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莫德采·米尔格若姆先生是一个修正牛顿引力理论的人。他的理论修正了牛顿物理学。在牛顿物理学中,暗物质和暗能量是被假设存在的,并且根据标准物理定律来计算引力的话,暗物质和暗能量占据了宇宙总能量的95.1%。当我拜访他在魏茨曼研究所的办公室时,这位70岁的物理学家在以色列炎热的夏天里穿着短裤,兴奋激动的时候也会不知不  相似文献   

2.
霍金的宇宙     
刘岩 《飞碟探索》2012,(5):42-43
霍金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创造了科普书籍发行的世界纪录。 从20世纪60年代起,霍金就致力于把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奠基理论——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整合到一起,从而为新物理学找到入口。但是,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否可以走到一起呢?霍金也难以判定。在20世纪90年代,霍金发出这样的感叹: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水和油一样不相融的。  相似文献   

3.
创世之荒谬     
尽管现代物理学复活了人们对宇宙起源的兴趣,尽管大爆炸理论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与以上潮流相反,本文集中论证:宇宙并无起源,创世的想法是荒谬的。在道家典籍《庄子·庚桑楚》中对宇宙下了一个定义,这同时也是对宇宙基本属性的界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  相似文献   

4.
一道来自遥远宇宙边缘的闪光,可能将打碎人类关于宇宙运行所做的一切假说。1998年,科学家在宇宙中搜索到一束光亮。这束闪光来源于约120亿年旅程的一个遥远类星射电源,它穿过了金属(例如铁、镍、铬、镁)的天际云层被人们所捕捉。当天文学家约翰·韦布和他在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小组分析这束闪光时,他们发现一些金属原子已吸收了它的某些光子。但是,根据已知的物理学定理,这种吸收既不合理,也有违常规。如果按照美国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的物理学家托马斯·班克斯、迈克尔·道格拉斯和圣克鲁斯大学的迈克尔·丹等人的理论,这项…  相似文献   

5.
那是哈佛大学天文学家罗伯特.基尔希纳不会轻易忘掉的一次通话。一位同事打电话给他,讨论可见宇宙最边缘爆炸星体的最新观察情况。基尔希纳的同事说了一些他不想听的事情:宇宙处于一种无人能解释的“无穷魔幻”力量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6.
文德 《飞碟探索》2003,(1):39-40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1998年世界十大科学进展,其中一项是中微子有质量的发现。这一发现有可能推翻某些物理学定律,其结果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粒子理论?中微子是否是形成宇宙大部分质量的“暗物质”的一部分?在烦恼着宇宙论学者的众多难题中,最令他们苦恼的问题就是:宇宙的最终命运会怎样?是一直膨胀上去最后稳定下来呢,还是收缩成一个灾难性的火球而告终?答案取决于宇宙中物质的总量,也就是引力的大小。如果引力不够大,宇宙会无限制地膨胀下去;反之,如果引力过大,宇宙会以一种天体物理学家称为“大坍…  相似文献   

7.
宇宙在自转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叫做宇称宇宙。这个理论认为,一个物理过程与其镜像是无法区分的,或者说,你在右手坐标中做的物理实验,翻到左手坐标中去做,二者是相同的。 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事情有了变化,两位年轻的学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宣称宇称守恒可被打破。不久,物理学家在做钴60的放射性β衰变实验中,果然看到了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认为,宇宙只是一个大仓库,用来容纳行星、恒星等天体。有一种理论却认为宇宙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多元宇宙正在设法达到一个“目的”,而黑洞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理论就是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客座教授、圆周理论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员李·斯莫林提出的“宇宙自然选择论”。他认为,宇宙的终极目的.就是成为一个黑洞生成器,或者说一个不停制造新的婴儿宇宙的优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60年代,当时前苏联的一位著名记者奥斯特鲁莫夫,来到萨尔茨堡博物馆,要求看看一个立方形的东西——说得准确些,是块平行六面体。这是库尔特博士于19世纪在一个煤矿里发现的。根据上世纪当时好几位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个在已有好几百万年的煤层中找到的东西,是被机械加工过的。 记者没有找到这个方块块,甚至博物馆当局在接待他时态度似乎相当恶劣。他们告诉他,说这个东西大概在二次大战之前就已丢失了,而且连它存在过的证据都没有。 奥斯特鲁莫夫很恼火地走了,随后他发表了一些文章,认为对这个立方形东西的种种叙述完全是一场恶作剧。 我们手中有一些刊物,确实是19世纪出版的,讲到了库尔特的这个立方形物体.因此这位前苏联记者的斥责显然过份了。不过,要是将博士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从物理学上来看,宇宙广袤而浩瀚,只是这样无垠的宇宙究竟有多少个 ?只有一个吗 ?那么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吗 ?还有,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宇宙到底是什么时候、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形成的呢 ?所有的这些依旧还是个谜,裹在它们脸上神秘的面纱到了今天,还是没有被我们揭下。   现代科学所理解的宇宙是在大约 200亿年前诞生的,从此一个拥有超大能量的“时空”出现了,接着,它就迅速地膨胀起来,最后,形成了广袤的宇宙。可是,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这个超大能量的时空出现以前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它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  相似文献   

