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类的深空探测事业,是一条漫漫长途。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深空探测的重点依然是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小天体。火星探测是重中之重在深空探测领域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下,展望未来,火星仍然是人类深空探索的重中之重。由于每隔26个月才会有一次从地球到火星的理想轨道转移窗口,因此,2018年和2020年将迎来人类探索火星的又一个高峰。美国在火星探测活动中一直处于引领地位,但迄今为止人类送达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月30日报道,美国航宇局宣布,根据对人类航天计划的考量,决定在2035年把人送上火星。但报道称,美国无法独立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各国航天部门共同合作来完成,而中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合作对象。美国航宇局首席科学家埃伦·斯托凡在英国各地的一系列访谈和讲话中,简要介绍了在未来20年实施火星登陆计划的情况。她表示,将人类送上火星是美国航宇局的"首要任务",虽然完善所有相关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正>载人空间站建设全面展开、嫦娥五号探测器即将登上月球并采样返回、火星探测项目已经启动……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航天过去取得的成就今世人瞩目,而未来的计划更是激动人心。探索太空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国际合作是航天探索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航天大国,已成为全球航天合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火星生命探测中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磷酸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外生命探索是国际上广泛关注的深空探测重要目标之一.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开启了对火星表面形貌、生命迹象等进行科学探索的旅程.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火星带给人类无穷的遐想.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未来人类是否可以移民火星,磷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在生命的整个进化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磷酸盐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命标志物,为火星生命探测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5.
载人火星飞行是当今人类向往的一个伟大目标。为此,美、苏两国都在积极地进行该领域的探索。1986年,美国政府制定了人类2000年前后登上火星的计划。而苏联为了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不止一次地利用“礼炮”号和“和平”号太空站进行长期载人空间飞行试验,争取早日登上火星。为了实现人类登上火星的宏愿,美国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又制订了“火星观测者”(Mars Observer,缩写:MO)计划。该计  相似文献   

6.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太空新航线     
<正>日拟实施火星卫星采样回送任务日本宇宙探索局近日称,计划2021年度向火星一颗卫星发射无人探测器,采集沙子和冰等样品并送回地球。该局表示若该计划能顺利实施,将有望首次从火星卫星上带回样本,帮助专家详细研究其成分,推测火星的形成历史。探测对象目前设想为火卫一或火卫二,预计整个探测任务最长将持续7年时间。日本宇宙探索局认为,在漫长的历史中,火星卫星表面积累了源自火星或火星大气的大量物质,分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15日,在举世瞩目的第46届巴黎航展上,俄罗斯除了展示其先进的航空技术外,俄联邦航天局首度向公众展示了俄罗斯研制的火星探索车。自人类开始开发太空以来,美国和俄罗斯一直视对方为该领域内的主要竞争对手。随着美国人不断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近年来也加紧了制定本国的火星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9.
贺鹏梓 《太空探索》2011,(11):36-39
2012年虽然是电影中的地球毁灭之日,不过美国航宇局(NASA)还是打算继续实施自己的火星探索计划。NASA计划在2011年末发射一个大型漫游车到火星表面,用来进一步探究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是否可以供人类居住。这个漫游车名为"好奇"号。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美国、俄罗斯的数艘火星探测器先后启程,人类的目光再次聚焦太阳系中那颗红色的星球———火星。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也是人类重点探测的星球。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推测火星上可能存在着生命,这无疑更增加了探索火星的兴趣。乘坐飞船从地球出发,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火星,一次往返约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目前的航天技术还无法将人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尽管人类现在还不能登上火星,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却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拉开了探测火星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登上月球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下一个重量级的里程碑,应该是载人探测火星。随着人类的目光再一次投向深空,载人探测火星也随之提上日程。美国虽然放弃了"星座"计划,但仍计划2030年代中期执行载人火星任务。下面介绍美国航宇局格伦研究中心"指南针"团队提出的使用太阳能电推进-化学推进系统的载人火星探测概念。火星之旅有多道难关1969年人类就完成了载人登月,而载人火星任务却还遥遥无期,这一方面是美苏航天竞赛退潮的因素,更主要的  相似文献   

