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军军事智能试验鉴定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技术是后信息时代新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军事智能试验鉴定技术是有可能改变未来战争的颠覆性技术之一.近年来,美军出台了《2019年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发展计划》等相关法案和指导文件,明确了军事智能试验鉴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重点;试验资源管理中心每年投入约1000万美元支持自主性和人工智能试验项目研发;美国陆、海、空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屡屡在比赛中胜出,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军事领域迅速普及.基于美军对智能化电子对抗即认知电子战的高度重视,对传统电子战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梳理,阐述了认知电子战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未来认知电子战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智能化电子战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航天领域应用参考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谭天乐  陈萌 《上海航天》2019,36(5):1-10
针对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问题,梳理了人工智能涉及的技术内涵和技术范畴,分析了在航天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近期迫切需求,给出了人类自然智能功能结构,构建了"信息感知、记忆思维、学习适应、行动驱动"的人工智能模型。从基础设施、基础技术、应用技术、产品与系统等层次,给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参考模型,对需要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该参考模型可为明确航天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重点、建立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军事强国着眼于未来强对抗环境,都在关注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样式的研发,不断推出新理念、新项目,不断进行演示验证工作,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简要介绍美军有人-无人协同作战项目的发展概况,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无损检测技术(NDT)得列了长足的发展,文章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概述了定量无损评估技术(QNDE)在生产阶段、使用阶段扣使用寿命评估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应用NDE技术的材料智能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相似文献   

6.
简述人工智能,多媒体和灵境技术的由来和发展,重点介绍了仿真领域应用这三项技术的最新动态。探讨了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国防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容错过的战略机遇。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力图在新一轮的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并转化为军事优势。同时,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出台了促进人工智能落地的政策或指导意见,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微型卫星复出的历史背景,重点介绍了其军事应用特点、发展现状和技术途径,并就我国微型卫星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无损检测技术(NDT)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概述了定量无损评估技术(QNDE)在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和使用寿命评估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应用NDE技术的材料智能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国外卫星军事应用现状与发展情况;提出了全面支持一体化联合作战是卫星军事应用的发展目标,实时支持战术行动是卫星军事应用发展的制高点,精确应用是卫星军事应用的发展方向,安全可靠是卫星手事应用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的因素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从成像卫星在轨智能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总结了星上计算资源受限、实时性要求高、缺少大规模数据集、空间环境特殊性等在轨智能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问题,系统总结了智能算法、硬件平台和优化技术三个方面的相关技术,其中对于遥感目标智能检测算法,详细描述了数据集、模型架构、实时性等多个方面.最后,对成...  相似文献   

12.
可视化智能融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可靠性、智能化和可视化程度为目标,利用智能工程的思想与方法将信息融合、人工智能和可视化技术综合应用于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中,提出了面向21世纪控制与导航技术的新一代导航系统概念——可视化智能融合导航系统,并对其功能、组成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气动特性预测技术,在开展部分工况风洞试验基础上,结合少量数值仿真结果,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全部工况气动特性.该方法能够降低研制成本,缩短周期.先后解决了相关函数选择、模型超参数训练、数据检验和"人在回路"应用等关键算法与技术问题,应用于运载火箭子级栅格舵落区控制项目气动研制,获得了设计所需完...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architecture of an intelligent flight launcher system as well as fundamental solutions to capability prediction and dynamic planning. This effort reflects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and autonomous technology for launcher flights. The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pabilities of intelligent and autonomous systems and classifies various related technologies. In the context of intelligent and autonomous technology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it then focuses on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volved with intelligent flight and reviews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An E~3 classification model of an intelligent flight launcher is then proposed and its application scenario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an intelligent flight system configuration of the launcher, the online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initial value guess are examined, and vertical landing is provided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eff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o flight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张鹏  袁利  陈斌  丰平 《宇航学报》2023,44(1):73-85
通过国内外航天器数字化模拟技术的现状调研,从仿真框架、建模表达、求解计算、交互与可视化以及大数据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航天器数字化模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深入分析了相关技术在系统设计、开发与验证、飞行演练、控制与决策支持、体系仿真与效能评估等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日益复杂的航天任务需求,提出了发展通用化框架、高可信建模、标准化工具和智能化应用的建议,从而加速推进航天器研制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高光谱侦察技术特点及其对地面军事目标威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麻永平  张炜  刘东旭 《上海航天》2012,29(1):37-40,59
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探测的原理和特点。给出了国外高光谱侦察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计划项目和趋势。讨论了高光谱侦察技术在战场情报侦察、伪装隐身目标探测,以及机动目标追踪识别等对地面军事目标的侦察威胁。  相似文献   

18.
Lifting the veil on CORO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bert D. Wheelon   《Space Policy》1995,11(4):249-260
Information on some of the USA's military space reconnaisance programs has recently been declassified, allowing details of the nature of the technology used and its capabilities to be publicly aired. In this article,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situation leading up to the creation of the USA's first military satellite system — named CORONA — is provided, along with discussion of its desig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 management. CORONA's enormous impact on intelligence gathering is assesse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rogram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宫黎明 《遥测遥控》2022,43(6):124-135
机器视觉技术凭借其非接触测量、实时性好、可持续工作等优点,在军事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对机器视觉光学照明系统、成像系统、视觉信息处理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军事领域进行典型目标物识别、人员识别、装备缺陷检测等典型场景以及典型军事装备上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机器视觉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仍然存在视觉传感器硬件系统难以适应极端环境、复杂的军事目标适应性不足、目标识别的实时性难以保证、多传感器融合获取军事目标信息能力缺乏等问题。同时,对机器视觉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分析结果可为机器视觉在军事领域的进一步实用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建设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设了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空间运输系统体系,能够将不同有效载荷发射到低、中、高不同轨道。国际合作方面,在搭载发射、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和在轨交付3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对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