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国恩 《航天制造技术》1997,(5):38-38,,40,
分析了由于舱体变形给导弹舱体对接造成困难的原因,4采用了将舱体楔环槽口由锐角结构改为圆角结构的工艺措施,从而提高了楔环连接舱体对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波音完成国际空间站第一个舱段的外部结构波音公司完成的第一个国际空间站舱段的外部结构波音公司已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增压舱的外部结构。这段舱体将连接实验舱和航天员舱,并可与航天飞机对接。该舱体为圆筒形,长5.4米,直径4.2米。它将首先用于压力和渗漏等...  相似文献   

3.
用指向性真空规进行空间站结构泄漏监测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提出利用指向性真空规扫描监测空间站舱体漏率的设想:在空间站舱体外壁上实验舱和服务舱的连接处、实验舱底和对接装置的连接处、服务舱底和对接装置的连接处分别设计供指向性真空规运动的轨道,形成3个环行圈,指向性真空规在步进电机的作用下在各自的运动轨道上旋转,对空间站的外部结构进行扫描。初步分析了指向性真空规泄漏监测的灵敏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太空环境飞行器交会对接设备精测工艺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交会对接设备是实现飞行器交会对接的重要部件。它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交会对接任务的成败。为了研究太空环境下飞行器舱体压差对交会对接设备安装姿态的影响,文章根据太空环境飞行器所受压差情况,设计了地面仿太空环境试验,对某型号飞行器的交会对接设备及舱体基准进行了姿态测量,分析了由于舱体内外压差的影响而造成的设备姿态变化,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出一种新的地面总装精测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神舟号飞船研制中大型薄壁密封舱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整舱组合加工工装的设计制造方法、大尺寸密封面和密封槽的加工技术、舱体对接密封接口的加工技术、舱体轮廓度保证及测量技术等。提出了大量标准件+极少量专用件=有效的工装的工装设计技术途径,用于神舟号飞船密封舱体加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激光跟踪仪在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是在地面模拟两个飞行器在轨交会对接过程中由舱体表面及遮挡对微波信号造成反射干扰的一种试验,其目的是验证激光雷达系统功能及安装位置的合理性。在近20 m远的距离上,对飞行器舱体上的微波雷达天线和微波应答天线进行角度及距离的精确测量。文章通过对试验环境、测量项目分析及不同精测方案比对,采用激光跟踪仪直接测量舱体结构,获得了准确的基准数据,有助于指导微波雷达在飞船轨道舱上的精确安装和提高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的精度。激光跟踪仪首次应用于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相比经纬仪在航天器基准测量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聚氨酯等胶粘剂的粘接机理,对影响胶粘剂粘接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型异型舱体结构特点,经试验验证了所选舱体粘接接头型式及所选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特点,着重阐述了舱体粘接前的表面处理、胶粘活性荆底涂的控制、粘接的流动性及浸润(标准术语为“浸润”,下同)性等施工方面的重点控制环节,摸索出了一整套大型异型舱体粘接工艺。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大型薄壁密封舱的焊后组合加工工艺方法,对大型薄壁密封舱的装夹、大型密封面的加工、大尺寸密封槽的加工、舱体对接密封孔的加工等工艺难点,给了了具有先进的、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了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和平”号空间站由6个相继发射的舱体对接而成,其中 的自然舱为一遥感舱。装有各种类型的遥感器,主要用来增强“和平”号空间站的地球遥感能力,研究地球生态状况。文章对这些仪器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楔环成形的原理和工艺过程,它是利用车削螺纹的原理成型零件,车刀每前进一个螺距含一副楔环(即左、右两个)。  相似文献   

11.
