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庾晋 《飞碟探索》2005,(2):17-19
人与猿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猿的脑容量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的生物学家和外科整容医生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于2004年3月宣布,他们可能已经发现猿类租先向最早的原始人进化时的第一次基因突变。虽然这一发现不是由人类学家提出的,但是引来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这一基因突变使人类的腭骨变得更小和更脆弱,而此次重要发现表明,  相似文献   

2.
正几十年来,研究人类起源的科学家已经把东非大裂谷找了个遍。现在,他们的追寻征程意外地在摩洛哥西部绕了个道:研究人员将在欧霍德山的山洞里发现的一个一直被忽略的头骨重新定年为30万年,还发掘出了新化石和石器。这个头骨是目前最古老的智人化石,把人类出现的时间又提前了10万年。这个头骨的面部和现代人类似,比较扁平,但后脑比较瘦长,不像现代人这样像个球形。  相似文献   

3.
人类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始终是我们追寻的问题。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曾几何时,我们宣布我们解决了一切问题,不再需要有新的科技、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窘迫的局面:似乎已有的东西,不能使某些问题得到解决,还需要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理论来解决。其中之一就是人类进化中“缺失的环节”。说起“缺失的环节”,不得不从19世纪中期的一次考古发现谈起:1856年8月,在德国西北部的尼安德特河流域发现了一个残缺的头骨。这个头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  相似文献   

4.
齐悦 《飞碟探索》2003,(1):34-34
未来,永远是最值得憧憬的东西。这里要谈的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位于加里利海大石柱附近的尼安德特人墓地出土的大量骸骨及其随葬品基本证明:尼安德特人应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文明物种,因为他们几乎与我们的祖先共存。最初,有些考古学家曾怀疑尼安德特人是智人的一种,但出土的骸骨———即“亚默德骸骨”所体现出来的物种特征却很有力地否定了这种推想。他们没有下巴,而且大脑容量几乎已经是现代人类的两倍。所以,如果承认了上述推想,那无疑要与进化论相悖离了。其后,科学家又根据尼安德特人已至少在中东生存了5万年的考古证…  相似文献   

5.
人类起源之谜是科学史上的六大悬案之一。早在19世纪,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现人类的进化过程有缺环,即人类不可能直接从猿进化而来。之后,日本科学家则明确指出:在猿与人之间应有一种“类猿人”。但这一理论一直未得到证实,原因是从未发现过类猿人化石。在这一问题上,科学史上还曾经闹过一个笑话。20世纪初,英国自然史博物馆的青年学生马丁·欣顿,将现代人的头骨进行染色加工,戏弄他的上司史密斯·伍德沃德先生,谎称这是从英格兰苏塞克斯郡皮尔当发现的类猿人遗骨。谁知这位著名…  相似文献   

6.
人之为人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2-13
在讨论人类演化过程之前,其实我们应当先简短地回顾一下在过去这段期间,有哪些假说被用来解释人类最初的起源。有趣的是,通常每一个广为流行的新假说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气候。例如,达尔文认为精制石头武器对于创造整套技术、双足步行以及扩增脑容量的演化史非常重要。这个假说显然反映出当时流行的想法:生命是一场战斗,唯有靠进取心和努力才能赢得进步。这套维多利亚时代的思潮不仅充溢在科学界,并且摆弄着演化途径——当然也包括人类演化在内。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是从非洲进化而来的,这个判断来源于早期人类各时段头骨化石的不断发现。为何早期人类化石会集中在非洲呢?笔者通过对非洲地理位置与古气候的分析找出以下理由。  相似文献   

8.
子骥 《飞碟探索》2005,(2):10-11
1934年,在一次罕见的、连续数十天的大雨之后,辽宁营口的一个入海口的河滩附近.留下一具十余米长、有着一个硕大头骨的动物尸骸。据当时的目击者称.在此之前曾亲眼看见该动物“喘气”.还曾看到该动物的体侧有两对小的爪子。根据当时《盛京日报》的照片来看,整个骨架呈蛇形.骨头一节节相连,每节呈三角形,尖向上。头大且两侧有一对长约两三米的细长的“触角”。这就难怪.  相似文献   

9.
大量的专业术语使我们头晕目眩,然而透过引力波所看到的宇宙美景,可能会使我们雀跃欢呼,并忘记烦恼。欧洲空间局正在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他们打算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左右,建立一个巨型探测系统,它将比地球大1000倍!而它要测量的目标却比原子还要小。此...  相似文献   

10.
目击实录     
发光的“蟠桃”  2000年5月15日晚21时,晚自习下课,我与同学宋鸣等人一出学校便骑车往西走。骑到离学校门口50米处,突然在天空看到了一个UFO。于是我大叫起来:“看,天上那是什么东西!”它发出不很耀眼的白色光芒,形状像一个蟠桃,飞行速度非常快,比我看到的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快多了。当时它往西南方飞去,自身慢慢旋转,所发出的光芒也随之转动。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在它飞行时没有任何发动机的声音。大约两三秒后,此飞行物飞远了。我和宋鸣拼命追赶,但再也没有看到UFO的身影。这时再看表已是21时04分。  陕西兴平平晨曦…  相似文献   

