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数字多波束天线的多星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星测控存在的问题和技术解决途径,提出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实现单站多星测控的方案,简要说明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指出了系统特点和技术难点。基于数字多波束天线的多星测控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在轨用户星中继终端的分类、功能和使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用户星中继终端多约束条件进行了梳理分析。为缓解常态化应急测控带来的资源紧张矛盾,提出了用户星中继终端在轨应用策略,即Ka/S模式下影随测控,小S模式下定时捕获。针对Ka+小S模式下实现影随测控的可行性问题,利用STK(Satellite Tool Kit,卫星开发工具包)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为实现影随测控,满足测控快速响应需要,要求星载S频段中继测控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覆盖范围,应大于星载中继数传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3.
多星测控调度问题是指对多颗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测控任务进行调度,是一类高约束、高计算复杂度的任务资源分配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从问题的模型描述、解决算法以及最终方案优化等方面,对多星测控调度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多星测控调度问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多星测控调度问题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星测控调度问题是指对多颗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测控任务进行调度,是一类高约束、高计算复杂度的任务资源分配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从问题的模型描述、解决算法以及最终方案优化等方面,对多星测控调度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多星测控调度问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多星测控调度问题是一个具有多时间窗口、多资源约束的优化问题,其中多星测控任务调度的建模和求解算法是关键。在多活性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任务调度活性度概念及多活性代理活性保持的协调协商机制,建立基于活性度的多星测控调度模型,并给出一种多活性代理协调协商遗传算法。最后给出实验示例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多活性代理协商协调的模型及算法能够更好地解决多星测控任务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测控中的星载计算机快速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轨卫星长期管理与测控中的星载计算机所需要的切换、维护的测控时间相对较长的问题,在分析原有主、备星载计算机的时间比对方法的基础上,直接针对备机建立新的时间同步模型,并进行公式推导和理论误差分析;然后建立新的测控事件调度模型,实现时间同步数据与主备机一致性数据的同时注入,优化工作流程,并有效缩短测控时间;最后编写新的遥控作业,在测控中进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可以在一个测控圈次内完成在轨星载计算机的切换与维护,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恢复时间)小于8 min,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 ms,所需测控圈次相对于原方法减少83%以上,适用于在轨卫星长期管理与测控.  相似文献   

7.
根据小卫星的特点及现状,对小卫星测控网的发展提出了几种思路,客观地指出了各种测控体制的优缺点,初步阐述利用扩频技术解决小卫星测控中的多星测控和系统容量问题,探讨利用商业通信系统解决低轨低倾角小卫星的遥测遥控问题,初步分析小卫星任务中工程测控和业务测控的合分问题,为我国小卫星测控网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对资源配置效能进行评价,是多星测控过程中对航天器提供测控支持的一个重要环节。综合考虑卫星用户、地面站资源拥有方和测控中心控制方等三方观点,可以提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主要多星测控系统资源配置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定性、定量分析,划分层次结构图,给出相关数学模型,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软件无线电在卫星测控模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测控模拟器在航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以往的卫星测控模拟器多为一星专用.为顺应降低卫星操作费用的发展趋势,通用卫星测控模拟器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及其在通用卫星模拟器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多星测控调度是一个复杂的NP—hard问题,其模型和算法的研究一直是求解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从组合优化角度对问题进行描述,建立了多星测控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启发式调度算法予以求解。最后,将算法应用于一个6站10星的调度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仿真表明,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求得任务支持率高且资源使用相对均衡的解,具有较好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测控弧段优先级的确定及量化是多星测控过程中对航天器提供测控支持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诸多因素有关。测控支持需要进行优化,以期找到一个满意解,由于多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一般不可能使所有目标同时都达到最优。本文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了影响多星测控的因素,划分了层次结构图,给出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星载双模测控应答机基带设计方案,采用COTS(商用现货)器件实现,能较好解决星载功率受限和空间辐射效应引起的相关问题。测控应答机主处理器由反熔丝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可在低功耗条件下保证最基本测控需求,解调上行DPSK(差分相移键控)信号,调制下行扩频信号;协处理器受主处理器控制,由SRAM(静态存储器)FPGA来实现,对上行扩频信号进行解扩解调。测控应答机可根据星载电源功率情况和不同测控任务切换模式,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灵活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载人空间站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人空间站工程对测控通信系统提出的更高测控覆盖率、更高可靠性、长时间连续测控、高数据传输速率、多目标同时测控等需求,提出了采用天地基相融合的测控通信模式,构建以中继卫星系统为主的天基测控通信模式,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可控的高精度轨道确定,合理布局和调度地面测控站,提升地面站工程遥测码速率和双目标支持能力,实现减站增效。对天地基测控资源进行一体化考虑,实现按需调度,完成空间站持续高可靠测控通信任务。讨论了测控数传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Ka频段测控站,同时实现测控和高速数据传输。基于IP(互联网协议)开展天地一体化设计,提出了网络化测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天基测控模式是航天器测控发展的必然趋势.天基测控模式与地基测控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实现天基测控是我国航天领域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天基测控技术和我国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航天器天基测控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与航天器天基测控中心相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重点阐述了多星、尤其是星座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给地面测控系统带来的挑战,并且从地面系统各组成单元入手,分析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总结了提高多星运行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测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控数据是从实时测控试验任务中记录下来的宝贵信息资源,本文针对目前的测控数据使用状况,提出建立测控数据的数据仓库新概念,进行测控数据仓库的技术特点分析,详细讨论测控数据仓库应用方法和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7.
测控数据的软件定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控数据是测控系统测控任务的基础,测控数据的软件定义是测控软件设计和实现的重要步骤。本文对测控数据帧格式和帧字段种类进行分类,而后对各类测控数据帧格式和帧字段提出软件定义方法,最后给出两个典型测控数据的定义实例加以说明。本文讨论的内容对于进行正确合理的测控软件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测控系统对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要满足今后十年我国可能的航天任务对测控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测控技术总体水平,增强和拓宽测控网的整体功能。本文根据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任务和目前航天测控的差距,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课题,结合我国实际对未来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发展策略归纳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运载火箭测控系统技术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轨道多样、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上行控制和空间环境安全要求逐步提高等发展特点,以及高码率、高覆盖、高精度的测控需求,研究了天基测控、多音组合编码安控、高效遥测和测控数传一体化等几种运载火箭测控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从工程的角度,提出了中国运载火箭测控系统发展思路和天地一体化的测控体系结构;并就测控系统资源配置与使用模式、新型测控体制和测控手段、遥测和安控频段等重点发展方向简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深空测控设备的发展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岭 《飞行器测控学报》1999,18(1):64-70,63
深空测控通信是目前航天测控通信领域中难度最大、技术最尖端的部分,而深空探测将是下世纪继续升温的世界性的航天热点。本文讨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必要性,重点从深空测控设备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月球探测中针对USB设备的改造方案以及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出发、针对火星探测的深空测控设备方案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