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石棉填充三元乙丙橡胶绝热材料J-90-1的性能,并和传统的NBR/石棉材料9621以及代表80年代初期国外水平的EPDM绝热材料进行了全面对比.J-90-1材料的突出优点是低密度、耐烧蚀、耐老化、耐低温,整体加工性能良好,达到了国际上80年代初期同类材料的水平.它已成功地应用于全尺寸复合材料固体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丁腈/石棉/SiO2绝热材料性能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丁腈/石棉/SiO2绝热材料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改进其耐低温和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合理选择丁腈橡胶,石棉和白碳黑的品种,可以提高该绝热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合理的炼制工艺,使新绝热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传统的NBR或酚醛性的NBR绝热材料。  相似文献   

3.
大型固体助推器含凯夫拉纤维的橡胶绝热层由于石棉是致癌物质,近年来国外在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已成功地采用了无石棉绝热层.为降低绝热材料的密度和提高其抗烧蚀性能,80年代的研究工作表明凯夫拉短纤维是能取代石棉的最好纤维材料.另外,在无石棉绝热层材料中还含...  相似文献   

4.
填充短纤维对NBR基绝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无石棉丁腈橡胶(NBR)基内绝热材料。在对酚醛纤维、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粘胶纤维、美塔斯纤维等几种短切纤维对比基础上,优选出酚醛纤雏作为绝热材料的抗烧蚀填充剂,并研究了其用量对材料抗烧蚀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当NBR中填充25份酚醛纤维时,绝热材料的线烧蚀率0.04mm/s,拉伸强度8.12MPa.断裂伸长率794%,密度1.114g/cm^3,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以硅橡胶(SiR)、丁异戊橡胶(BIR)、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的绝热材料力学性能、密度、烧蚀性能、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烧蚀后试样表面和剖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R绝热材料烧蚀后形成坚硬、致密的瓷化层,抗烧蚀性能好,且热稳定性能良好,但力学性能较差; BIR绝热材料烧蚀性能较好,综合性能优; NBR绝热材料密度高且炭层疏松; EPDM绝热材料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但炭层易剥离,烧蚀性能差。  相似文献   