11.
一般都认为,月球是一个寒冷、死寂的空间。可是。最近科学家发现了过去10亿年间月球火山活动的证据。他们认为,未来几十年间。月球还会有火山活动。而这个时间点,不会超过一个人的寿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行星科学家马克·罗宾森指出。尽管大家认为在很久以前月球就变得寒冷,但它依然不时在发出内热,所以,月球比我们想的要温暖一些。  相似文献   

12.
奇怪的UFO     
1999年4月8日晚8时左右,我和父母在外面吃完饭回家。仰望天空,天上布满云,没有星星,但我却看到在东北方向,仰角大约40°的上空中有一发光物体。“那是什么?”我们判断它在云层之下,这足以否定它是某种天体。爸爸怀疑它是一个塑料袋,我们来到一处没有树的地方,它仍在空中,要比树高得多,塑料袋也绝不会那么亮,那么大。随后,我们选了一处开阔地进行观测,它呈扁状,形如草鞋,通体发光,中间有一个小黑点。头部向南倾斜45°左右,比尾部略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发现,它的底部隐约有两个支架似的东西,由于望远镜倍数低…  相似文献   

13.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1,(12):63-63
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首次展出在北美发现的最小恐龙的化石。这些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土的恐龙化石,是在最近才被科学家辨明和命名的。该博物馆展出这四具恐龙的化石,包括它们的头骨、脊椎、前肢和腿骨的碎片。科学家说,这个名为“Fruitadens Haagarorum”的恐龙,大约生活在1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它的体重不到900克,站起来也只有10厘米高,  相似文献   

14.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泰坦是一个巨人。而土星的 18颗卫星中就有一颗是用泰坦命名的 。这颗卫星也可以说是一个“巨人”,因为它比冥王星和水星的体积都要大,不仅如此,泰 坦本身还隐藏着很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解开泰坦之谜,不仅能够揭示一个令人惊奇的外 星景致,它也能帮助人们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之谜。如今美国发射的“卡西尼亚”号飞船在 泰坦星上空释放了一颗名为“惠更斯”的探测器,它正冲向土星以揭开泰坦星之谜。   那么,泰坦星为何如此神秘呢?因为它的外层包裹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大气。   泰坦星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带…  相似文献   

15.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0,(8):5-5
奥斯卡和它的仿生腿 奥斯卡是一只猫,它一出生就生活在英国泽西岛的一个农场里。它喜欢追逐阳光的温暖,喜欢追着尾巴转圈圈,爱喝冰水,爱占地盘,爱让人帮它挠痒痒……但在泽西岛的某个太阳天里,正在田野里熟睡的小猫奥斯卡突然被联合收割机带走了两只后腿,  相似文献   

16.
它从圆柱形、碟形、哑铃形,变幻成重叠的圆形;它从白色过渡到彩色,甚至出现古铜钱的花纹……它究竟是什么?在11月寒冷而神秘的早晨,他一个人寻找着这个答案。 其实,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是整个人类对大自然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统奄奄一息之际,天文学家们观察到在距它5光年以外的地方,有数十亿颗彗星同时燃烧消失。研究人员日前在NASA召开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发现从狮子座星系中一颗成熟的、膨胀的红色大恒星中涌现出大量的水,首次表明地球不再是惟一一个生命必需元素———水的存在地。操作沿低地轨道运行的亚毫米波天文学卫星(SWAS)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打算进入天体生物学领域。SWAS被用来测量星系周围云层中的水、氧气和碳。天文学家们利用它观测了一颗名为CWLeonis的恒星,发现恒星中的水分比它应该有的要多10000…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史上有过一次著名的“费城实验”,即富兰克林1752年在费城用风筝把雷电收集到莱顿瓶中。在伪科学史上,也有过一次“费城实验”,比前者著名得多,有无数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在介绍、讨论它。这是现代邪教宣传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个事件。在中文邪教网站上,有一篇《神秘的空间突破实验——美国海军费城实验简介》,提供了一个很常见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碧声 《飞碟探索》2008,(1):42-42
治疗性克隆及胚胎干细胞问题引发的伦理争议,这些年已经多得让人听到厌烦了。克隆出一个人类早期胚胎,让它发育六七天,然后毁掉,从中取出胚胎干细胞来进行这种研究,因为胚胎干细胞能够发育成各种不同的人体细胞,有希望用它培育出不同的细胞或组织。也有许多理由认为发育了一个星期的早期胚胎不算是人,毁掉它无悖于伦理。  相似文献   

20.
白蛉是一种昆虫,它能吸食人、畜的血,它的体积比蚊子小,身体表面为黄色或灰色,有许多细长毛,看上去并不可怕,但是它要是变成了一种导弹,那就会让航空母舰惧怕三分。俄罗斯就有一种名字叫“白蛉”的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