11.
陈壮叔 《飞碟探索》2014,(11):30-31
2014年3月17日,新华社发出一条醒目的报道。称美国航空航天局设在南极的BICEP2望远镜找到了理论所预言的、宇宙大爆炸在宇宙微波背景上留下的痕迹(指引力波)。按现今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宇宙刚出生的10弘秒发生了暴胀,到10“秒时,宇宙空间瞬间扩大了10拍倍。理论家说。在暴胀结束时必将产生引力波,这是一种空间的波纹,也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预言。光子碰到引力波时将产生偏振。而BICEP2望远镜探测到的,正是这一偏振的图谱。  相似文献   

12.
说起宇宙,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许多星系。据现在观测得出的结论,宇宙是由1000亿个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构成的,而它的起源来自于时间开始存在之时的一场大“爆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按现在的科学水平,这一理论应是正确的。除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外,还有人提出了阴阳宇宙理论,这一理论尤其在中国影响较深。因为有些人相信,在我们的阳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平行的阴宇宙,也就是鬼神生存的宇宙,而且确信阴宇宙中神灵的力量始终操纵着阳宇宙的事物。阴阳宇宙论与反宇宙理论有些相似,即在我们的现实宇宙外还存在一个与…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主流科学家的意见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据说那是在150亿或120亿年前,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和物质。数学物理教授图罗克最新提出的“开放暴胀”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像豌豆大小的物体,悬浮于一片没有时间的真空,“豌豆”状的宇宙存在的时间与“大爆炸”相隔一个极短瞬间。他认为,“豌豆”状的宇宙在大爆炸前的瞬间内经历了被称为“暴胀”的极其快速的膨胀过程。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由于爆炸不断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又将坍塌,然后整个宇宙乌呼哀哉,所有的一切宣告消亡。虽然科学家宣称宇宙的消亡也要有一二百…  相似文献   

14.
正如道格拉斯·亚当斯曾写过的那样:“宇宙很大,的确很大。”然而,如果我们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宇宙曾一度非常的小,共至并不存在。大约137亿年前,时间和空间从虚尤中跳出。这些是怎样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在德国西部艾费尔山上的宇宙观测站的机房里,1993年2月15日凌晨.德国宇宙空间探索计划组织的研究员夏特姆·科尔巴赫博士像往常一样,认真注视着从直径100米的巨大射电望远镜传过来的各种信息数据。夏特姆·科尔巴赫和他的同事们坚持做着这项人类史上最伟大同时却又最枯燥无味的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搜寻到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智慧生物发来的电波。  相似文献   

16.
早在17世纪初,发现行星三大定律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阳系中的金星、水星、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都不太远,但比较而言,从火星到木星之间好像空出了一大块,显得有些不太协调。于是,他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谐论》一书中强调了他的这个看法,不过没有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可能存在一颗行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邱伟 《飞碟探索》2003,(3):12-12
1988年,被誉为20世纪仅次于爱因斯坦的伟大天才斯蒂芬·霍金写了一本薄薄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他以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一时风靡全球,使大众对神话般不可思议的现代宇宙理论有了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宇宙学几成显学。霍金在书中推测,宇宙大爆炸大约发生在180亿年前,也就是说宇宙现在的年龄是180亿岁。但在10年以后的1998年,科学家们分析了大量最新的观测结果后认为,宇宙的年龄没有180亿岁,最多不过150亿岁。这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呢?我们知道,超新星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亮度突然增加到原来1000万倍以上的恒星。1998年,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数十年前,科学家将量子理论套用到宇宙上。得到的方程式却“消灭”了时间。时间的流逝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我们认知的错觉?施翼林教授提出大胆的见解,认为我们就是时间存在的证明。他画出的宇宙连环图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航天局任命格雷厄姆·特诺克为该局新任首席执行官。特诺克为剑桥大学粒子物理学博士,曾在欧洲原子能研究机构(CERN)开展粒子碰撞理论研究工作。他曾在欧盟委员会和英国政府任职。特诺克将在4月1日上任,接替从去年4月开始担任英国航天局临时首席  相似文献   

20.
外星智慧生命的模样人们认为在寒冷且强烈的紫外线所构成的宇宙中,生物是无法生存的,这是真的吗?近来的一些实验结果明确地表明,在这样的宇宙中生物是完全可以生存的。有一些学者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原本来自宇宙,并且,列举了许多具有说服力的依据,因而,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  英国剑桥大学的霍依、钱德拉二位博士也坚决主张地球上的万物来自宇宙的说法,他们的主要观点是“遗传物质,即生命的种子布满银河系及别的星系,因此,生命诞生于其他行星的机会非常多”。  有一个事件可以证明他们的说法。在1967年美国发射到月面的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