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多目标跟踪的关键问题是点迹-航迹数据关联。点迹是从能够提供位置信息的目标或背景杂波中接收到的信号。如果一条航迹关联上不正确的点迹,那么该航迹会偏离目标且过早终止。甚至会引起其它航迹也偏离目标,大多数点迹-航迹数据关联方法分为两类:多假设跟踪(MHT)和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MHT方法用所有或部分适宜的点迹修正航迹,并延迟判断那一个点迹是正确的。JPDA用合理点迹的加权和修正航迹,这些权值是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传感器跟踪空间邻近目标过程中存在航迹交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多传感器融合结构的跟踪与航迹关联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单帧航迹全局最优航迹关联的基础上,通过航迹关联质量检测传感器航迹是否存在交错,然后构造交错航迹对的拟测量,并根据拟测量误差协方差计算融合“测量”,最后由融合中心对融合“测量”进行全局最优点迹-航迹互联和交互多模型(IMM)滤波更新融合航迹.考虑分布式融合系统约束情况,给出采用次优拟测量的替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航迹关联算法相比,联合优化算法能够明显提高目标跟踪精度和身份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杨慧  焦淑红  林云 《航天电子对抗》2009,25(3):58-60,64
在多目标信息融合中,通过数据关联判断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是否代表同一个目标,传统数据关联一般采用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单纯依靠状态量测且计算复杂。而基于灰色关联的概率数据关联算法,能够利用目标的多个特征信息进行数据关联,且计算简单准确。特征信息一般由专家主观判断给出。提出了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概率数据关联算法,由量测数据自适应的给出各特征的权重系数,不依赖于专家。仿真表明,该关联算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Lang  Hong  李恒 《空载雷达》2001,(3):52-6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近开发的采用多模式数据关联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多模式数据关联是建立在利用从测量序列中提取多模式多目标跟踪这一新方法上的。Markov接控制多模式间的转换,这就能对多个模式进行交互作用。模式的引进开发了高性能算法的新范式,从而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跟踪算法-交互多模式概率数据关联(IMP-JPDA)算法。IMP-JPDA算法可以看作一种广义的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算法;当仅采用一次扫描的测量时,IMP-JPDA将简化为JPDA。  相似文献   

5.
主导概率数据关联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泉  向阳朝 《宇航学报》1995,16(3):48-52,59
本文给出主导概率数据关联(DPDA)及算法,定义主导联合事件和主导概率,考虑实际目标环境可行联合事件出现为非等概率,导出主导概率数据关联计算方法,它无需计算所有行联合事件的联合率,从而克服了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的组合问题,本文证明了DPDA性能上限不低于JPDA,下限低于PDA,而下限出现的概率极小。本文给出了MonteCarlo仿真表明DPDA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丁锋  黄建冲  颜坤玉 《宇航学报》2013,34(5):721-727
针对传统无源数据关联算法存在算法复杂、计算量大等缺点,提出了一个能够反映辐射源特征参数信息与目标运动状态参数信息相结合的无源关联算法流程。该算法首先定义基于目标运动状态参数和辐射源特征参数的多维可变跟踪门,然后运用模糊多门限思想,将测量与目标的关联概率来替代概率关联算法中可行联合事件概率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量小,跟踪准确度高,尤其适用于复杂环境下近距离、交叉运动目标等典型情况。  相似文献   

7.
Rao  CR 郑茂 《空载雷达》1995,(1):35-39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里,作者是根据探测传感器阵列输出的信号的到达方向(DOA)来考虑多目标跟踪问题。并推导出一种用于数据关联的算法。本文作者用了一种新方法考虑DOA估算问题,该方法似乎能得到令人满意的估值。前方导出的数据关联算法已被用于计算不同目标轨迹的新估值。  相似文献   

8.
李珂  王瑞  宋建强 《空间电子技术》2018,15(6):46-51,74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多目标跟踪理论及其相关算法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多目标跟踪依然有它特有的研究价值。雷达信号处理是对扫描得到的回波串进行处理,从而检测目标是否存在,获取目标的状态数据。但这些数据是孤立且离散的,故需要雷达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出目标航迹,给出目标的运动参数。文章主要研究了多目标情况下的数据处理算法;对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包括航迹起始、点迹航迹关联、航迹滤波等,以及各个阶段的波门门限选取;综合考虑各个算法的复杂度及精确性,总结出了一种适合工程应用的模型,并对其进行Matlab仿真,以证明框架中所有算法的可实现性,并说明了该系统算法的适用场景及局限。  相似文献   

