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理顺航空电器专业的科研生产关系推行机载设备行业的系统工程矩阵管理,促进航空电器专业的科研生产发展,经过多次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航空航天工业部决定以天津航空机电公司为依托,筹备成立航空电器研究中心。为了使航空电器研究中心具备必要的科研条件,使其能适应所担负的各类航空电器产品的研究发展任务,发挥中心职能。航空航天部决定拨专款对设在天津的科研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向主要用于“提高三个水平”。1.增加模具制造设备及检测设备,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部标准《飞机电机电器环境试验方法》已经正式批准,于1976年九月一日开始实施。标准编号为HB6—71—76。本标准是以1966年的原《飞机电机电器总兹术条件》草案稿为基础,在总结工厂,研究所和部队多年来在生产,科研和使用中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必要的验证试验,反复的讨论修改,并参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而制订出来的。制订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飞机电机电器产品环境试验方法的标准化,改变过去在环境试验方法上的混乱,陈旧和落后状况,以满足我国航空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对航空仪表、电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高空、高速、高温、湿热和冰冻各种恶劣条件,同外从五十年代起,航空仪表电器产品就采用了密封或半密封结构,同时装配中的超净技术也不断被采用。六十年代密封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及封存期限。目前国外不少产品采用密封结构,并实现了小型化。从对国外产品的分析看我国航空仪表电器产品,为  相似文献   

4.
日本:常见的优质产品标志有JIS和JAS。JIS一般用于工业产品,如电话、螺丝、金属制品、文具用品等。JAS用于林木产品及食品方面。 德国:德国标志协会(简称DIN)对电器及非电器产品使用的标志是VDE。如家  相似文献   

5.
带人工雨线的斜拉桥拉索模型测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是当今国际风工程和桥梁工程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掌握风雨激振时拉索的气动力特性,研究人员对风向角为0°时带人工雨线的拉索模型进行了测力试验.但至今人们尚未测量过风向角不为0°时带人工雨线的拉索模型上的气动力.本文设计、制作了可方便调节拉索模型倾角和风向角的试验装置以及用于测压试验的带人工雨线的拉索模型,并在风洞中进行了细致的试验.试验得到了具有典型倾角的拉索在不同风向角下,拉索模型上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系数,以及气动力系数.这些结果为建立精细的理论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发动机发生喘振故障时气流脉动压力会急剧变化这一特征,通过测量和计算压气机出口脉动压力变化率实时检测喘振的发生。对动态压力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提取特定频段内的脉动压力,计算固定周期内脉动压力变化率;依据发动机整机地面试验结果设定喘振检测阈值及判据,判断脉动压力变化率是否满足判据来实现喘振检测。利用该方法成功检测出发动机飞行试验中的两次喘振故障。分析得出:发动机未发生喘振时,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脉动压力变化率差异很小;发生喘振时,脉动压力变化率绝对值急剧增大;发动机在稳态和瞬态过程稳定工作时,脉动压力变化率不受发动机工作状态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细晶1420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盒形件超塑胀形试验,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室温拉伸等检测手段,对超塑变形后材料的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级增压特性监控方法,以判断给定工况下存在流动异常的压气机级.对某涡喷发动机试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确定发动机转速设定变化时压气机中流动状态发生异常的级.将该方法用于试验发动机放气带开关控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分析表明:压气机级增压特性监控在喘振边界检测、发动机瞬态过程调节、压气机级一级的流动控制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结合现代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根据飞机舱位状态的检测类别,对舱位状态检测流程进行再造,以机器识别代替人工识别,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舱位状态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的新理念,为未来飞机舱位状态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二○厂总装车间运用电子数字技术,研制成“数字式电缆、电器通用检测仪”。改变了长期以来,电缆电路的通路、断路、错路检测一直沿用电池、灯泡加上人工呼叫的落后检测方法。该检测仪经过技术鉴定,达到了设计技术要求,现已投产使用。生产中通过座舱电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某航空活塞发动机要取得适航型号合格证(TC)须按CCAR-33部《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第33.51条进行回火试验的问题,通过对单缸发动机回火试验的研究,提出了采用光电信号进行发动机回火检测的测量方法.试验验证表明:光电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到发动机回火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调节燃油伺服器的贫富油操纵杆逐渐调贫发动机的燃油流量来诱导发动机回火的试验方法.回火试验结果表明:所测活塞发动机在其整个工作状态下存在回火倾向,但在人工诱导57次回火后,发动机状况良好,满足适航认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油库、矿井等有易燃气体场所所用电机、电器必须选用防爆型。飞机有易燃气体部位,如燃汽箱、导油管等附近,所用电机电器也必须选用防爆型。因为电机电刷火花或电器接点火花随时都可以点燃易爆气体,只要燃气浓度达到一定值即可引起爆炸。这个问题在新机设计和老机改型中都不可忽视。 防爆型电机设计结构、材料选用等应符合防爆电机技术要求。新品试制和每批产品例行试验均需列项进行。 一、防爆试验原理 防爆试验有两重含义:1.隔炸性能,即可燃气体在电机内部爆炸,其火焰不得传到外部引起外部可燃气爆炸。2.抗爆性能,即电机内可燃气体爆炸时,其结构应经得住,不得发生零件变形、裂纹、绝缘材料燃烧等现象。电机通电试验,性能应合格。 试验原理见图1。  相似文献   

