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CDIO模式培养国际化航空工程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和实践,并就应用CDIO模式培养国际化航空工程师提出建议。在经济全球化和航空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实施民航强国战略和贯彻持续安全理念,对民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掌握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团队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民航科技》2008,(1):F0003
在我国民航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工作中,民航二所空管公司(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攻关技术难题;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工程实施;坚持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圆满完成了乌鲁木齐、哈尔滨、大连等7个现场RVSM功能改造工程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空管人才成长规律和军民航各级岗位需求,应创新空管教育培训模式,采取军民航交叉培训,强化院校和岗位合力育人,加强开放式培养力度,建立完善以提高能力为核心、培训与使用紧密结合的空管人才培养机制,为建立健全科学的军民航空管教育培训体系探索新路子,满足未来军民航空管人才需求,为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微资讯     
<正>1.民航二所邓晓东7月15日,民航二所研发的民航新版空勤登机证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用。2.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刘钊截至7月17日,黑龙江空管分局顺利完成了牡丹江、齐齐哈尔遥控台PAE甚高频设备扩容六信道工程,为哈尔滨区域03扇区开放做好准备。3.民航贵州空管分局刘硕7月17日,贵州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与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共同签订了铜仁雷达站广州区管甚高频及传输设备维护保障协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民航组织(ICAO)倡导雷达管制移交和话音管制移交互为备份手段,民航空管语音交换系统在空管设备保障业务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民航空管语音交换系统在民航空管业务中的作用和地位;阐述了目前民航空管语音交换设备的发展水平,并分析了民航空管语音交换系统的最新技术动态.  相似文献   

6.
CDIO模式是近年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国内高校在引入CDIO模式改革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0年批准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第二批试点专业,通过对该校试点班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助于明确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CDIO模式在国内高校实践应用及推广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在设备集中监控条件下,民航空管设备维护部门建立技术人员分级管理模式的构想。本文所论的分级管理亦是能本管理理论在民航空管部门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雷达管制校企联合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适应民航管理的快速发展,确保空中交通管制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稳定提高;方法通过介绍雷达管制院校的教学优势和不足,指出需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结果充分融合民航院校雷达管制实践教学与空管岗位培训的优势,从一线岗位定期聘请资深空管教员参与到院校教学;结论为我国民航培育更多、更优秀的空管人才。  相似文献   

9.
1月21日,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空管“政事分开,一体化运行”改革完成后首次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会议总结了去年民航空管工作,提出了未来三年民航空管工作的整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对今年空管工作作了部署。民航总局党委书记、代局长李家祥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和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主任马健分别在会上讲话,民航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在会上作空管工作报告,民航总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立志对做好空管行业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微资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4,(12):80-80
<正>1.民航青岛空管站张杰10月1 5日,青岛空管站06号管制扇区配套工程通过竣工验收。2.国航股份工程技术分公司成都维修基地张翔宇10月16日.成都维修基地顺利完成A330、A340飞机42型XZ单向锁的首次修理。3.民航华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张宏10月16日,华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顺利完成华北空域再优化数据生效工作。4.民航重庆空管分局王青松10月17日,重庆三跑道空管工程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极轨气象卫星实时接收处理系统项目采购合同签字仪式在重庆空管分局管制中心大楼举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用航空的发展,空中交通流量加大,飞行冲突增加,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工作难度提高。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便捷的系统用于对空管飞行冲突进行分析,仍采用人工方式评估,效率较低。介绍了一套基于普通计算机的飞行冲突评估系统,重点介绍对雷达信息的转存和处理,及对冲突目标的分析和模拟,实现利用计算机的精确、高效特性解决管制工作中遇到的分析、评估和培训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航ATC系统中交通信息的数据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交通信息处理,随着我国民航建设事业的发展,各地区的网络的互联,雷达信息源的分布数量的增加,自动相关监视技术的逐步应用,传统的交通信息处理模式技术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根据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特点,对交通数据融合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中的一些应用前景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The Federal Radionavigation Plan states that all present navigation and landing guidance facilities will be retired starting in 2005, and full dependence for these functions will be placed on augmented GPS. Once this is implemented, civil aviation will be totally vulnerable to terrorist jamming of the GPS signals over wide earth areas with widespread disruption of air traffic and potential disasters.