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硝胺复合推进剂燃速特性和燃烧模型的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泰岳 《推进技术》1989,10(3):54-59,7,86
本文在分析硝胺复合推进剂燃烧特点的基础上,对有关硝胺复合推进剂的燃速特性和燃烧模型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并指出了进一步模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高能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俊 《推进技术》1987,8(6):35-43,89
本文评述了国外固体推进剂近年来向高能化方向发展的三个主要动向:HTPB推进剂的高固体及硝胺化;丁羟之后的新品种——NEPE推进剂;Be、B、叠氮化物等高能组分的研究等.对我国固体推进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ACP提高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添加快燃物ACP来提高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速,得到了ACP影响推进剂燃速的一般规律:推进剂的燃速随ACP的含量和粒度的增大而增大。运用热分析、扫描电镜、燃烧火焰单幅照相、燃烧波温度分布等分析和测试手段来研究含ACP的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烧过程,揭示了ACP提高推进剂燃速的机理:ACP的快速燃烧,使得推进剂燃面增大和传热量增加,导致推进剂燃速增加。  相似文献   

4.
直链叠氮硝胺对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三种自制直链叠氮硝胺化合物在两种双基系推进剂基础配方中对燃烧,能量等性能的影响,认为:叠氮硝胺化合物作为双基推进剂的添加物是提高燃速的一种新技术途径。DATH以15%含量代替微烟推进剂中RDX后能使该配方燃速增加8%~43%。且能量基本不变,而燃气中氮气的摩尔数增加了,这对于降低配方燃气信号特征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征空 《推进技术》1983,4(3):48-62
在硝胺/高氯酸铵复合推进剂系统中,关于硝胺对比冲和燃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所用的推进剂组分包括环三甲撑三硝胺(RDX),环四甲撑四硝胺(HMX),高氯酸铵(AP),铝粉(Al和粘合剂。硝胺/AP推进剂的比冲主要取决于所有组分的配合。RDX虽可略增比冲,然而却降低燃烧产物的温度。硝胺/AP推进剂的燃速主要由AP含量和颗粒度大小所控制,也取决于所用粘合剂的类型。燃速随着AP含量的增加和颗粒度的减小而增大。RDX和HMX的化学元素虽然相同,然而含RDX推进剂的燃速大于含HMX推进剂的燃速。这种差异也可在相同AP含量和相同颗粒度的RDX/AP和HMX/AP推进剂中找到。  相似文献   

6.
超微细氧化剂对改善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舜华 《推进技术》1992,13(3):72-78
通过对40篇文献的分析,综述了超细、微细高氯酸铵(AP)、硝胺(RDX,HMX)对提高AP-复合推进剂、硝胺-复合推进剂及AP/硝胺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所起的作用。论述了超细AP,多孔AP明显提高燃速及微细硝胺消除燃速-压力曲线拐点的作用,并以数据图表说明了超细,微细AP、硝胺推进剂在高效燃速催化剂、聚叠氮含能粘合剂等有利条件的协同作用下获得很高燃速和比冲的事例。  相似文献   