13.
自由曲面CMM测量测头半径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机测量曲线和曲面时获取的数据是测头中心坐标值.因此必须对测头半径进行补偿.在总结目前测头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以达到测量目的为宗旨,将自由曲面测量分为检测模式和重构模式,根据测量模式采取不同方法对测头半径进行补偿.检测模式下通过比较测头半径与测点到被测曲面的距离大小来判断曲面是否合格,重构模式下通过求取测头球心面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EBW)和自动钨极氩弧焊TIG两种焊接方法,通过X射线检测、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显微硬度测试以及金相分析等手段,对TA15钛合金板材的焊接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TA15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标跟踪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监控系统等实时视觉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遮挡、相似干扰等情况下,传统的基于相关滤波的跟踪算法容易发生漂移,鲁棒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扩展特征描述的检测辅助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架构。首先,在传统的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目标检测辅助对跟踪结果进行质量判断,实现对遮挡以及目标丢失的判别;然后通过拓展特征模板的构建与匹配,实现抗干扰相似目标判断及目标重定位;最终,以行人跟踪为例进行了试验,分别通过OTB数据及验证试验和移动机器人平台视觉跟踪验证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对算法的跟踪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稳定地跟踪移动目标,对遮挡、相似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试验测控实况信息的可视化作用与全链路实况信息缺乏质量监测功能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就实况信息监测及质量检测分析开展研究。具体采用模块化的监测和质量分析方法,针对整个实况信息运行系统中的有效节点展开监测,主要帮助系统判定视音频流、IP码流的信息故障点,实时分析流信息指标,诊断网络实况信息的传输质量,通过对原始视频图像文件压缩前后逐帧度量及损伤映射分析,检测图像信号模糊不清,拖尾或边缘锐化等问题,为快速排查和判断实况信号故障信息提供了验证结果。最终,为实况信息的高质量运行提供监测手段和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伺服回路复杂,其工作可靠性和故障容错性对于发动机安全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伺服回路的故障检测技术十分必要.提出1种基于模型监控的快速伺服回路故障检测方法,根据伺服回路物理机构从电气到机械进行故障的逐级检测,通过比较器的设计实现回路故障的快速判断.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系统故障,并且缩短了系统判故时间,简化了伺服机构建模和软件代码实现.为数控系统快速检测故障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环境试验设备在应用及检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其在空载和满载情况下检测时会对整个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比如:设备的平衡时间、校准结果的温度误差、设备的均匀性、高低温试验时试验所需温度在时间上的不足等情况.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对环境试验设备在空载和满载检测时所遇到的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厂七车间运用电子数字技术,研制成数字式电缆、电器通用检测仪。改变了长期来,电缆电路测试沿用电池、灯泡和人工呼叫的落后方法。该检测仪经过技术鉴定,达到设计技术要求,现已投产使用。生产中通过座舱电缆、瞄准具电缆、特设仓电缆、7号罗盘电缆等检测表明,工作稳定,检测质量准确可靠。 该检测仪采用TTL集成电路组成,其主要参数及经济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与零件相同工艺设计制作了带有人工缺陷的试验件,对试验件进行超声脉冲反射法、穿透法检测试验,获得了试验件的C扫描检测结果图像。经对试验件进行机械、液氮冷冻两种方法解剖,获得了试验件粘接层质量真实信息,液氮冷冻解剖法更优。通过对超声C扫描检测结果与解剖目视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穿透法检测与液氮冷冻解剖结果相同。零件超声检测及解剖验证表明,穿透法更适合检查硅橡胶-钢粘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