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威尔科克斯公司和E系统公司将开始试飞两种不同的增强差分GPS(DGPS)系统,试图验证系统能否达到3类仪表着陆所需的精度。即将进行的试验是FAA验证GPS可作为微波着陆系统(MLS)的富有生命力的替代方案的大量工作的一部分,FAA在70年代研制过用来取代长期在使用的仪表着陆系统(ILS)的微波着陆系统(MLS)。  相似文献   

2.
飞机着陆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仪表着陆系统(ILS)、微波着陆系统(MLS)的作用及应用前景和主要优缺点。提出在未来MLS系统逐步取代ILS系统的过程中,ILS/MLS组合着陆系统导航设备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仪表着陆系统 ILS 在技术上和使用上的局限性,逐渐地不再适应迅速发展的航空事业。旨在克服 ILS 局限性,应运而生的微波着陆系统 MLS,以它明显的优越性显示了取代 ILS 的必然趋势。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正式采纳了MLS 技术,并作出了 LIS 的使用保护期到1997年为止的规定。作为 ICAO 成员国,我国民航理应尽早地作出反应,结合具体的情况制订出在我国切实可行的由 ILS 向MLS 的过程计划,以完成建立新的着陆引导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由民航学院承担的“微波着陆应用预行研究”课题于1992年12月22日通过鉴定。鉴定会由民航局科教司组织。会上由课题组长周其焕汇报了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组副组长薛文安作了课题技术报告。该课题深入全面地分析了仪表着陆和微波着陆的技术性能和效用;进行了微波着陆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通过介绍仪表着陆系统的基本原理,论述场地对其信号的重要性,依据新修订的行业技术标准,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论述,为仪表着陆系统的台址选择和场地设置提供综合分析方法。一、天线镜像理论与仪表着陆系统场地保护我国绝大多数机场的下滑使用的是零基准、边带基准或捕获效应型天线系统,这些天线系统均属于镜像型下滑信标系统。根据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 1.MLS是ICAO新航行系统的部件之一自国际民航组织(ICAO)确认微波着陆系统(MLS)为新一代着陆系统,并为之制定了ICAO标准与推荐措施以后,对提出的仪表着陆系统(ILS)向MLS过渡的计划几经修改。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从已经获得的研究和实验结果虽然能肯定在高交通密度和低能见度条件下实施MLS的经济有效性,但由于成本效益分析和数据有限,仍不能最后确认在低交通密度等情况下,MLS的经济有效性是否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ILS(仪表着陆系统)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ILS的主要优缺点;MLS(微波着陆系统)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MLS的主要优缺点,及在我军目前着陆保障中发挥的作用;提出在不久的将来,MLS将完全取代ILS,并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二者并存的局面,因此,在这一特定的阶段,满足ILS和MLS功能的组合着陆设备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飞机着陆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进近着陆的关键系统,如何评估着陆系统满足安全性设计要求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阐述民用飞机安全性评估的基本流程,以微波着陆系统为例,针对给定的微波着陆系统框图,通过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完全丧失两侧微波着陆信息的失效状态进行定量评估,重点详述建树过程和建树方法。结果表明:故障树分析对系统架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者紧密结合、相互反馈;特别是当失效状态所对应的概率要求无法满足时,借助故障树分析产生的割集报告,能找出系统架构存在的薄弱之处和关键部位,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完成对系统架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维护计算机是微波着陆系统(MIS)地面设备的重要附属设备。针对微波着陆系统地面设备维护计算机的具体需求,详细分析了微波着陆系统地面设备维护计算机与相关台站的信息交互关系,介绍了维护计算机软件模块组成、通信协议、实现流程及实现的主要关键技术。该软件已成功运行于某微波着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取消在所有国际机场都必须在1998年1月1日以前安装微波着陆系统(MLS),来代替目前的仪表着陆系统(ILS)的要求.这一灵活的新政策是认识到将在2000年转向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如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进行1类着陆而制定的,在蒙特利尔召开的ICAO的“专门的通信/营运部会议”上受到广泛赞同.这次通信/营运会议推荐的  相似文献   

11.
Ⅱ类仪表着陆系统对提高民航机场的精密进近导航能力,保障低能见度情况下民航飞行安全和提高航班正常率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对系统性能、设备配置、台址设置和临界区保护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笔者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航总局有关仪表着陆系统技术要求和运行规定,结合设计和建设北京首都机场Ⅱ类仪表着陆系统的经验,对系统的性能要求、设备配置方案、台和保护区以及飞行校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仪表着陆系统相关原理及飞行校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仪表着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与系统运行、维护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并以willcox公司的MK10型仪表着陆系统为例对飞行校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用航空》2007,(12):57-57
11月27日,空客A320系列飞机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批准采用微波着陆系统(MLS)进行三类b盲降.从而使机场可以允许飞机在能见度很低的条件下,进行精确着陆,决策高度低于15米。这是商用飞机首次获得此类批准。微波着陆系统是一种新型精确进近和着陆系统。采用微波着陆系统可以增加机场起降密度,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联邦通讯委员会与联邦航空管理局密切合作,消除调频广播电台对飞机仪表着陆系统,甚高频全向信标和甚高频通讯系统的干扰问题,改进并力求解决调频广播电台对普通航空收音机仪表着陆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1月22日,奥凯航空公司试飞飞机"新舟"60在漠河机场经过50分钟试飞后安全降落,标志着漠河机场仪表着陆系统试飞成功。本次试飞科目主要包括漠河机场新建仪表着陆系统及飞行程序、精密进近助航灯光系统。  相似文献   

16.
时光飞逝,到1998年仪表着陆系统就年届50周岁了,尽管它曾无数次引导飞机安全降落,但现在面临着频道被抑的问题,ICAO 提议在它“天命”之年,即退出舞台,全天候运行小组(AWOP)选择了采用时基扫描波束的微波着陆系统(MLS)。MLS 工作系统性能完善可靠,信号间隔准确,且不受干扰,这些都已得到证实,英航的波音747飞机在欧洲试用 MLS 展示了它的准确性。正是这个地区将会受到可用 ILS 频道减少的威胁。到90年代后期,当大功率调  相似文献   

17.
尽管目前飞机安装了各种先进的无线电助航设施和仪表着陆系统,但为了更好地引导飞机安全进近、着陆、滑行,机场还必须安装目视助航灯光系统。目视助航灯光系统一般分为进近、着陆和滑行三类,下面结合笔者工作积累,就进近和着陆灯光对运行的影响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94年2月1日,一套新的仪表着陆系统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举行落成剪彩典礼。这是中国民航利用日本政府的贷款,加强地面航路保障设施的建设,进行航路改造而完成的第一个导航工程项目。它的建成,标志着上海虹桥机场将成为全国又一家拥有Ⅱ类仪表着陆设施的机场。  相似文献   

19.
微波着陆信息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波着陆信息处理系统是MLS机载设备在研制、生产和维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专用测试设备,文中论述了研究微波着陆信息处理系统的必要性,并从硬件结构上说明了微波着陆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0.
故障预测技术在保障仪表着陆系统的可靠运行、提高空管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结合仪表着陆系统运行特征和实际运行维护工作,提出一种基于GRU 的仪表着陆系统故障预测方法。以航向信标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监控参数与设备运行状态之间的关系后,将监控参数作为故障特征参数;根据监控参数时间步长、时变性特征显著的特点,采用GRU 预测监控参数的未来变化趋势;根据监控参数的隶属函数计算出参数未来时刻可能发生“故障”的概率,实现对航向信标故障的预测。结果表明:基于GRU 的预测方法的相对预测精度在95%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