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民机产业,而发展民机产业首先要从支线飞机入手。中国航空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为发展国产支线民机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国内的航空运输市场也需要国产支线飞机的及时进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飞机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情况,针对新支线飞机ARJ21的研制需求,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飞机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方案,并在新支线飞机机头进行实施,用数字量的CATIA模型代替传统的标准实样,实现了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3.
面向智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协同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制造技术是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基础上,将人工智能引入制造理论及生产运行过程中,形成以存储、计算、逻辑、推理为特征的机器智能所驱动的产品制造技术.目前,统一模型驱动下的协同研制已经成为航空发动机产品研制的未来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首先分析航空发动机产品研制的现状,从基于模型的数据集成、基于工艺系统协同的智能加工技术、基于CoE模式的组织协同、工业大数据驱动下的过程协同和基于CPS的协同优化等方面探讨了智能制造环境下协同设计制造发展趋势,为航空发动机协同研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产某支线飞机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运营经济性成为推动民机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亟需基于该支线飞机运营数据和实践经验研究建立国产支线飞机航线运营经济性分析框架。首先进行支线飞机潜在边际收益的因果关系分析,随后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分别构建直接运营成本模型、间接运营成本模型、潜在边际收益模型、运输收益模型等,然后从年度收入成本分析、寿命周期收入成本分析、飞机投资回报分析三个维度提出支线飞机航线运营的经济性分析指标,从而构建了国产支线飞机的航线运营经济性分析框架。基于案例研究,从客公里收入、吨公里成本、收入成本利润、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等方面对飞机进行经济性分析,最后提出国产支线飞机的优化设计与运营经济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超级喷气”100支线客机是俄罗斯近年来最大的民机研制计划,也是俄罗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的第一种民用支线客机。这项研制计划的发起者是以研制战斗机闻名世界的苏霍伊飞机公司,该公司也希望借此计划进军民机研制,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大型航空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航空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民机产品研制面临复杂度增加、研制成本和研制周期大幅压缩的挑战。从民机研发设计端的业务特点出发,利用工业互联网通用体系架构,探索搭建民机研发的数字化环境方法,基于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工业软件服务化技术、基础环境服务化技术等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提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环境架构,并以飞机上某型号副翼操纵系统研发为应用场景,分析数字化设计环境中的关键技术应用,探索实践数字化环境架构应用对研制效率提升、优化资源利用、降低数据管理风险等方面的提升,实现推进民机研制产业数字化赋能改造提升,为推进信息技术与航空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为后续的民机研发数字化环境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七、运十二系列飞机是我国生产的涡轮螺旋桨支线飞机,它们代表着新中国民机工业所走过的从仿制到自行研制到自成体系的道路。尤其是运七飞机,曾经一度是中国民航的最大机群,为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进一步了解国产支线飞机的生产、使用情况及今后的发展动向,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民用飞机系统工程局(民机局),民机局副局长秦德馨、总工迟文浚、原副局长郑作像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我国民用支线飞机,特别是运七的发展情况,我国生产的支线飞机主要有两种——运七和运十二,其中运七是民机产品中的主要品…  相似文献   

8.
针对型号研制及交付对工艺设计提出的高效率、高质量和快速响应的要求,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开展了面向航空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管理平台构建技术的研究,论述了平台架构、业务模式和关键技术.提出构建以产品模型与制造构型信息作为数据主线,以型号研制工艺业务过程作为业务主线,以工艺工作任务管理为抓手的面向工艺全过程的...  相似文献   

9.
钣金件数字化制造是航空产品制造数字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为满足现代航空产品研制对钣金件制造能力的需求,实现航空钣金件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数字化制造模式转变,以工艺数据库为核心,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基于知识的设计方法为辅助工具,构建了以制造模型定义和工艺数据库为基础的钣金件数字化制造方法与集成制造技术体系,建立了钣金件数字化制造系统,适应了航空产品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机研制一般采用主研制商和供应商的模式.此种模式对数字化条件下的协同研制方式、数据管理方式、系统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先进制造企业主要通过建立PDM (PRODUCT DATAMANAGERMENT)系统来进行产品的数据管理和工程协同.国内民机研制主体是研发、制造、客服等单位,供应商包括系统供应商和机体供应商等,参与协同研制的单位众多,数据交换量大且协同工作频繁,如果将研制相关工程数据存储于各个单位自身的数据管理服务器中,无疑会给数据源管理和流程管理带来混乱,所以需要规划、构建一套基于多单位协同研制模式下的PDM系统,以保证项目研制管理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