9.
"电子篱笆"型空间临视雷达利用多测站测向数据交叉定位获取空间目标的点迹测量,多目标同时观测时会产生虚假定位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目标轨道运动特征的测向数据关联算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多普勒测量值,结合不同测向数据关联方式下得到的目标空间位置,独立计算出各测站下目标的轨道倾角(称为多普勒倾角).基于各测站计算的轨道倾角差异度,考虑虚警与漏警后构建代价函数,筛选出代价最小者完成测向数据的关联.仿真实验表明,对于绝大多数空间目标,多普勒倾角的计算精度高,数据正确关联概率高,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赵广彤 《上海航天》2005,22(6):33-35
针对一有三坐标雷达、两坐标雷达和红外探测器三种传感器的分布式多站多目标跟踪系统,提出了一种多制式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算法以测量间最小距离为关联度,对测量集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度量,用极大似然法估计目标位置,通过融合方法求得目标三维航迹。在作状态估计时,采用两组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切换提高融合精度。  相似文献   

11.
梁百川 《上海航天》2000,17(2):34-39
就情报侦察系统中多传感器 (有源 -无源 )数据融合技术的坐标变换、目标状态估计特征、数据关联和跟踪维持、目标身份识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就各种相关准则和算法给予研究 ,特别提出了模糊聚类关联算法。  相似文献   

12.
修建娟  汪望松  孙鹏 《宇航学报》2015,36(4):483-488
为有效解决多目标无源定位中的数据关联难题,提出双向互选最近邻多目标数据关联算法。该算法借鉴全局最近邻思想解决多目标到达时差(TDOA)测量数据关联问题,在设置检测门限对时差测量数据进行关联初选的基础上,将所有目标和初选后数据的关联配对关系进行全局考虑,通过对初选后数据的前后向互选来解决多目标时差测量数据的正确关联问题。该算法在从众多时差测量数据关联配对点中提取真实目标位置的同时,可有效解决时差无源定位中的定位模糊问题,算法模块也可应用到多星测时差、测向-测时差等无源定位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多目标时差测量数据的关联问题,最终实现对多目标的无源定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样条模型的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美华  王正明 《宇航学报》2005,26(3):291-295
研究武器试验中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的数据融合问题。通过用样条函数表示目标轨迹参数,建立了问题的节省参数模型,并构造了快速的样条递推算法和参数估计算法。采用样条函数这种稀疏表示方法后,新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待估参数的个数,提高参数估计精度,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降低处理系统的存储负担。仿真结果说明新算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融合,且得到的融合结果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何友  关欣  王国宏 《宇航学报》2005,26(4):524-530
介绍了信息融合定义的新认识、信息融合系统功能模型和结构模型的新发展,并就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分布式检测融合、航迹起始、检测与跟踪的联合优化、主被动传感器系统数据关联、估计融合模型、传感器管理、非线性滤波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等若干关键技术的新成果与新动向展开了讨论,详细阐述了各项技术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最后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徐秀成  阳军军 《遥测遥控》2022,43(1):119-124
首先针对TLE更新不及时、轨道递推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低成本卫星测控系统(LCTTC)采用卫星GPS实测数据修正站心坐标系下目标轨道方法,提高跟踪精度;其次利用接收机的RSSI功能,给出了远程获取无人值守LCTTC灵敏度、评估其性能的方法,以及获取信噪比、发射功率等状态信息的方法,对卫星实时任务过程进行监测和异常诊断,减少了故障排查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朱丹  秦刚 《遥测遥控》2019,(2):57-62
在飞行器试验过程中,中心机需要实时向测控设备发送数字引导信息,使测控设备能够及时捕获目标并稳定跟踪。简单介绍目前外测实时数据处理中所采用的数字引导算法,通过分析影响外测设备数字引导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轨迹融合的数据精化处理和多级组合滤波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控设备数字引导精度,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闫晶一  于勇  张彬  韩伟  张剑琦 《遥测遥控》2022,43(3):94-102
角闪烁背景下,高分辨雷达在近距离跟踪阶段存在不能精确跟踪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基于距离高分辨的单脉冲测角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距离向强散射点的幅度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迹关联的抗角闪烁跟踪算法。算法首先对和通道、方位差通道、俯仰差通道的回波信号分别进行脉压和相参积累;然后在和通道的高分辨一维距离向上实现目标强散射点的检测,依据幅度进行排序并输出各点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最后利用联合集成概率数据互联算法作为目标跟踪滤波算法进行跟踪。本文通过对ku波段实测数据中入射余角为60°~69°的近距离跟踪部分进行分析,将所提算法与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使多目标跟踪的精度得到了提高,具有更好的角闪烁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张晓杰  刘莎  刘翔 《上海航天》2019,36(1):23-28
与红外强度图像相比,单一的偏振度或偏振角图像在提升图像信杂比方面并无明显优势。为综合利用偏振图像的多维信息进一步提升图像信杂比,在分析典型背景下目标偏振度与偏振角联合分布特性的基础上,以偏振度作为偏振角信息的权值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信息融合的红外图像背景抑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复杂云层或海面背景下的红外目标检测,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流程。实验结果表明:与红外强度图像相比,所提出的基于偏振信息融合的背景抑制方法能大幅提升图像信杂比。该方法简单有效,易于实现,可应用于基于红外偏振成像的目标探测或精确制导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