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纳卫星应用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纳卫星是指质量为千克级、以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为基础的小卫星。其中纳卫星一般指质量在10kg以下的小卫星,皮卫星一般是指1kg以下的小卫星。皮纳卫星具有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发射灵活等突出优点,能通过组成星座、编队或卫星群完成单颗大卫星难以实现的任务,在研发和应用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如飞行机会更多,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更快转化和应用;任务种类多样,从而可产生更多的潜在用户;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能促进更多高校和小企业参与,从而促进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蓓蓉 《国际太空》2007,(4):19-22
这几年,纳卫星和皮卫星的建造和发射服务业近乎繁荣.自从2000年1月26日一枚美国空军的"人牛怪"(Minotaur)火箭发射了包括9颗纳卫星和皮卫星在内的11颗卫星以后,美国蒂尔集团(Teal Group)咨询公司就预测,质量低于20kg的卫星主宰市场的时刻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3.
微小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定义□□国际上对小卫星的叫法有很多 ,如小卫星 (Small Sat) ,廉价的卫星 (Cheapsat) ,微卫星 (Micro Sat) ,超小卫星 (Mini Sat) ,纳卫星 (Nano Sat) ,皮卫星 (Pico Sat) ,等等。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则把这些卫星统称之为轻卫星 (L ight Sats) ,美国海军航天司令部称之为 SPINSat's (Sin-gle Purpose Inexpensive Satellite Sys-tems——用途单一的廉价卫星系统 ) ,美国空军称之为 TACSat's (Tactical Satel-lites——战术卫星 )。实际上小卫星在航天事业的早期就有了 ,卫星发展最初就是从简单小卫星起步的。…  相似文献   

4.
正1简介高景一号星座是我国第一批面向商业用途的多手段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星座,由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卫星和视频/超光谱卫星组成。高景一号的01/02星是该星座中首批研制的2颗0.5m分辨率光学卫星,于2016年12月发射,02组两颗卫星(03/04星)于2018年1月发射至同一轨道。高景一号的4颗卫星  相似文献   

5.
近来较一致的看法是 :重量在 10 0 0 kg以上的卫星统称为大卫星或大型卫星(L arge Satellite) ;重量在 10 0 0 kg以下的统称为小卫星或小型卫星 (SmallSatellite)。其中 ,Small Satellite又可分为以下 6类 :重量在 5 0 0~ 10 0 0 kg间的称为小卫星 (smallsat) ;重量在 10 0~ 5 0 0 kg间的称为超小卫星 (minisat) ;重量在 10~ 10 0 kg间的称为微卫星(microsat) ;重量在 1~ 10 kg间的称为纳卫星(nanosat) ;重量在 0 .1~ 1kg间的称为皮卫星(picosat) ;重量小于 0 .1kg 的称为飞卫星(femtosat)小卫星如何按重量分类@童兴…  相似文献   

6.
4 当今纳卫星技术发展水平 □□本文举一些纳卫星的典型事例,一方面进一步具体回答纳卫星的用处,另一方面也借以说明当前纳卫星技术的发展水平。 4.1 一箭10星 2000年1月27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10颗卫星。这10颗卫星包括2颗50~60kg的微卫星,3颗10kg纳卫星和5颗皮卫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国际上微纳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出了各种高性能微纳卫星计划,特别是在商业遥感领域如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的"天空卫星"(Sky Sat)系列微卫星、行星实验室公司(Planet Lab)的鸽群-1(Flock-1)系列纳卫星、卫星逻辑公司(Satellogic)的"新卫星"(Newsat)系列微纳卫星等。这些项目都计划通过星座化的运行,实现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涌现提供通信和网络服务的卫星星座,它们是由运行在低地球轨道的小卫星构成。其中运行的有66颗卫星的铱星(Iridium)、48颗卫星全球星(Globalstar)、28颗卫星的专注于货运监控的轨道通信(Orbcomm)。三个星座部署实施后,都因亏损而进行了破产保护。另一个后发的规模更大的用于宽带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的840颗卫星的"泰利迪斯"(Teledesic)星座(后来调整为288颗卫星),却并未实施就宣告撤消。  相似文献   