7.
模型与真实高氯酸铵/硝胺推进剂燃烧转爆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地研究了硝胺炸药(RDX、HMX)对模型与真实高氯酸铵/硝胺推进剂DD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胺炸药对上述两种推进剂的DDT具有不同的影响规律,作者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含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改性双基推进剂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3,4 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逐渐取代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RDX对推进剂能量、燃烧性能和机械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NTF逐渐取代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RDX,推进剂的理论比冲、特征速度、火焰温度和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增加;推进剂撞击感度增大,摩擦感度降低。DNTF代替具有平台燃烧特性的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RDX后,推进剂仍可获得较低的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对固体推进剂点火性能的影响,分别对双基药和硝胺药等两种固体推进剂,进行了等离子体点火实验。实验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源、热电偶丝和动态信号分析仪。通过实验,获得了两种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的等离子体能量输入的条件下,其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常规点火数据相比,固体推进剂的等离子体点火延迟时间明显缩短。不同类型的固体推进剂,在相同的等离子体能量输入条件下,其点火性能不同;同一种类型的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的等离子体能量输入条件下,其点火性能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含硝胺推进剂的弹道调节剂的研究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思羽 《推进技术》1989,10(4):66-70,65,84
添加硝胺类化合物是高能推行剂重要研究技术途径之一,最新推崇的NEPE推进剂也属此列.凡添加硝胺化合物后各类推进剂压力指数均普遍提高和燃速调节也难以实现.预估主要原因出自硝胺化合物的本性,从而导衍出研制这类调节剂几种可能的原则性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少烟推进剂中新型复合多功能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朱慧  张仁  彭网大 《推进技术》1993,14(6):57-62
利用多种实验手段,考察了四种新型复合多功能添加剂对AP/RDX/AL/HTPB少烟复合推进剂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热分解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实验及分析证实,C-2和C-1两种复合多功能添加剂能显著改善少烟复合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低温力学性能,同时还能提高推进剂燃速,是两种良好的多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复合固体推进剂喷气羽烟对微波衰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培根  柳青 《推进技术》1991,12(4):73-77
本文根据推进剂喷气持续时间短这一特性,选择功率比法作为测量微波衰减的方法.结果表明:推进剂的喷气羽烟对微波的衰减与配方有关;在固体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降低Al粉含量或用硝胺(HR)部分替代高氯酸铵(AP)都能降低羽烟对微波的衰减,但HR/AP的比值不宜过大;在推进剂中添加少量的电子捕获剂和二次燃烧抑制剂,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喷气羽烟的电磁特性而且对推进剂的其它性能影响不大,因此是制备微波衰减小的推进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AP/RDX/HTPB复合推进剂燃速特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朱慧  刘文元 《推进技术》1997,18(4):75-79
考虑了AP/RDX/HTPB推进剂中两种氧化剂的含量、配比和粒度对推进剂燃面结构及燃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高氯酸铵/硝胺复合推进剂的“双区”稳态燃烧模型。两区所占的面积比由两种氧化剂的数密度之差决定,这样可同时反映这类推进剂中两种氧化剂配比和粒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AP/RDX少烟推进剂的燃速特征。  相似文献   

14.
高氯酸铵/硝胺推进剂燃烧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培根  刘德辉 《推进技术》1990,11(4):63-70,79
本文提出了一个高氯酸铵/硝胺推进剂的复合火焰燃烧模型,该模型不仅适合于任一配比的高氯酸铵/硝胺推进剂,而且也适合于高氯酸铵基推进剂和硝胺基推进剂的燃烧模拟.计算结果和文献值、实验值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正确地预测许多因素对推进剂燃烧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硝胺复合推进剂燃烧模型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朱慧 《推进技术》1993,14(3):47-54
对硝胺复合推进剂、硝胺/AP复合推进剂燃烧模型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中的特征关系式、模型特点及优缺点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在该方面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加速度对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用中止燃烧试验方法研究加速度对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推进剂的加速度效应,最初是一种特殊的动态过程,在熄火后的药柱燃面上可观察到形状各异的凹坑,由凝聚铝粒子在燃面上滞留造成,它使向药柱的热反馈大大增强,结果导致燃面增加,燃速增大。根据研究结果,导出了燃速增量的三个表达式,即热效应燃速增量,增面效应燃速增量,压强效应燃速增大。根据研究结果,导出了燃带增量的三个表达式,即热效  相似文献   

17.
杜磊  姜志荣 《推进技术》1994,15(3):66-73
介绍当前国外固体推进剂性能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粘合剂;催化剂对燃速影响的研究正在深入。安全、高效和连续化的混合工艺及其设备的研究方兴未艾。热塑性弹性体用作推进剂粘合剂的研究已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8.
“AP/HTPB/Al/催化剂”推进剂燃烧模拟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银  田德余  江瑜 《推进技术》1990,11(1):54-61,83,84
本文以我们在文献[1~4]中提出的“AP/HTPB/Al”推进剂燃烧模型为基础,首先讨论了催化剂作用部位与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变化的关系,然后引入一个催化剂作用因子B.并以二茂铁系列催化剂为例,对模型中的几个与二茂铁催化剂作用部位相连系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作“催化作用因子”校正,计算研究了四种二茂铁催化剂用量对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相对误差均小于±10%,证明本文提出的模拟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