空间站能源系统并网供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站结构复杂,通常由多个舱段组成,与飞船等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后,各舱段和对接飞行器自有的能源系统可能会由于空间位置及相互遮挡等原因而无法满足自身供电需求,这就需要对舱体电源系统进行并网供电。文章论述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飞船采用的并网供电方案,通过并联冗余及自动均流控制实现不同舱体间的功率传输;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国外空间站并网供电技术,比较了空间飞行器组合体并网供电中的技术方案及特点,总结了目前空间站并网供电模式可采用的类型,最后提出了我国未来空间站并网供电可采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导弹薄壁精密型舱体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弹体上的功能,阐明了该类舱体加工中的关键问题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如设计制造指数函数曲线样板,确保舱体内、外型面的准确性及其壁厚的均匀性要求;应用半柔性原理,控制薄壁壳体工序尺寸及其圆柱度与工装内孔的干涉量;采用粗精加工与中间加高低温循环热处理,稳定工件的加工精度;应用分解与组合相结合的工艺方案,保证筒体的结构要求与设计指标等。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大型薄壁密封舱的焊后组合加工工艺方法 ,对大型薄壁密封舱的装夹、大型密封面的加工、大尺寸密封槽的加工、舱体对接密封孔的加工等工艺难点 ,给出了具有先进的、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并通过了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大型舱体返回入水时入水垂直速度等工况参数对其冲击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的舱体入水过程模拟方法,应用球底结构入水问题理论计算方法验证该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入水工况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入水垂直速度和入水角度对冲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舱体-流体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舱体入水过程,舱体冲击加速度峰值与入水垂直速度成正比,舱体以一定角度入水能够降低入水过程的冲击加速度。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型舱体的结构设计和入水冲击试验提供指导,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于星箭对接环单圆特征进行姿态估计具有二值性的问题,文章根据空间同心圆环的代数约束关系求解出空间圆环法向量,从而利用单一的星箭对接环结构,计算出目标卫星与追踪卫星之间的相对姿态。仿真试验计算了在不同测量距离及噪声情况下,星箭对接环定姿的误差,并进行分析,实现了在不依靠额外测量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单目视觉系统独立对圆心未知、半径未知的星箭对接圆环平面法向量求解,并得到目标卫星相对于跟踪卫星的姿态角,从而为空间非合作目标的姿态估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董文平  邓一兵  傅岚  陈善广 《宇航学报》2004,25(4):370-374,381
研究了载人飞船环控生保系统主要故障模型及飞控对策,根据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故障模型,如舱体泄漏、气源消耗过量和CO2净化失效等,应用该类模型对飞行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判断或预测故障,同时给出飞控对策。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首次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7.
张天平  程彬 《上海航天》1999,16(6):9-14
在长寿命卫星表面张力贮箱技术的发展中,孔板式推进剂管理装置(PMD)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筛网式PMD,而辐射式金属空楔结构是孔板式PMD中的最重要元件之一。主经介绍了讨论了辐射式金属空楔结构PMD元件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包括蓄留体积设计、蓄留能力设计和空楔结构性能分析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详细分析金属楔结构元件性能的一个具体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8.
张建松 《航天》2011,(12):22-23
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共同见证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的精彩对接。北京时间11月3日1时28分,神舟八号上的对接环触到天宫一号对接机构;1时36分,两个航天器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器对接后形成的对接通道是影响组合体密封性的关键环节,为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开舱门前需进行对接通道漏率检测。文章通过分析载人航天器对接通道特点,提出基于温度修正的保压检漏方法,并确定了在轨保压压力和检漏时间。文章还设计了地面模拟试验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且精度较高。该保压检漏方法已在"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中成功应用,可以为后续空间站任务舱体检漏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张玉廷  李冉  高文军  吕争  张华 《宇航学报》2016,37(11):1392-1397
针对VHF/UHF频段航天器舱体屏蔽处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导纳模型的屏蔽效能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屏蔽舱体孔缝等效为波导结构,基于变分法原理建立水平电容和垂直电感模型,对参数失配和舱体厚度影响进行导纳匹配和孔缝宽度参数修正。采用传输线理论建立屏蔽效能分析数学模型。算例对比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可有效分析孔缝不位于舱体中心位置和孔缝长度非波长整数倍时的屏蔽效能,并可准确预测舱体的谐振效应。将其应用到航天器舱体屏蔽效能分析中,对比结果表明算法可有效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