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某主桨变距拉杆提高疲劳寿命的设计改进方法,阐述了主桨变距拉杆疲劳试验提前失效的原因以及设计、检测方法的改进,为主桨变距拉杆在其它型号的设计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某型飞机右发动机架垂直拉杆的断裂性质和原因进行了断口分析和受力分析,得出该拉杆系疲劳断裂失效;其原因主要是拉杆受附加侧向力作用和筒内壁工艺加工台阶根部R尺寸太小,引起R处产生较高应力集中。最后提出几条预防拉杆断裂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歼七*型机的前襟拉杆起裂事故做了受载分析及疲劳对比试验。经主分析确定了新拉杆的寿命,为解决此质量事故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H-5飞机在高度低于50m复飞时,由于高度低,发动机加速性差,绕横轴转动大,只能采取边拉杆边加油门,其拉杆速率一般为正常着陆下滑拉杆速率的1-4倍,退出下滑后注意保持飞机姿态,使之逐渐增速,经研究探讨,认为复飞最低安全高度为8-10m,在此高度复飞时,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H-5飞机在高度低于50m复飞时,由于高度低,发动机加速性差,绕横轴转动惯量大,只能采取边拉杆边加油门,其拉杆速率一般为正常着陆下滑拉杆速率的1~4倍。退出下滑后注意保持飞机姿态,使之逐渐增速。经研究探讨,认为复飞最低安全高度为8~10m,在此高度复飞时,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6.
飞机副翼拉杆是控制飞机飞行姿态非常重要的执行机构关键部件之一,其能否有效动作是保证飞机安全的重要环节。飞机交付使用后,副翼拉杆很少进行维修维护,但对于高龄飞机,副翼拉杆的结构疲劳可能会引起裂纹隐患,需要对在飞行状态下拉杆特定部位的应力进行测试与分析。文章对某型教练机的副翼拉杆进行了应力水平分析,并构建测量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为副翼拉杆的疲劳监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某型直升机操纵系统铝合金拉杆端套多次出现裂纹问题,导致拉杆与接头松脱,操纵功能失效,影响了飞机的正常使用和飞行安全.对此从拉杆产品设计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等方面系统分析故障原因,提出了设计结构改进措施,并验证了改进措施能够彻底解决操纵拉杆端套问题,使操纵系统拉杆产品质量与性能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基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安装节拉杆系统,对各拉杆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推导拉杆系统力学方程,并得到拉杆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果显示各拉杆所受拉力比值为常数,该常数仅取决于拉杆的尺寸、安装角度、材料参数等。基于ANSYS Workbench建立拉杆系统有限元模型,对该系统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拉杆应变随拉力的变化关系,并得到不同拉杆拉力之间的关系,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相互印证。为基于安装节拉杆的涡桨发动机飞行拉力测量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沿轮盘周向分布的拉杆螺栓装配紧度是影响航空发动机可拆卸盘鼓型转子振动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拉杆螺栓装配紧度辨识方法.通过对可拆卸盘鼓型转子进行激振测试,提取提升小波包分解重构信号的相对能量特征,然后定义拉杆螺栓装配紧度熵将相对能量特征映射到拉杆螺栓装配紧度辨识空间.实验研究了拉杆螺栓由松到紧的3种状态,结果表明装配紧度熵具有单调一致性递减规律.实验测试了外场服役的某型航空发动机可拆卸盘鼓型转子拉杆螺栓的装配紧度状态,结果表明拉杆螺栓装配紧度发生退化,拉杆螺栓处于松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周向均布拉杆转子预紧力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辉光  刘恒  虞烈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2):2791-2797
对周向均布拉杆转子进行考虑接触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揭示了不同拉杆预紧力和运行工况下拉杆转子的应力分布及界面接触状态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拉杆转子在传递功率和横向载荷时,接触界面会发生局部分离和滑移,导致其承载能力小于整体转子;随着预紧力的增加,拉杆转子能够传递更大的载荷,但最大应力显著增加,降低了材料的强度裕度.根据得到的拉杆转子应力水平、接触界面应力分布及接触界面切向力与法向力的比值,给出了保证转子结构完整性和结构强度要求的拉杆预紧力确定方法,为此类转子预紧力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安装节拉杆系统,对各拉杆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推导拉杆系统力学方程,并得到拉杆之间的力 学关系,结果显示各拉杆所受拉力比值为常数,该常数仅取决于拉杆的尺寸、安装角度、材料参数等。基于ANSYS Workbench 建立拉 杆系统有限元模型,对该系统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拉杆应变随拉力的变化关系,并得到不同拉杆拉力之间的关系,数值仿真结果与 理论分析结论相互印证。为基于安装节拉杆的涡桨发动机飞行拉力测量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拉杆转子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力学模型。该力学模型刻画了拉杆转子各部件之间在相互联接处的力学状态和性质。用动态子结构方法时一试验模型拉杆转子进行了理论计算,同时在实验室对模型拉杆转子的固有频率进行测试。由计算和试验的对比分析表明,这种力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拉杆转子系统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3.