12.
近20多年来,各国研究火星的科学家发现的许多迹象表明,火星上很可能存在着原始生命,于是重新燃起了人类移民火星的希望之火。为了探索人类登上火星之路,从现在开始将持续不断地发射一些航天器,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火星进行最频繁探索的开始。美国航宇局于1996年...  相似文献   

13.
美国载人火星飞行计划□□美国航宇局约翰逊空间中心最近提出了一个在2007年(人类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50周年)开始的载人火星飞行计划(具体见表1)。计划派一个6人乘员小组登上火星工作500天,在此之前,需先在火星的适当位置建立一个可在两年内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3,(10):47-47
1.着陆舱到达火星2.着陆舱着陆在火星表面3.到达火星基地4.备份系统及火星车5.火星基地6.火星基地前哨站7.离开火星8.与地球返回系统对接美国航宇局未来火星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火星一号(Mars One)"是由荷兰人巴斯·朗斯多普(Bas Lansdorp)创立的非营利组织提出的计划。他们曾宣布将在2022年将首批4名志愿者发射升空,并于2023年登陆火星,此后每两年都将输送4名志愿者到火星。目前"火星一号"计划的目标已后延两年,2024年发射载人火星飞船,2025年到达火星。在载人单程赴火星之前,还要发射两颗火星通信卫星、火星漫游车和运货飞船。从2013年4月开始,这个计划开始在全球招募志愿者;今年2月13日,公布了100人的大名单,中国内地有两人入围,他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联合远征火星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许多专家认为火星探测计划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不论是科学家、企业家、探险家,还是其他任何人,将来都有希望去火星探索或旅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最积极的国家当推美国。自奥巴马总统2009年上台以来,美国的国家深空发展战略转向小行星和火星,旨在引领人类的太空探索。2010年4月,奥巴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表演讲称,到2025年,美国政府希望新的远程航天器能首次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备未来的火星飞行,美国航宇局为航天员研制专用的火星服。这项工作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进展不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总统布什提出新的航天计划,宣布要重返月球和登上火星,因此航宇局加快了火星服的研制步伐。对火星服的设计要求未来的火星服跟以前的月球服和现在使用的航天飞机航天服都不一样,未来的载人火星飞行,航天员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火星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和要求:1.能够适应长时期和频繁出舱活动的要求。人类的火星飞行最长需要540多天,火星航天员可能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出舱活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甚至…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2月5~7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了“国际火星讨论会”,会上苏联科学院航天科学研究所(IKI)所长L.莫亨、美航宇局(NASA)艾姆斯研究所的B.哈伯利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研究所教授J.努森分别代表苏联、美国、欧空局(ESA)公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的新构思与做法说明。苏联在火星94探测器上搭载马尔斯霍德 (MARSKHOD)94漫游者车在苏联计划1994年发射的火星94(MAR-94)上,将载有MARSKHOD94,以取代原来观测气球、摄像机及绕火星运行的卫星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空间站的建立与发展是载人航天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类将以此开展星际飞行,探索月球、火星、小行星及太阳系其他星体。
  迄今为止,世界航天大国和组织纷纷制定出了载人星际考察计划,其中有俄罗斯载人飞行计划、美国航天计划、欧洲航天局(ESA)的“奥夫罗拉”(Abpopa)计划,其中俄罗斯能源公司用于月球、火星及小行星飞行的运载器发展设想,还包括火星及月球飞行医学保障构想等。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4,(3):8-9
美国航宇避的这对火星探测器同属“火星深测漫游车”(MER)计划,代号分别为MER-A和MER-B。它们分别于2003年6月10日和7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用德尔挛生火星车能够更多地传达出人类的希望和梦想,2003年美国航宇局向社会征集这两辆火星车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