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飞机自动驾驶仪俯仰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比设计了PID控制器、LQR最优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并建立了对应的Matlab控制模型进行仿真研究。阶跃响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飞机俯仰系统LQR控制器与模糊控制器比飞机俯仰系统PID控制器能更好地实现对飞机俯仰角的控制,具有响应快速、超调小、误差小的优点;飞机俯仰系统LQR控制器比模糊控制器响应更快,跟踪性能更好,而飞机俯仰系统模糊控制器在抗干扰鲁棒性、跟踪性能和稳态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上优于LQR控制器,更适用于实际的飞行环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IFFCS)的模糊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飞机纵向运动的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讨论了基本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方案和设计过程,在分析了不同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对控制特性的影响后,对基本模糊控制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分段因子模糊控制器和经过一次修正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思想,最后,对包含模糊控制器的IFFCS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IFFCS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微机、LH-SC16A型A/D板、SC50型D/A板以及TMS320C30A型DSP板为基础,建立了时域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主从机并行处理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多通道快速运算能力,可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律,更新速率,改善控制系统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Hammerstcin模型描述的一类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在硫化罐温度和压力控制上。为提高该算法应用在工程上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两级控制思想──即先用本文推导的算法和常规多变量PID控制算法分别计算控制值,若两者计算结果差别不大,则认为自校正算法收敛,自校正计算控制值可直接输出;若两者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则认为自校正算法可能发散,这时可根据两种算法对控制值进行调整,然后输出调整后的控制值。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瞬时值电流控制逆变技术比较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电流瞬时值控制逆变器有多种实现方案.本文从系统稳定性、外特性以及负载适应能力等方面对电感电流反馈滞环电流控制,固定开关频率电感电流反馈控制和电容电流反馈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综合评估各种控制方案的性能,为方案选择提供依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稳定条件略为苛刻的情况下,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的电容电流反馈控制的逆变器具有很好的输出电压波形、很硬的外特性以及良好的非线性负载适应性.是一种较好的电流瞬时值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发生复杂故障情况下的直升机采用量子控制理论与自适应补偿器技术进行直接自修复控制方法研究.首先对线性参数时变直升机控制系统进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其次在外环增加自适应补偿器提高直升机控制系统的自修复控制能力,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该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为提高自修复控制律的抗干扰能力,在不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在故障信号与干扰信号之间增加量子前馈控制模块.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采用继电型自适应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并获得一种降阶自适应控制器。通过引入连续近似方法消除了不连续控制引起的颤抖现象。将本方法用于某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其仿真结果表明效果良好。最后初步研究了本方法的微机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 FL-7风洞功率源——三台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通过回归方程和协调控制方法达到对 M 数的优化控制。这个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它可用变参数的传递函数来描述。传递函数由实验数据拟合。在分析非线性动态模型的基础上,FL-7风洞发动机优化控制通过采用回归方程的预报控制及发动机和旁路活门间协调控制方法来实现。经 FL-7风洞运行试验表明,这个优化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且节省燃油等优点,它的性能指标是令人满意的,现已投入使用。本文最后给出了微机控制系统的逻辑电路和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9.
现代主要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描述了控制问题的一般数学形式,针对现代控制理论各个研究领域,如最优控制、鲁棒控制、滑模控制、(人工)智能控制(包含容错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大系统控制等,分别系统总结了它们的构建思路、概念机理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它们的特性及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最后针对目前控制理论的研究状况,对未来控制理论及其特性进行了概括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压电结构的控制-结构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离散分布、同位配置压电片驱动器和传感器的压电耦合板,首先构造了四节点 Kirchhoff矩形板弯单元,从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动阻尼振动控制模型。将系统的存留能量指标归结为一个 Lyapunov 方程的解。以系统的存留能量指标为适应度函数,以作动器和传感器的位置及控制增益为优化参数,利用基于共享函数机制小生境技术的遗传算法进行结构、控制设计。最后,对一悬臂压电耦合板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解决控制结构一体化设计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得到多个最优解或次优解。  相似文献   

11.
外层空间无动力飞行器变质心控制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层内空气动力结合飞行器内部质量块移动实现变质心控制的应用研究在各所航空航天院校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与其固有的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情况均忽略了质量块的运动带给飞行器运动特性的影响,实际上,为了从理论上比较完善地考察变质心控制,有必要将内部质量块控制模式带给飞行器的运动特性的影响进行独立的研究,而外层空间无动力情况正好隔离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登月计划的实施,外层空间的探索、各种外层空间飞行器的研究,变质心控制在外层空间结合其它的控制方式也存在着强大的生命力,可见进行外层空间无动力飞行器的变质心控制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迭代学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和负载扰动,提出了一种采用神经网络的机器人迭代学习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反馈控制和神经网络学习控制相结合,反馈控制沿时间轴方向使关节运动跟踪期望轨迹,神经网络学习控制沿迭代轴方向使关节运动逼近期望轨迹。文中还给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学习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和负载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建模、时政控制,二者在线智能结合的设计思想的鲁棒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理论分析及仿真均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匹配精度,对降阶模型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主、被动振动控制一体化理论及技术(Ⅱ)--组合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是系列讲座的第二篇,涉及组合振动控制的基本问题,重点介绍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包括:各种阻尼材料及其性能,筒型粘弹性阻尼器特性及设计方法,自由和约束阻尼层结构以及粘一弹性复合结构的分析,直线式压电作动器PZT-AM和TOKIN的特性、试验及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空间桁架为例,讨论了组合振动控制实现问题,涉及动力学特性分析和试验,用评价函数描述被动振动控制参数对主动振动控制的影响,作动器和阻尼器的优化配置等。从工程应用角度,本文指出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用来指导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带材轧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针对板形和板厚控制相互耦合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新算法。文中系统由两个小波神经网络组成,分别实现综合系统的模型辨识和控制。由于小波变换的紧支性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模型辨识能准确地辨识板形板厚系统的动态特性,控制器能产生较为复杂的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证明,该板形和板厚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跟随和抗扰性能,其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解耦PID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介绍风洞稳M数神经网络非线性控制,包括预测模型,动态优化和反馈校正原理,以实现速度快,精度高,低耗油的优化控制目标,试验表明,该系统不仅稳M数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而且鲁棒性好,节省燃油。  相似文献   

17.
在线性系境的脉冲控制研究中,传统的脉冲控制方法存在以下同题,(1)存在脉冲控制的向量单侧连续和满足原系统方程的矛盾;(2)脉冲同步控制系统的模型缺陷使得脉冲作用点实际上是系统的可去间断点。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一类脉冲控制方法,给出了此类脉冲拉制函数的具体表达式.解决了脉冲作用后的状态向量的单侧连续。突破传统方法处理此类问题时单侧连续的假设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分析,得出了此类线性时变系统可脉冲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DSP(TMS320C240)的基本结构,指出该DSP计算速度快,具有PWM波形发生器等特点,并将DSP芯片应用于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中,同时给出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及硬件设计图。  相似文献   

19.
微机集散控制上位机通用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以模块化结构,面向多对象的微机集散控制上位通用监控软件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和使用中,各种仿真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包含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实物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含实物仿真。由于其能展现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品质,从而已成为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微机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动机燃油转速控制系统的含实物仿真,由于采用了自适应模型跟踪控制算法,故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含实物仿真精度,对增加整个发动机控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