胡淮陵  陶义建 《成飞情报》1999,(4):11-13,14
本文针对部队发生有前襟拉杆断裂故障,对前襟拉杆断裂的故障原因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找出了原拉杆在设计结构形式、材料、工艺方面的缺陷,提出了用标准关节轴承代替杆端关节轴承、以30CrMnSiA代替38CrMoAlA等改进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其抗疲劳性、抗腐蚀性和维护性,彻底解决了拉杆断裂的故障,并确保了新设计的前襟操纵拉杆与机体同寿,在我国歼击机前、后缘机动襟翼操纵系统设计上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世界同类飞机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采用HYPERWORKS软件对拉杆的布置位置进行了2种方法的拓扑优化分析,来探索拉杆的最佳布置,一种采用每一个拉杆单元作为设计空间进行拓扑优化,一种采用整个拉杆布置平面作为设计空间进行拓扑优化。两种拓扑优化方法得勤的结果非常相似,优化后拉杆的数量减少66,7%,重量相应减少。前起落架舱是民用飞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安装前起落架,承受前起落架传来的着陆载荷、地面机动载荷。为了传递前起落架载荷,考虑在前起落架舱上布置拉杆,这是一种新颖的结构,具有传载效率高、减重效果明显的特征。传统的设计采用在所有需要传载的位置布置拉杆,这  相似文献   

15.
盘式拉杆转子双稳态振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盘式拉杆转子出现的"双稳态"振动故障,考虑拉杆转子特殊的结构形式以及各个接触面的接触效应对转子刚度的影响,将拉杆和接触面等效为一个具有非线性刚度项的抗弯弹簧,建立了拉杆转子的运动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同时引入预测校正算法和同伦算法,对拉杆转子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简化模型很好地重现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双稳态"振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结构上的不连续,各个接触界面的接触效应给整个转子结构引入了非线性因素是盘式拉杆转子"双稳态"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系统参数的大小,可以避免"双稳态"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下测试基阵机械扫描装置的设计实例,对基阵架的杆部连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碳纤维杆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了无拉杆状态、有两根拉杆状态及有四根拉杆状态下的有限元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一、机床设计概述由于某机的操纵拉杆和部分结构撑杆采用了法国先进的收口拉杆,其主要特点是:收口端壁厚等于2~3倍的管体壁厚,拉杆接头直接拧入收口拉杆的螺纹孔内。其优点是;结构零件少、重量轻、强度高、可实行专业化生产,从而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为了试制这种新型拉杆,一种既能使铝杆端头在热态下镦粗和收口的专用设备即应运而生。 1.机床需要完成的主要工序 (1) 管子端头在加热的收口模中完成收口,镦粗的复合工序。收口后的拉杆见图1。  相似文献   

18.
变距拉杆作为直升机操纵链系和传力路径上极其重要的关键组件,在飞行过程中受载严重,疲劳问题突出,从试飞安全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对其飞行过程中的结构损伤情况进行监控。本文结合飞行实测得到的变距拉杆载荷,基于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采用名义应力法对直升机不同飞行状态下的变距拉杆疲劳寿命和损伤情况进行计算,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变距拉杆疲劳损伤计算结果,建立了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疲劳损伤计算方法,为试飞过程中该部件结构损伤监控提供了方案,同时对于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其他动部件的结构完整性监测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具有复杂接触界面拉杆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发展了基于薄层单元的拉杆转子接触界面动力学建模及修正方法。采用线性本构关系的薄层单元模拟转子部件的复杂接触关系,基于模态试验数据,运用分层模型修正方法对预紧状态下拉杆转子部件接触面的连接刚度进行识别,通过识别的薄层连接参数建立拉杆转子动力学预测模型。将拉杆转子动力学预测模型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线性本构关系薄层单元能够模拟拉杆预紧状态下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修改薄层单元弹性模量能够模拟接触界面的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修正后转子模型与测试结果的最大频率误差为0.6%,平均频率相对误差为0.25%,修正后模型能预测实际结构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TC4合金放气门拉杆的焊接特点、方法、焊接材料,焊接、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原则及组织分析。通过合理的焊接工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