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球正在日益变暖,遭遇同样情况的还有火星、冥王星和太阳系的其他星球。这一现象促使很多科学家推测,太阳活动的变化导致了这些星球温度的上升。但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言论具有误导性,制造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地球正在经历的全球范同内的升温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目前正围绕小行星——灶神星的轨道飞行,按计划。“黎明”号在长达8年、近50亿千米的星际探索之旅中,将远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两颗人类以前从未尝试接触的天体——谷神星和灶神星。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直观地观测小行星,这个探测器揭示的秘密将有助于科学家回答有关这个天体和太阳系里其他几十万颗小行星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向媒体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宏伟发展蓝图."天问一号"成功探测火星后,我国将继续进行小行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木星探测等规划,以及更遥远的太阳系边缘探测任务.吴伟仁表示:"我们希望在2049年完成100 个天文单位,到达距离地球150 亿千米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趋势,认为从月球到火星是未来太阳系探测的主线,太阳系探测将从普查性探测向重点天体探测转变,从技术实现为主向科学牵引转变,国际合作成为太阳系探测的必然趋势。归纳了太阳系探测的关键科学问题,认为太阳系与行星系统的起源和演化是探测的终极科学目标,寻找地外生命和宜居环境是探测的主要驱动力,预防太阳活动和小天体撞击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是探测的现实意义。在探月工程取得进展之后,中国应以月球和火星探测为主线,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有序开展火星、小行星、太阳、金星、木星系统等太阳系探测任务,牵引航天技术进步,推动行星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侯涛 《飞碟探索》2012,(3):46-46
在2011年11月26日,"好奇"号在肯尼迪太空中心南方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擎天神5"号火箭携带发射升空。当"好奇"号冲破地球"镣铐"之际,太阳喷发出来一团细丝状的磁力,朝这颗红色星球抛射10亿吨等离子体云。尽管如此,但并没有发生火星探测器与太阳风暴碰撞的危险。以320万千米/小时的速度快速前进的等离子体云,其速度大幅  相似文献   

6.
正太阳系考古学家——冥王号探测器身份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探测器,NASA新疆界中级行星科学任务的第3个探测器(第1个是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第2个是朱诺号木星探测器),高度继承此前NASA火星探测器的成熟设计,携带五大探测仪器及独特设计的取样机械臂。  相似文献   

7.
太阳系有多少颗行星?这个热门的话题现在有了正式的答案,根据2006年8月28日国际天文联盟(IAU)投票所定出的新行星定义,答案是八颗,冥王星被除名了!冥王星被重新分类为矮行星,并成为海王星外天体的原型。国际天文联盟正式承认的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  相似文献   

8.
易林 《太空探索》2012,(2):32-36
2011年是太阳系探测的"红火"年,无论是探测对象,还是探测内涵都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美国树立了典范:探测任务变得很快、很稳、很超前;技术上从极致到规模,从单一到通用;载人火星计划不仅仅是口号,美国已经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工程是“阿波罗”载人登月,21世纪最壮观和最宏伟的工程则是人类登上火星。登上火星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计划。我国是航天大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定会在火星上建立中国的探险基地。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明天就将担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你们中有的人可能就是登上火星的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本刊将在新的一年中系统介绍人类火星飞行的各方面知识,包括为火星飞行探路的“火星鼠”、如何飞往火星、结构复杂的火星飞船、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充满危险的火星环境、火星前哨站、在火星上生活、先进的火星服、火星上的温室、火星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永久性火星基地和火星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对火星的影响和对超级地球的破坏,木星深刻地改变了太阳系的格局。关于木星,我们知道许多事情。这颗气态巨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7.8倍(这个数字也相当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总质量的2倍),拥有4颗大型卫星和许多小卫星,而且自转速度惊人——木星上的一"天"不足10小时。但是,木星仍在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谁曾想到这颗由氢和氦构成的巨行星其实有着惊人的破坏力,帮助塑造了  相似文献   

