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26日,美国航宇局宣布重新命名其于6月11日发射的“伽马射线大区域空间望远镜”(GLAST),新名字为“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为的是纪念高能物理学领域的先驱者、美籍意大利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1901~1954)。科学家们希望耗资6.9亿美元的“费米”能通过观测高能伽马射线来发现众多新的脉冲星,揭示超大质量黑洞的内部机理,并有助于物理学家寻找新的自然定律。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在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星系中心观测到一种信号,或许能够证明那里有暗物质结构的存在。伽马射线是光线的最高能形式,由宇宙最高能量现象产生。在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里,伽马射线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宇宙射线——以接近光速移动的粒子——与星际云和星  相似文献   

3.
<正>NASA网站2019年3月20日报道,利用NASA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FGST)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Karl G Jansky甚大阵(VLA)的观测数据,发现一颗名为PSR J0002+6216(简称J0002)的脉冲星正在以近4×10~6km·h~(-1)的速度在宇宙中行进。该脉冲星可以在6分钟内穿越地球和月球之间  相似文献   

4.
NASA网站2019年3月20日报道,利用NASA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FGST)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Karl G Jansky甚大阵(VLA)的观测数据,发现一颗名为PSR J0002+6216 (简称J0002)的脉冲星正在以近4x10^6km·h^-1的速度在宇宙中行进。该脉冲星可以在6分钟内穿越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相关论文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Letters上。  相似文献   

5.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998年1月24日载文称:“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谈外星人问题。”文章说:“我们现在终于知道:地球上之所以还没有外星人,是因为他们在有可能到达地球之前,就被伽马射线杀死了。”美国伊利诺伊州费米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詹姆斯·安内斯博士说...  相似文献   

6.
星系是太空行为发生的场所,是虚空大海中活动的岛屿。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帮助我们辨认出宇宙最强大的爆炸的来源,了解了星系如何产生,观察到恒星生命的最后阶段。 伽马射线暴 20世纪60年代,美国空军发射了一系列卫星,用以监控伽马射线。  相似文献   

7.
太空中的“天使”不久前,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了一组天空中的奇妙镜头。在其中一组传回地球的照片中,有一些活生生的生命体出现在镜头前。天文学家们本来认为,是那架价值1.5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出了毛病,所以才拍到这些很不寻常的影像。不过当他们把资料输入电脑进行分析、整理后,才发现那些影像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最初科学家们还以为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天体,但是后来他们却发现那些光都是具有生命的人形物体,而并非是什么天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影像,早在1985年7月,就被飞行在太空中的前苏…  相似文献   

8.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2,(12):63-63
131 天文学家利用费米伽马射线太空塑远镜,观测到了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初形成的恒星所发出的光线。美国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马可·爱杰罗说:“我们利厢耀变星体作为宇宙的灯塔,观察到它们会因河外背景光的‘浓雾’而变得暗淡,这就使得定量耀变星体和我们之间的河外背景光成为可能。”用这种方法,爱杰罗和同事们分离出了这些存在超过131亿年的光线,即大爆炸之后6亿年时恒星发出的光线。  相似文献   

9.
宇宙探索     
γ射线望远镜简介γ射线在光谱的X射线之外,波长小于0.01纳米,最短波长没有极限,已探测到的最短波长为10亿亿分之一纳米。γ射线具有极高的能量,没有任何一颗恒星和星际气体的温度高到能发射γ射线。只有高速旋转的黑洞、脉冲星和类星体辐射γ射线,高速运行的宇宙射线撞击星际气体的原子时也辐射γ射线,中子星、黑洞碰撞时则可发生γ射线爆发。它们构成γ射线宇宙,需要用γ射线望远镜进行探测。γ射线能穿透宇宙中的物质而跨越数十亿光年的空间,但却不能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不过γ射线撞击大气层的气体原子时会发出闪光、因而在地面上…  相似文献   

