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B787和A380均采用了模块化综合航空电子技术、先进的功能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等诸多新技术.这些飞机所采用的机载系统的技术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大型民用飞机机载系统技术的先进水平. 随着人们对民用飞机的飞行品质、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民用飞机制造商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系统用于飞机制造中以满足民用飞机发展的需求,其中机载设备占有重要地位. 机载系统技术的先进性是体现大型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其功能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大型客机的飞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甚至关系到大型客机研制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12月8日,国产新一代支线客机运7-200A型飞机在首都机场进行飞行表演。运7-200A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是国内首次严格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部进行适航验证和审查的民用客机。整个适航取证过程中,通过52项地面试验、800多个小时,飞行试验、功能可靠性试验和大量分析计算,不但证明该飞机完全满足适航要求,而且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可靠性、维修性方面已达到国外第二代支线飞机水平,原运7飞机,存在的故障率高等问题已得对全面解决。该飞机能够满足并适应国内支线运输的需要运7—200A飞机除换装加拿大普惠公司…  相似文献   

3.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要进入民用航空市场,必须进行适航取证,接受适航管理,研发过程要严格遵守满足适航要求的相关流程与标准,以保证飞行安全。本文结合民用飞机要求,介绍了如何建立满足适航要求的设计保证体系,并结合实例,给出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安全性设计方法、思路并对追溯性要求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民机飞行载荷的试飞验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机飞行载荷的试飞验证是一种验证设计载荷可靠性的直接方法,在民用飞机飞机的适航验证中通常作为必要的符合性方法(Meansof Compliance,简称MOC,飞行试验为MOC6)用于验证飞机设计对规章的符合性。在详细描述了进行飞行载荷试飞验证的规章依据、飞行载荷试飞验证的过程和方法的同时,给出了国外飞机进行载荷试飞验证的情况和验证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前言 现代民用飞机设计必须满足长寿命、高可靠性和低维修成本的要求,也就是说,新设计的飞机结构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经济性.这就使得损伤容限设计成了新型民机设计的关键技术,而损伤容限评定和疲劳评定成了运输类飞机适航审定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6.
对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进行了控制增稳控制律的设计,并完成了相关的仿真验证。通过研究《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和C*飞行品质评价准则,提出了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纵向增稳控制律的设计要求。采用国际上先进大型客机常用的C*构型设计纵向电传增稳控制律,最后对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了操纵品质和增稳效果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律在典型的巡航状态下,电传闭环操纵品质满足Ⅰ级飞行品质;同时在纵向扰动的情况下,有很好的静稳定性,增稳效果满足适航条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舱冷却试验是民用飞机适航取证试飞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之一。以某飞机发动机舱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飞行试验研究外界大气温度、电功率提取和引气构型、滑油量、飞行高度、发动机状态、飞机起飞重量、重心等对发动机舱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形成民用飞机发动机舱冷却试验的临界试验条件,以满足适航条款的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民用飞机机翼具有大展弦比的特点,因此阵风载荷经常成为民用飞机飞行载荷的严重情况,是各国适航标准重点考察的飞行情况。而且,阵风干扰还会因飞机机体的自身弹性引起结构弹性振动,使飞机结构刚度降低,造成机体疲劳损伤,甚至引起颤振。因此,在民用飞机载荷设计过程中对阵风载荷及其减缓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民用飞机阵风载荷的原理及相关技术,以及阵风载荷减缓技术中用直接升力控制方法来实现机翼的阵风载荷减缓。  相似文献   

