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对英汉谚语进行互译,从中发现存在于宗教信仰、历史典故、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挖掘英汉之间的隐藏文化.  相似文献   

2.
英汉谚语在语言运用上注重声音的表达效果、词语的精选、语言的形象以及句式的搭配。本文从英汉谚语的音韵声律美、简洁凝炼美、形象生动美等方面对比了英汉谚语在修辞方面的一些差异和特点,并从美学方面分析了英汉谚语各自体现出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在交际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本文总结了动物反谚语的构成规律,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在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语用能力,并在语言学习中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然后介绍了动物反谚语的形成规律。最后,通过对其中一条反谚语"All sb`s swans are geese"的认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读者对反谚语的解读取决于文本信息、读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关的社会阅历和日常生活知识等诸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海洋民俗文化为例,分析了海洋民俗文化词的三种类型及其英译问题:海洋风俗文化词的英译问题;海洋信仰文化词的英译问题;海洋民间传说、谚语和渔歌等文化词的英译问题。在顺应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三种翻译对策:采用音译+内涵式名词短语;根据源语语境采用形象保留法;采用文化信息补偿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海洋民俗文化词的英译问题,为海洋民俗翻译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和服饰工艺作为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式,日益成为人们审美情趣最集中的一个焦点。分析瑶族服饰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瑶族经典纹样、民族色彩、建筑形态、生活器皿等当做一种语言符号解析,挖掘民族文化价值,有利于瑶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航》2011,(12):70-73
有些豪宅不是让人住,而是让人看的,就像服装发布会上那些奢美的秀品。西山壹號院则不同,它作为融创的"壹號系"标杆,倾力打造出适度奢华且宜居的高端精品住宅。西山板块凭借优越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一直是京城高端豪宅市场的热点所在。西山壹號院项目因地处西山板块稀世地段而成为京西财富人群置业首选,无论从占有稀缺的地段,还是到社区规划、建筑风骨,以及打造京西独有的"大院文化",都堪称憾世经典。而三季度开盘即以21亿元销售额逆势称雄,登顶北京住宅销售排行榜的骄人业绩无疑是对西山壹號院品质、口碑的最好验证。  相似文献   

8.
魏学峰 《西南航空》2013,(5):106-109
徽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被学术界誉为与敦煌学、藏学齐名的三大显学。就艺术而言,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新安画派就诞生出渐江、查士标、黄宾虹等大师。徽派篆刻则有何震、汪关、程邃诸大家。明代胡正言的《十竹斋书画谱》更彰显出微州版画的独特魅力,集石雕、木雕、砖雕于一体的徽派建筑成为古代建筑的经典。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17日至23日,学者余秋雨先生来到贵州省的黔东南州,对贵州原生态文化进行了一次长达一周的考察活动。笔者跟随余秋雨,从锦屏隆里、黎平肇兴、从江岜沙、榕江三宝、雷山西江、古城镇远一路走来,行程1600多公里,完成了一次十分珍贵的原生态文化之旅。本文是笔者倾听记录的余秋雨先生一路行程中对贵州原生态文化的点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文化育人的核心是文化育人质量.基于德尔斐法构建文化育人评价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文化育人评价指标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开展文化育人评价,三者联动构建科学的高职校园文化育人评价体系.以某高职学院文化育人为例,验证该评价体系科学可行,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