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进 《国际航空》2010,(2):21-23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业的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中国应该如何实现民航强国这一蓝图?中国民航局李家祥局长在2010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发表的主题报告对建设民航强国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1.中国民航提出民航强国奋斗目标China puts forward civil aviation power objectives2010年2月11日,民航局公布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中国民航将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全面、深入、科学地分析民航强国建设系统构成及其作用机制,是科学实施民航强国战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本文基于系统论构建民航强国建设系统结构框架,分析民航强国建设系统影响因素及其协同性,并提出民航强国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三个协调,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南方航空公司与中国民航大学紧紧围绕民航强国战略目标,认真落实民航局关于科创工作的各项要求,凝聚行业优质科创资源,建设和发展民航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为行业提供科技成果孵化试验田,推动和引领民航维修领域的科技创新.民航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民航在2017年首批认定的14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  相似文献   

5.
<正>李家祥局长在今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民航要从建设民航强国的目标出发,把人才、科教和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6.
民航是科学技术密集、信息化程度高、产业链条长的行业,实现我国民航由大到强的转变,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建学习型民航企业,是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建立学习型民航企业,通过培训和创新,促进民航企业员工及企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杨元元局长正式提出了全行业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即实现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个奋斗目标的确立,符合我国民航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对引导和激励全行业干部职工更加满怀信心地把民航事业推向前进,在更高水平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航的发展,必须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必须是运输生产增长、基础设施改善、人员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精神文明进步等各方面协调的全面发展。实现民航现代化,促进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用航空》2010,(1):11-15
2010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于2010年1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会上王昌顺副局长代表民航局作工作报告,李健副局长作了安全工作报告。李家祥局长作了《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民航强国建设,阐明了民航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提出了我国民航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选择,重点明确了民航强国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民航过去一年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指出我国民航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安全基础还不稳固,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建设还滞后于航空运输规模的持续扩大;运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仍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要求民航系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以确保航空运输持续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注重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统筹做好保障安全、发展生产、改善服务、深化改革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民航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民航科学数据作为民航科技、管理、生产活动产生的原始、基础和分析研究信息,具有巨大的价值。建立民航科学数据体系,实现民航科学数据共享,是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中国民航科学数据现状和需求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全民航的科学数据共享体系,并介绍了民航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12月5日,民航系统全国首家行李系统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在京举行了揭幕仪式并正式投入使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董志毅为模拟环境设备按下了启动按钮,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刘彦斌、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参赞陈如海为基地的落成揭幕。在致辞中,刘彦斌强调了首都机场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努力与平台优势。首都机场行李系统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实现了复合人才的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