9.
李稷  胡挺 《航空工程进展》2021,12(3):121-129
民用飞机的直接使用费用与飞机的设计方案及设计参数直接相关,是民用飞机经济性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民用飞机产品的固有属性,是保障飞机使用安全的前提条件,其参数化设计被视为制约飞机效费比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民用飞机经济性在民航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初始设计阶段,以系统工程的观点,综合考虑可靠性、安全性和成本之间的联系,提出基于成本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一体化设计思想,建立以可靠性、安全性最优为目标,飞机成本、飞机各性能参数为约束的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成本的民用飞机可靠性与安全性一体化设计与验证流程,并通过案例进行验证。本文所提设计策略可为我国新一代大型民用客机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每年全球鸟撞飞机事件频发,将鸟撞损伤对飞行安全带来的影响减至最小一直是不断追求的目标.通过对CCAR 25-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中与风挡鸟撞密切相关的适航要求进行解读与分析,并基于某民用飞机型号经验,详细说明了如何将鸟撞适航要求融入飞机风挡设计阶段中,总结了一套可操作的满足运输类飞机适航要求的风挡抗鸟撞验证方法,为新研MA700客机风挡鸟撞的符合性验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系统工程在大型客机运行支持系统研制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骏  彭焕春 《航空学报》2019,40(1):522376-522376
将商用飞机系统思想应用于产品运行支持系统研制过程中,从利益攸关方需要定义、功能分析、需求定义和适航约束限制、系统架构定义、接口定义、设计综合、验证确认到运行评审,完整地分析了产品运行支持系统研制的全过程,并给出产品运行支持系统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模型与定义。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大型客机产品运行顶层需求分解至产品研制和运行支持系统研制需求中,并且通过过程集成以及技术集成将运行支持系统研制与飞机研制相结合,从而保证大型客机在满足适航型号合格审定(TC)和航空器评审(AEG)要求的同时,能够满足客户实际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获取民用飞机适航合格审定证明前,必须通过飞行试验,并在试验中演示验证民用飞机能在CCAR25部附录C确定的连续和间断的最大结冰状态下安全运行。基于此背景,计算并得到某型机两种构型在45min待机冰型下的飞行性能,与无冰状态下对应构型的飞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冰对飞机的飞行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用飞机如果申请已知结冰条件下飞行(FIKI),应按照除防冰相关适航规章条款要求进行表明符合性适航验证,其中自然结冰试飞是必须完成的重要环节。以Y12F飞机自然结冰试飞为例,以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的已知结冰条件下飞行相关指导文件为基础,结合Y12F飞机自然结冰试飞适航审定过程,分析总结了除防冰系统、测试设备及安装、试飞空域、结冰大气条件、试飞内容、试飞状态、试飞程序、试飞结果和分析以及结冰探测、结冰大气探测、冰积聚情况监测等方面的适航审定要求和关键技术,并对试飞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分类、解决措施、设计改进方案以及完成的补充验证工作进行了阐述。经CAAC和FAA同步审查,Y12F飞机获得CAAC和FAA已知结冰条件下飞行的批准。构建的自然结冰试飞适航审定方法,成为FIKI适航验证重要实践指导性材料。  相似文献   

14.
维修性设计在民用飞机环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用飞机环控系统维修性工作的目标是保证设计、研制和生产的民用飞机满足规定的适航要求,以提高飞机的可用性,从而降低对维修人力及其他资源的要求,缩减运营成本,使飞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增升装置是机翼上用来改善气流状态和增加升力的一套活动面板,可在飞机起飞、着陆和低速机动飞行时增加机翼剖面弯曲度和有效迎角,因此对提升大型民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等低速性能,包括进场姿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飞机在起降中一般要求尽量减小飞行速度和缩短滑行距离,同时要达到比较大的升力系数,这就意味着增升装置此时也具有较大的偏度,作用在上面的载荷也会比较大。因此,大型民用飞机增升装置的载荷计算是其设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民用飞机载荷设计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了民用飞机增升装置载荷的计算原理及设计方法,给出了一套襟缝翼气动和惯性载荷的工程算法。  相似文献   

16.
新机纵横     
西飞取得"新舟"60生产许可证  2000年12月29日,中国民航适航当局向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颁发了"新舟"60飞机生产许可证。取得此证为"新舟"60飞机投入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  根据适航管理条例规定,民用客机进入市场营运,应该取得三证,即TC证(型号合格证)、PC证(生产许可证)、AC证(单机适航证)。型号合格证表明飞机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适航要求;生产许可证表明企业具有满足适航要求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单机适航证则是飞机进入市场的"身份证"。一般来说,在试生产阶段,适航部门可以通过严格审查发放单机适航证…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民用飞机的适航性通常是指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应具备的各种品质都符合飞行安全标准的要求。它通常包括飞机的初始适航性和持续适航性两个方面。初始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和每个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与适航当局规定的适航标准和规范的符合性;而持续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在取得适航批准投入使用之后,其运行的固有安全性与适航当局批准的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的符合性。因此,航空器的适  相似文献   

18.
大型客机气动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迎春  张美红  张淼  毛俊  毛昆  王祁旻 《航空学报》2019,40(1):522759-522759
中国大型客机研制过程中追求"三减,四性":减阻、减重、减排,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中国大型客机采用翼下常规布局形式,放宽静稳定技术,发动机选用CFM公司Leapx-1C发动机,这对气动设计技术在工程适用性上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大型客机是中国第1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本文综述了其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气动优化设计方法、CFD分析和充分的风洞试验验证,说明了超临界机翼设计、高效增升装置设计、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尾翼设计、翼梢小翼设计和部件精细化减阻设计技术,能实现大型客机的减阻应用设计。研究表明,中国大型客机在气动设计水平和设计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突破,实现了设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民用飞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民用飞机适航条款中对座舱内臭氧浓度有明确规定。依据中国民航适航条款要求,开展了我国首次民用飞机座舱臭氧浓度测量试飞研究。针对飞机的设计指标、构型及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试飞方法,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开展飞行试验,进行座舱臭氧浓度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飞机座舱臭氧浓度符合民航规章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飞机在起飞后就出现飞机故障或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能具有快速返场着陆能力,并尽可能降低应急着陆对飞机和飞机维护的影响,大型民用飞机通常需要安装应急放油系统,以实现快速空中放油。通过研究对大型民用飞机应急放油系统适航条款的要求,总结了民用飞机应急放油系统适航要求的立法背景,以及适航条款要求的演变历史和原因,并分析了具体的适航要求及相应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对民用飞机应急放油系统适航验证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