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有关部门对民航系统历次安全隐患、事故征候及安全事故的分析,结论是:二分“天灾”,八分“人祸”,即由于人为因素引发飞行事故的比例高达80%。在空管的运行保障部门内,由于人为差错导致通信、导航、监视等设备故障率增高、可靠性下降、维修费用加大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研究并应用人为因素学即人机工程学,对于减少雷达维修中的人为差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飞行是在空中实施的.飞行安全是由飞行、机务维修、通讯导航、场务地勤、气象等部门共同保障的,这些部门发生了人为差错,都可能对飞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飞行事故.本文仅就机务维修中出现的人为差错,分析其差错的类型、特点、原因,寻求一些对策,以能对维修者、管理者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航空中心的统计表明,有80%的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必须开展人为因素的研究,以提高航空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减少人为差错事故。心理素质作为人为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航空气象预  相似文献   

4.
有效地识别并利用以往的经验教训,是防止人为差错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如利用从“水星”、“双予星”、“阿波罗”、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和“和平”号空间站上所取得的经验。过去虽然发生过人为差错,但航天员还是对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过应有的贡献。从这些经验中汲取教训,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用于改进未来航天飞行任务中设备、程序和操作训练的设计。为了从过去的经验中系统地汲取教训,弄清导致人为差错的原因,并应用这些经验教训,使象ISS及地球轨道以外飞行这样极其复杂的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免遭人为差错的威胁,需要制订出一套计划。  相似文献   

5.
民航空管人为差错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飞行量日益增长,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作为民航飞行指挥的中枢,为保障航空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每年都会发生由于人为差错造成的事故征候,研究和防止人为因素给航空安全造成的影响成为空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事故链中差错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差错的出现是事故产生的先兆。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对差错的研究和处置,确立以预防阶段工作为重点的空管安全管理理念,强化信息通报。规范工作程序,才能更好地阻断事故链的形成,达到安全防范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为差错引起事故的比率很高,因此,它越来越受到专家们的关注。相应涌现出许多评估人为差错率的方法和模型。文献[1]给出了各种人的可靠性模型的比较分析,介绍了定量预测人的工效的22种方法的异同。目前,人为差错率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人工判断。虽由于保密原因。许多实际内容并未公开发表,但鉴于人体的复杂性和设备的多变性,真正客观合理的人操作性数字模型仍在探索中。这里仅就目前流行的方法和我们的工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航运输事业的发展,航空运输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加,要保证空中交通安全、畅通,维护好空中交通秩序,严防和避免空中交通管制事故,空管部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在空中交通管制的实际工作中,人的主观因素,良好的管制技能,先进的设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成为保障空管安全的几种主要因素,而人的主观原因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回顾中国民航多起因管制原因导致的严重差错事件,均为人为主观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空喷气通用公司的一份报告说,在导弹与航天器的研制过程中,人为差错造成的故障占30~50%,有些人为差错故障酿成了大灾难。目前,由于保密等原因,许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公开。鉴于人体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人的可靠性还在大力研究探讨之中。文章对人为差错受坏境因素(温湿度、噪音、照明、机械振动和空气污染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人的操作控制的可靠度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引言根据有关统计,国际民航事故原因分类中,气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占20%,仅次于机组差错;因低能见度造成的事故占气象原因的16%,高于雷暴。而在国内低能见度造成的事故占气象原因的29.2%。  相似文献   

11.
人为错误也称人为差错或人为失误。在上世纪60年代,人为错误问题首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其重要性正日渐增加。对于空管系统来说,由于人为错误导致空管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系统服役周期缩短、可靠性下降、故障率增高、维修费用加大等现象在各运行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本文旨在人为错误对空管设备系统的影响及如何减低其影响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缓解管制员精神压力 创造空管安全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不断前进。对于空管系统保证安全的核心、直接负责飞行指挥的管制员队伍来说,也承担着更多的各种高强度、高应激性、高危险性工作,使得这一群体的压力异常巨大,直接危及着飞行安全。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空难是人为差错造成的。心理学研究发现,80%的人为差错又是因为个人问题造成工作状态下降而导致的。因此,要保证空管安全就必须抓好管制员队伍建设,就必须抓好管制员心理健康的维护管理。近年来,我们认识到管制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注意加强了对管制员的心理压力基…  相似文献   

13.
管制工作中的疲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担负着防止航空器相撞,保障空中交通畅通的使命。人为因素研究表明,造成飞行事故的三类主要原因为:人、机械故障和天气原因,其中人为因素所占比例高达80%。可见,人的因素已成为危及飞行安全的主要部分。总局空管局通过对2002年至2004年的32起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分析,发现“班组配合不当”、“未实施有效监控”、“精力分配不当”“思想意识松懈”、“未监听机组复诵”、“教学带新失控”和“口误”等七项差错发生的概率占所有差错发生概率的66%左右,很显然,这些差错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疲劳这一诱因,只是表现得不那么直接、外露罢了。可以预见,疲劳会导致各种形式的工作效能下降,因而会给飞行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在特定的情况下,未加抑制的工作效能下降会导致事故或不安全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偶然的机会,笔者读了《小错误诱发大事故》这本书,感触颇深。该书以翔实的资料,总结了国内外发生的大灾难,振聋发聩的是,震惊世界的大事故,竟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差错造成的。对于从事空管安全工作的人来说,  相似文献   

15.
引言在这些年,随着空管体制改革,规范化管理已在空管系统逐步推广,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也在空管系统逐步展开,但是,在日常的业务保障当中,我们总能感觉到,在规章制度的执行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些许的不足,而且,往往是这些许的不足,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差错事故,从这些年本单位及兄弟单位出现的差错以及事故征候的情况来看,无一不是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所造成。而且,在每次的事故分析、每次的安全整顿的内容当中,也都提出了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安全工作难以量化管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不像生产企业那样有相对具体和表面的生产流程,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监察部门有各自明确的行业达标标准,空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出现差错或事故的频率上,由于差错或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很大,所以对日常管制工作进行评价和管理的难度很大。那么对管制指挥工作是否可以实行量化管理呢?  相似文献   

17.
一、墨菲定律 航空界有一个著名的防止事故理论影响深远,那就是“墨菲定律”——有可能发生的差错必将发生。它告诉我们:事故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人类虽然越来越聪明,但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有多进步,人类有多么聪明,有些不幸的事故总是会发生的。因为客观上存在着导致事故的因果链,也就是薄弱环节。越是复杂的设备和程序,事故的因果链越长,这也是高科技的致命缺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回顾民航安全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我们发现,民航发展初期,人们基本上是从已发事故或者事故征候、工作差错中吸取经验教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人生病,众人吃药”。随着中国民航业的迅速发展,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压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率、增强安全管理预警能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空管人误分析方法(HERA-JANUS)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近几年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分析可见,因为有"双岗制"、"冲突告警"等多层防线存在,很少出现空管事故,但不安全事件数量并未减少。目前,空管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差错(称为人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空管不安全事件中的人误进行分析后,管制部门可据此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以避免同一差错重复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空管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0.
空管人为因素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安全历来都是航空运输业关注的头等大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器以及地面相关设施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因此因航空器或相关设备故障导致的飞行不安全事件比率正在不断减少.相反.近年来因人为差错导致的飞行不安全事件比率却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作为民用航空运输系统中三大安全支柱之一的空中交通管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空中交通管制中的人为因素这门课程历来都是空管院校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