交通设施,是旅客在航站楼和陆侧之间过渡的交互面,是机场陆侧地面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区域集聚了各种地面车辆和不同的交通行为,集中利用率高,同时又往往较为拥挤。几乎所有的旅客都是由车道边开始或者终止他们在机场的行程,如何使得旅客在此便捷、安全的进出航站楼显得尤为重要。选择适当的车道边建设方式和管理方法对于减轻车道边拥挤,提高车道边运行效率,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车道边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16.
利用随机过程和排队论的基础知识,对爱尔朗排队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和参数求解,给出其在机场旅客航站楼中的应用范围。通过实例计算,研究单路排队和多路排队方式的区别,为航站楼值机大厅的旅客组织和面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推广排队论在航站楼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机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已进入高峰期,众多知名设计师的作品不断涌现。新机场往往给人以美观、宏伟的印象,但当一个新机场或航站楼投入使用后,使用者(机场当局、航空公司、旅客)往往发现有很多细节问题导致新航站楼出现各种各样的运行问题,本文从一个机场管理者的角度探讨了航站楼设计中的几个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机场建设》2010,(2):F0003-F0003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新建国内干线机场,近期建设3400米跑道一条,10.8万平方米旅客航站楼一座,飞行区等级为4E,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年飞机起降11万架次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航站楼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它有着自身的功能特点和建筑特色,因而使它又具有独特的用电特点。一、航站楼的特点及其消防设备对供电系统的需求航站楼与一般民用建筑不同,它具有以下特点:1)功能多——现代公共建筑往往把功能、娱乐、商业、办公等集于一身,形成多元化功能;2)人员密度高——建筑物内居留着大批旅客、办公人员;3)保安要求高——这类建筑内拥有大量人员并拥有众多的贵重设备,所以必须保证高度安全;4)内部配套设备多——由于这类建筑的功能多、标准高,因此配套的设备相当多;5)设有地下室——此类建筑一般均设有若干地下层,  相似文献   

20.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它是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第一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建设,也是目前国内惟一同期建设两条高标准跑道的大型现代化机场。迁建工程已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以及2005年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航站区是新机场的主体部分,航站楼又是航站区的主要建筑,也是整个机场的中心建筑。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在航站楼施工过程中,诞生了一系列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施工和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