9.
晓滨 《国际太空》2001,(9):7-10
在军用领域 ,小卫星 (Small Sat)是构筑未来信息战不可缺少的角色。美军通过海湾战争初步试验了小卫星的军用潜力。战后进行的研究表明 ,小卫星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快速重建能力 ,能有效提供战术支持。19 96年 ,美国军方提出了“空军 2 0 2 5作战构想”,其中指出由小卫星组成的分布式星座系统是为战斗人员提供实时不间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对付反卫星武器的有效手段。1 军用小卫星发展历史用小卫星完成军用任务的想法并非是新鲜事。美国首批军用卫星中有许多就是小卫星。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 ,小卫星提供了第1个军用通信系统和…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全球小卫星(发射质量低于500kg)发展态势强劲,发射数量逐年大幅增长,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随着微光机电系统技术、微纳加工技术以及创新系统设计理念、创新系统运营模式不断发展,小卫星进一步朝着微小型化发展,在成本更低、周期更短、发射更便捷等需求驱动下,200kg以下小卫星逐渐成为发展最活跃的领域。1国外甚小卫星呈持续高涨发展态势国际上对小卫星(SmallSat)的分类主要以卫星质量为依据,一般情况下,将迷你卫星(MiniSat)、徽卫星(MicroSat)、纳卫星(NanoSat)、皮卫星(PicoSat)和飞卫星(FemoSat)统称为小卫星,即质量低于500kg的卫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1月10日晚,埃隆·马斯克对外宣布,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与WorldVu卫星公司商谈了合作,研发能够向全球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由700颗卫星组成的低轨道星座,每颗卫星的质量大约为113kg。面对建造庞大数量的卫星,双方正在考虑建造一家卫星工厂,以便将每颗卫星的造价控制在100万美元以下。在这之前的2014年6月,谷歌公司(Google)在开展热气球和太阳能无人机项目之后,宣布将会支出30亿美元,用于建造能够向全球提供上网服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打破了亚洲航天发射记录。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航天东方红")抓总研制的希望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皮纳卫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希望二号六颗卫星的各项状态正常,天地链路畅通,各项测试进展顺利。希望二号卫星系统由1颗28.5千克的纳卫星、3颗9.7千克的皮卫星及2颗1.3千克的子卫星6颗卫星构成,拥有大气密度探测器、双模四频  相似文献   

13.
国外把质量为1~10kg的卫星称为纳卫星(这并不确切,也许不用词头“纳”,而用千克级表示,似比较科学,以下姑且用纳卫星一词)。亚利桑那大学卫星-1(ASUSat-1,以下简称亚大卫星-1)质量为5.9kg,是一颗标准的纳卫星,由美国亚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6月15日,珠海-1遥感微纳卫星星座的首批两颗卫星—欧比特视频卫星-1A、1B(OVS-1A、1B)与"慧眼"(HXMT)卫星一起,由长征-4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欧比特视频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目前卫星状态良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的在轨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5.
遥感卫星传感器的重复观测能力是体现卫星系统动态监测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卫星星下点成像和侧视成像时的重访条件, 给出了卫星可能实现重访的轨道计算方法, 同时以HJ-1A/1B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光学星)为例, 给出了特定地区可以实现重访的优选轨道, 并讨论了由两颗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对重访的影响, 以及纬度对重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种区域性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星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星座 ,它可以提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通信服务 ,最小观测仰角按 30°设计。该星座由 6颗周期为 12 h、倾角为 2 8.5°的圆轨道卫星组成 ,轨道高度为 2 0 183km,6颗卫星均布在同一条地面轨迹上。  相似文献   

17.
“全球星”系统是卫星技术相对简单、卫星数量适中、形成星座复杂程度较低的典型。该系统没有星间链路,在卫星上对通信信号不采用复杂的处理技术,可实现投资低、周期短、技术风险小等快、好、省的目标。“全球星”系统空间部分由在1414km低地球轨道的48颗卫星组成。低地球轨道允许实现类似地面蜂窝电话那种低功率手持机卫星个人通信。1星座参数48颗卫星位于倾角52”的圆轨道上,星座由8条轨道平面组成,每个轨道平面6颗卫星,轨道平面间隔为什”。轨道平面内的卫星间隔为600,轨道平面间的卫星相距7.5“。2系统容量在该方案中,用户最小…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放弃低轨卫星群方案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管理委员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一周会议后,于7月28日宣布,该组织已放弃由54颗工作星和9颗在轨备份星组成的低轨道卫星群全球移动电话系统方案。在取消低轨方案的同时,INMARSAT推出了两种供选择的方案: 一是由12~15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卫星运行于10300公里高的中高圆轨道。卫星设计寿命为10年。每颗星约重2吨,若用欧洲的阿里安5或俄罗斯的质子号作运载火箭,每次可发射2~3颗卫星。  相似文献   

19.
天兵 《国际太空》2007,(8):24-27
□□经过多次推迟,2007年6月8日02:34,意大利首颗军民两用雷达卫星宇宙-地中海-1(COSMO-Skymed-1)由德尔他-2火箭成功送入极轨道.该卫星由泰利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为意大利航天局和国防部研制,也是由4颗军民两用雷达成像卫星组成的星座的第1颗卫星.  相似文献   

20.
<正>1卫星简介开拓-1卫星是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东方红公司")应新技术试验需求,抓总研制的试验卫星项目。该卫星的设计、总装、测试和试验等任务均在微小卫星研制中心独立完成,是首颗"深圳制造"的科学试验卫星。开拓-1卫星由开拓-1 A、1 B两颗卫星组成,前者是1颗质量为110kg的微小卫星,后者是1颗质量为2kg的立方体卫星。其目的是在轨试验验证新型有效载荷及低成本微小卫星平台,丰富基于工业产品的激纳卫星产品体系,为短周期航天任务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