11.
火星探测的主要目的 各国火星探测计划中都包括查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任务。不管美国人还是俄罗斯人,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寻找火星生命上。从美国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发回的图片分析.现在火星上肯定有水,而且数量大得惊人。为什么科学家如此关心火星上有没有水呢?原因很简单,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我们地球人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12.
繁星 《太空探索》2004,(3):20-21
继美国总线布什宣布登陆火星太空宏图后,欧空局在2月3日正式宣布了欧洲雄心勃勃的极光火星探测计划:力争在2011年发射欧洲第一个火星取样探测器,采集500克的火基岩石回地球进行分析.力争在2033年实现欧洲航天员登上这颗红色星球的梦想。这个计划与美国火星探测计划的时间表相一致,这表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火星干燥而荒凉,看起来像是最后一片你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考虑寻找水的地方。然而亿万年前,在这颗红色的星球上也曾有过蓝色的天空和湖泊,是个温暖而湿润的宜居乐土。这幅蓝图,是近十几年来美国航空航天局根据火星探测器传回的测量数据和图片,重建出来的远古火星图景。2014年1月,恰逢“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着陆火星10周年纪念,我们就来聊一聊火星车和这几年火星上有关水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4.
1994年6月,俄罗斯和美国的科学家们汇集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双方就多国共同进行火星探测进行了磋商,并制定了被称为“火星协作”的空间开发计划。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也有意加入1998年的火星探测计划行列。这是首次由多国参加的火星探测飞行计划,引起了各国航天界的关注。1998年火星探测计划的诞生主要基于两种考虑:一是俄罗斯原定的“火星94”和“火星批”计划被搁浅,它需要对原计划进行修正和改进;二是几个主要参与国在火星探测行动上已基本达成共识,无论从技术设备角度还是财政方面来说,这…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宇局官员已经选定两个火星探测器上的有效载荷,这两个探测器将在本世纪末发射到火星轨道,用于研究那里的气候和火星南极情况。火星勘探者-98轨道器和着陆器将分别在1998年12月和1999年1月由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这两个航天器是美国航宇局10年行...  相似文献   

16.
冻结的一瞬时光 5月19日,美航宇局的火星漫游车勇气号得到了这张令人倾倒的照片.拍摄到太阳在火星的古谢夫撞击坑边缘落下的余晖。这张全景照相机的马赛克图片是在火星车的第489个火星日傍晚6:07拍摄的勇气号被设定为在日落前向火星奥德赛轨道飞行器发送当日数据.并在此之后的短暂时间仍然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7.
星之肇始     
布满尘土的火星与繁茂葱绿的地球不仅仅是表层的不同,这两颗行星的核心也是不同的。 地球有硅元素,火星上则没有——这一发现详细记录在不久前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该发现显示,形成地球核心的环境跟形成火星的环境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的火星旅行首先要经过太空,然后到达火星表面,最后又通过太空返回地球。在火星旅行的整个来回过程中,航天员要经受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的“考验”,但其中主要是失重、低重力、火星大气和宇宙辐射。因为这四种因素对航天员的危害最大,因此需要很好地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到选火星.对火星进行探索、开发和改造.要有一个落脚之地。这就是火星基地.基地有大有小.开始时比较小.结构和设施都比较简单.称为临时基地,或称火星前哨站。后来随着到火星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对火星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地结构从简单变得复杂,基地设施从不完善到完善.最后发展成为永久基地,甚至火星移民区。因此人类对火星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实就是火星基地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媒体SCAN     
《飞碟探索》2006,(6):4-5
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是2006年3月10日抵达火星的火星探查轨道船上的仪器。这张清晰的火星表面影像,使用了拍摄距离为2500千米、解析度为每像素25厘米的影像数据。在接下来的数个月里,火星探查轨道船将以圆形的轨道渐次深入火星的外层大气。这是一种称为气动刹车的过程.将轨道高度缩减到280千米。在这个距离,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将以每像素28厘米的解析度拍摄火星表面。这张彩色影像使用了假色.来呈现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所记录的可见光和红外光影像数据。这个影像的跨幅是24千米,主题是火星南半球的博斯普鲁斯高原之一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