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航学人     
祝世兴教授.男.小人党员,1958年4月生,1982年1毕业于佳木斯工学院机械系外留校任教。1986年9月考取哈尔林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研究生,1989年3月获硕士学位并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硕士研究中.获金两架一毕业门分*什人斯卜学院继续从宁教学和利研工作。19p3年Q闩关*为副教授周小厂年9日破格普I为教授。在佳木斯人学(原佳木斯l学院)11作则;bJ.曾任佳木斯人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只吃什行为。*。”>会理卡、佳木斯市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黑儿河省水部地区办学兮,会如HK、…  相似文献   

2.
民航学人     
徐建新副教授,男,中共党员,196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吴县。1986年9月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分别于1990年7月、1993年4月、1996年6月获工学学土、工学硕土、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进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固体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并于1997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5月出站后到中国民航学院机电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9年5月被选为中国民航学院首届后备学术带头人。在教学方面,先后为本、专科生开设“航空概论”、“飞机结构有限元分析”“专业英语”和“飞机结构强度与维修”等课程;参与航空基础执照的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3.
():您从事飞机气动力研究工作已近50载,为我国飞机气动力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所取得的成就. 李天:我1963年从清华大学流体力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从事飞机气动设计和隐身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学院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前惯导测试设备研究中心)创立于1990年,是我国大型高精度惯导测试与仿真设备研制的重要基地和人才培养摇篮。作为学校的重要研究部门之一,中心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同行学者的高度肯定。在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中心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秀     
李晓红1962年出生, 1986年3月于北京航空 学院焊接工程专业研究生 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航 空材料研究所工作.1991 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 师,1992年被选为北京机 械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1993年又 被选为中国焊接学会钎焊 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焊接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晓红在研究生期间从事的“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补钎工艺研究”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评为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秀     
陈国智1962年10月出生,高级工程师,1991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任航空工业总公司六○八研究所新机预研室副主任。 陈国智于1983年分配到六○八所,他曾从事航空压气机结构气动设计,CAD/CAM和发动机振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压  相似文献   

7.
您从事飞机气动力研究工作已近50载,为我国飞机气动力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所取得的成就。李天:我1963年从清华大学流体力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从事飞机气动设计和隐身技术研究工作。在近50年的科研工作中,我遇到和解决了许多气动力设计技术难题,其中包括:(1)"从风洞数据修正到飞行值的相关性方法"的建立。这是在解  相似文献   

8.
1995年3月21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昆明召开了全国国防水声计量测试技术专家指导组二届二次会议、应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测试研究院、中科院声学所、南京大学声学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水声所、船舶总公司机关以及和七院有关的水南工厂和研究所。扭矩和容量专业计量站也各派l,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专家指导组组长、七一五所所长高样主持。在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何柞结教授作了简要的1年工作总结后,着重研讨了国防水声计量标准发展树图(讨论稿)。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何处长在开幕式上传达了邹家华副总理1994年9月…  相似文献   

9.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中国直升机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所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高级工程师300多人,国家级、部级专家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511人才”14人,研究员84人。拥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旋翼设计、航电火控、飞行控制、液压传动、环境控制等40多个专业和系统设计试验研究室16个。建所37年来,研究所经历了测绘仿制、参考样机设计、改进改型到自主研制直升机的艰难历…  相似文献   

10.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2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研究所拥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旋翼设计、航电火控、飞行控制、液压传动等40多个专业和国防重点实验室等16个设计及试验研究室;拥有覆盖13t级以下军、民用直升机常规设计、试验的手段和设施,设计和试验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秀     
梁德旺1962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县,1978年考入南京航空学院,1987年9月获航空发动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尔后留校任教。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内流气动力学、推进系统隐身技术、进气道/发动机匹配技术等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秀     
杨树梅(女)1954年3月出生,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从北京航空学院腐蚀与防护专业毕业后又回到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从事高温、常温防护的研究。现为防腐涂料课题组组长、中国航空学会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空学会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1月2日至9日在四川峨眉召开了“液压气动专业学组成立及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航空液压气动专业的各工厂、研究所、高等院校共38个单位,82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收到40篇学术论文,会上宣读了38篇。论文内容包括有:液压管路动态分析与计算、液压系统及附件可靠性研究、液压附件的动静态设计、液压动态测试技术等。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航空液压专业的研究动向与成果。会上还邀请了出国访问学者介绍英、美、日等国航空液压及控制技术、测试技术的近况。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与力学系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教研室吴瑶华教授、博士生导师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0年 3月 8日下午 5时 40分在哈尔滨逝世 ,享年 74岁。吴瑶华教授 1 92 6年 8月 2 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中共党员。 1 949年于原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 ,到天津原中央电工二厂 ( 71 2工厂 )任甲种实习员 ,1 950年到哈工大研究生班随苏联专家学习 ,并任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教师。 1 956年赴苏联莫斯科包曼国立科技大学进修 ,1 959年获副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 ,在哈工大负责导弹工程系飞行力学新专业筹建工作。五十年来 ,吴瑶华教…  相似文献   

15.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是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被誉为中国"战斗机设计研究的基地,航空英才的摇篮"。研究所科研实力雄厚,专业设置齐全,涵盖了飞机设计、试验验证和技术支持三大类,共计55个重点专业领域、158个设计专业。覆盖全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形成了以计算机辅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2009,35(3):62-62,F0003
1942年3月出生,1965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同年分配到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工作;1983~1985年间,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修;历任设计室专业组长、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所科技委副主任等;为自然科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7.
《航空学报》2011,(9):1598
2011年8月17—21日,2011流体传动与机电一体化国际学术会议(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F1uid Powerand Mechatronics,FPM2011)在北京.香山饭店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来自1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与会者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流体传动与机电一体化"的主题展开了研讨。大会邀请了6位国际知名学者做大会特邀报告。他们分别是:中科院外籍院士、著名纳米与微机电科学家、美国佐  相似文献   

18.
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是我国航空机载机电系统产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机电液压工程专业技术的研发中心,具有完整的预先研究、型号研制、设计制造、试验交付和维修服务的能力。中心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中航工业机载5大中心之一,主要从事飞机机载机电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其专业研究领域涵盖:飞机机电控制系统、飞机液压操纵系统、飞机环境控制系统、飞机燃油系统、飞机第二动力系统与飞机电源传动系  相似文献   

19.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7,26(5):F0003-F00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从事通信测控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和生产的多专业、综合性整机与系统研究所,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子整机研究所之一。  相似文献   

20.
航空机载设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ABE-CIMS)的示范工程──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FCh-CIMS)工程项目于1996年12月在西安市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通过航空工业总公司鉴定.ABE-CIMS是为提高机载设备行业计算机应用水平,于l%6年正式立项,在机载局的直接领导下,由机载设各计算机协会具体组织,参加研究开发的单位有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兴公司等.并以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制为示范工程(FCS-CIMS)具体实施.该系统是以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集成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