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hat the use of GPS/GNSS is complex and expensive for the required civil aviation functions. It is clear that a different system form is needed for civil aviation, a redundant satellite/ground based system that will prevent it from being a jamming target while providing ATC surveillance, area navigation, collision warning/avoidance, high-speed data link and Category I landing guidance globally, plus precision Category III guidance in the terminal areas as needed. Such a system will b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aeronautical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s (AMS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 inherent shortcomings of present air-ground HF communications have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but according to the Future Air Navigation Systems (FANS) concept aeronautic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including 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 (ADS)-will be the key to eliminating the shortcomings of HF communication systems. Satellite-based communication and surveillance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air traffic control (ATC) over the oceanic and remote terrestrial airspace, and it will benefit civil aviation authorities, airlines as well as passeng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vailability of system elements, and world wide trials, demonstrations and preoperational use of aeronautic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over past years are described. Future satellite systems possible for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航空器通信寻址报告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时追踪航空器动态的各类信息中,航空器通信寻址报告系统(ACARS)数据的精度和更新速度虽然无法和空管雷达相比,但其作用距离远、信息内容丰富的优点对空中交通管理尤为重要。由于目前国内民航采用的ACARS数据处理系统全部是引进美国ARINC公司的产品,极大地的限制了ACARS数据的应用。本文将尝试研究ACARS数据处理技术,以期对开发中国自己的数据处理系统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空中交通流量迅猛增加,如何准确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是关乎到行业资源高效分配、战略合理部署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国内外众多专家对空中交通流量的预测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诸多模型和方法。针对目前空中交通流量预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民航的新型组合预测模型。将趋势外推法拟合的结果作为多元回归分析法的复合时间变量组,并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实现了复合时间变量组与其他影响因素变量的有机结合,建立了趋势外推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的组合预测模型。以上海终端区的空中交通流量预测为例,借助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各项精度检验,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证实本预测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研发大型民用客机航路管制与监视系统验证及测试平台,从而实现机地数据通信系统环境下的航路管制与监视信息的数据地面接收和处理;同时,依照现有的空管航路管制与监视功能的国际标准和相关区域的运行要求,实现地面管制系统向机载系统的数据发布。该项研究成果能对口飞机机载数据链相关的ATC(Air Traffic Control,空中交通管制)功能和部分监视功能ADS-C(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Contract,合同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提供对应的地面收发端,监控机载系统数据状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与QAR记录相匹配的飞行轨迹数据建立的BP神经网络油耗模型,利用飞行轨迹数据输入模型求得油耗估算值,通过与QAR真实燃油数据对比,进行模拟分析.以某些航班的雷达记录数据为例进行油耗计算,结果表明本实验模型在燃油方面的估算误差不超过2%,满足空管方面对燃油消耗的计算.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定量分析空管运行对民航节能减排的影响,从而在确保飞行安全、管制容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兼顾绿色运行的要求,提升空中交通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9.
Operations within civil airspace will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ground-based air traffic control (ATC) to air traffic management (ATM), a concept that requires aircrews and ground managers to share responsibility of aircraft separation assurance. Increased level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will be necessary for this concept to work safely; therefore, air-ground communications will transition from voice to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 The nature of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 procurement requires that avionics suppliers not only verify their products meet contractu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but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ir products are compatible with civi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TC. In addition, the USAF need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ir crew-training program is adequate to maintain the required level of aircrew proficiency and equipment can be maintained for the required level of system performance, integr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with the civi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outlines some of the certification issues facing the USAF with respect to the "Approval for Use" of data link equipment to be use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TC. It will also suggest a methodology for the avionics supplier and USAF to obtain the approvals required to ensure the installation of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on military aircraft will remain interoperable with civil ATC.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于研发大型民用客机航路管制与监视系统验证与测试平台,以实现机地数据通信系统环境下的航路管制与监视信息的数据地面接收和处理;同时,依照现有的空管航路管制与监视功能的国际标准和相关区域的运行要求,实现地面管制系统向机载系统的数据发布。该项研究成果能对口飞机机载数据链相关的ATC(Air Traffic Control空中交通管制)功能和部分监视功能ADS-C(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Contract合同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提供对应的地面收发端,监控机载系统数据状态。该成果可以配合飞机研发过程中的试验和排故,并为适航验证工作提供有力的准备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