10.
在2001年5月的《自然》杂志上,NASA的天文学家宣布,在1997年12月14日,通过意大利—荷兰的“百普SAX”卫星和NASA的“甘顿伽马射线”观察卫星,侦察到自宇宙诞生以来最大的伽马射线爆发。其爆发出来的能量,比以往的推论要高出100倍以上,也比“超级新星”爆发产生的能量高出几百倍。虽然爆炸只历时一两秒,但它发出的光,是整个宇宙星体发出光的总和。爆炸的源头来自一个名为“GRB971214”的星系,距离地球约120亿光年。伽马射线爆发是宇宙中一种散乱的高能量辐射现象,通常只维持数秒,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11.
最近,“哈勃”太空望远镜上新安装的影像分光仪(STIS)发挥其高度解像力捕捉到了木星和土星两极的壮丽极光。 众所周知,地球极光是由太阳吹向地球的太阳风  相似文献   

12.
今年航天飞机的STS-61飞行将执行维修哈勃望远镜的任务,其中的一个内容就是为哈勃望远镜更换新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哈勃望远镜的太阳能电池在轨道上衰减主要是由紫外线、粒子辐射及原子氧引起的。更换新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太阳能电池帆板在进出地球阴影前后因热变形较大而引起的图像不稳定。欧洲对哈勃望远镜,包括太阳能电池帆板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航空航天公司空间系统部是哈勃望远镜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承  相似文献   

13.
《飞碟探索》2007,(4):56-56
如果你附近有个能看见遥远宇宙的视窗,你会把握这个机会吗?如果有,这个视窗很可能是一部小型的望远镜。这个地区性的天空守卫者,通常很乐意为你做免费的夜空导览。在一个黝黑无云的夜晚,透过一个称为目镜的视窗,你能看见星团、土星环、光亮的星云、月面陨石坑和宇宙深处的星系。这幅影像中的小型望远镜,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南方50千米处的Hohe Wand。影像中的长长星流迹,是由地球自转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2014,(7):32-32
如果我们能为整个螺旋星系进行X射线检测,将会见到何种景象?在这幅钱德拉影像所呈现的螺旋星系和它的近邻里,可以找到数百颗闪亮恒星的X射线。这幅影像结合了钱德拉的X射线数据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可见光数据。其中,紫色是X射线数据。弥漫状的X射线通常是被超新星爆发加热到数百万摄氏度的气体辐射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05,(3):34
这是著名的三叶星云在不同波段的照片,左边的是可见光波段,乘下的三幅则都是航宇局的Spitzer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红外波段的影像,三叶星云位于人马座距离地球5400光年,是一个巨大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产星星云。  相似文献   

16.
宇宙学家在长期探索宇宙创生时的情景,而今他们已从探索走向探测,这是一个大的跃进。白20世纪60年代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后,理论家就预言,它是宇宙历史资料的宝库。如今,人们就在向CMB找真相。最有意思的是,除了探险家以外一直受到冷落的南极洲,现在变得热闹起来。6年前,美国人在南极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之一——南极望远镜(SFF),其天线盘直径长达10米。  相似文献   

17.
在取得理论上的缓慢进展之际,观测者们仍在不断地寻找作为辐射爆发起源的天体。1993年10月的一个深夜.机会终于来了,NASA的康普顿伽马射线天文台卫星记录到一束伽马射线脉冲。这正是科瓦利托加入康普顿研究小组以来盼望已久的时刻。记录仪器只能大致确定该脉冲来自天空一个相当宽广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1):5-5
太空“新地球” 美国航空航天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首颗类似地球的、适合居住的行星。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言人约书亚·巴克说,此次发现的“开普勒-22b”是从2000余颗候选行星中证实的首颗太阳系外最类似地球的行星,位于天体“宜居带”的正中位置。  相似文献   

19.
在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的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它们都在哪儿呢?"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更多的有关"费米悖论"的资料大家可以上网搜索。在我心中一直有两个疑问。第一,宇宙那么大,也看不出地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外星人的踪迹呢?第二,地球已经40余亿年了,生物年龄也有30余亿年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在人类之前还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呢?或许,大部分人在没听过"费米悖  相似文献   

20.
文青 《国际太空》2009,(4):31-31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2009年3月12日表示,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费米”γ射线空间望远镜搜集的数据绘制的太空全景图,可以使天文学家清晰地看到宇宙中最极端能量分布。这幅图结合了“费米”从2008年8月4日-10月30日历时87天的观测数据。借助于这幅图,研究小组提出了“十大γ射线源”名单,其中,一半来源于银河系内,一半来源于银河系以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