6.
在已有的富氧条件下绝热材料烧蚀系统的基础上,提取了典型固冲发动机补燃室内绝热材料的烧蚀边界参数,改进了实验系统的工作参数调节范围,针对3种不同配方的硅橡胶绝热材料进行了筛选,并对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实验分别获得了3种材料的最大炭化烧蚀率,筛选出了抗烧蚀能力较强的绝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此实验条件下,3种材料的烧蚀率由压...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耐烧蚀填料、阻燃填料、纤维填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热防护材料烧蚀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短纤对材料烧蚀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Mg O在提高材料拉伸强度和降低伸长率上与白炭黑的作用规律相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性能最佳的室温硫化硅橡胶绝热材料配方,其线烧蚀率0.199 mm/s,拉伸强度2.84 MPa,扯断伸长率119.9%。同时,通过模压工艺实现了硅橡胶绝热材料在发动机外防护领域的应用。试车结果表明该材料及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多相流环境下绝热材料烧蚀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金  查柏林  张炜  张艳 《宇航学报》2019,40(3):362-368
为深入了解高温多相流环境中绝热材料烧蚀规律,以氧-煤油烧蚀试验系统为基础,采用氧化硼(B2O3)粉末为添加粒子,发展了一种用于绝热材料烧蚀性能测试的新方法,并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氧-煤油烧蚀试验系统的温度为500~2700 K,射流速度为200~1500 m/s,可通过调整燃烧室压力、烧蚀距离和粒子浓度等参数适应各种烧蚀工况;B2O3颗粒在高温射流中发生熔化、蒸发等相变,可用于模拟火箭发动机中的凝聚相粒子;验证试验中绝热材料的烧蚀率和烧蚀规律与其他多相流烧蚀试验结果相近。结果证明该装置可用于开展多相流环境下绝热材料烧蚀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Al2O3型碳/陶功能梯度材料烧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2O3型影陶功能梯度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喷管热防护材料,其具有导热系数较低及良好的隔热性能。在氧乙炔烧蚀试验条件下该材料有很好的耐烧蚀性,但由于发动机内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为了更好地反映材料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烧蚀情况,该研究工作采用了试验发动机进行烧蚀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发动机中获得的烧蚀率数据高于氧乙炔试验数据。文中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Al2O3型影陶功能梯度材料在发动机工作条件下的烧蚀性能及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拓展碳纤维在绝热材料领域的应用,将实验室自制原丝通过低温炭化工艺制备得到了低导热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分析了该碳纤维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并制备了低导热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橡胶基绝热材料,探讨其热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炭化,碳纤维的碳元素含量和结晶度相对较低,导致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差,其中热导率最大可比MT300碳纤维降低46.9%,但有利于绝热材料的制备。炭化温度为900℃时,碳纤维绝热材料的热导率比MT300碳纤维绝热材料降低23.4%,线烧蚀率提高39.5%。该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关键性能参数可为国产碳纤维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热防护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化学液相沉积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等离子烧蚀发动机、小型烧蚀发动机点火试验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了由化学液相沉积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分析了其烧蚀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并探讨了其作为固体发动机喉衬、扩散段材料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由化学液相沉积工艺制得的沉积炭结构的抗烧蚀性能优于炭纤维,其作为喉衬的线烧蚀率为0.008mm/s,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的火箭推进研究所,正在对用凯夫拉合成纤维代替石棉作为待选的绝热材料进行性能评定。多年来,温石棉一直是用于固体推进剂与发动机壳体之间的绝热硬炭化层的主要绝热纤维填料。但是由于温石棉主要是靠进口的,它是一种被怀疑为有致癌作用的材料,而且又是一种战略性原料,所以国防部在几年前就已开始评定改用其它替代材料、工艺和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材料配方中有机纤维长度对绝热层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分别表征混炼后纤维长度和形貌,并采用氧乙炔和高过载模拟烧蚀发动机研究不同长度芳纶纤维(PPTA)和聚酰亚胺纤维(PI)对EPDM绝热材料烧蚀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炼后初始长度1~6 mm的PPTA纤维经过混炼后形貌严重破损,长度均在1 mm左右,而PI纤维形貌无明显变化,仅初始长度4~6 mm的PI纤维断裂为2.5~3.5 mm;相同纤维长度下,PI纤维填充绝热层氧乙炔线烧蚀率明显低于PPTA纤维填充绝热层;随着PPTA纤维和PI纤维初始长度的增加,氧乙炔线烧蚀率和高过载模拟烧蚀发动机线烧蚀率降低,且PPTA纤维和PI纤维分别在初始长度4 mm和2 mm处氧乙炔线烧蚀率趋于稳定;1、3和5 mm的PPTA纤维与2~6 mm PI纤维共用填充绝热层氧乙炔线烧蚀率相当,但高过载模拟烧蚀发动机线烧蚀率则随着PI纤维长度的变短而降低,PPTA纤维长度变化对其无明显影响;采用初始长度2~3 mm的PI纤维单独或与一定比例PPTA纤维共用,其耐烧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使用JH103胶粘剂后硫化粘接三元乙丙橡胶绝热材料与金属的试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橡胶组成及其力学性能、表面特性和胶粘剂性能及粘接工艺等因素,对EPDM-金属后硫化粘接性能有明显影响.适宜的表面制备技术和工艺条件,可使JH103胶粘剂粘接的EPDM/石棉-金属接头显示理想的胶裂破坏,获得比硫化粘接更稳定、耐久的接头,应用于固体发动机内绝热层制造,可望提高发动机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固体发动机推进剂性能的提高,对发动机喷管绝热扩散段抗冲刷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通过对C/C-高硅氧布/酚醛复合材料制品缠绕成型的工艺研究,即在C/C材料外型面补缠高硅氧布/酚醛材料,了解不同材料的复合成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绝热扩散段的工艺方法,提高材料的烧蚀性能和抗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基于孔隙结构特征的EPDM绝热材料热化学烧蚀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对绝热材料烧蚀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从EPDM绝热材料炭化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出发,综合考虑多孔结构炭化层内的流动、传热及烧蚀过程,建立了基于炭化层孔隙结构特征的绝热材料热化学烧蚀模型和相应计算方法;对EPDM绝热材料的热化学烧蚀过程开展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质量烧蚀率与烧蚀发动机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经改性的钼酚醛树脂与高硅氧纤维和碳纤维复合后的新型耐烧蚀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烧蚀性能,其抗冲刷能力也较强,且成型工艺简便、成本低,可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烧蚀防热材料.  相似文献   

18.
基于烧蚀发动机的EPDM烧蚀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2个流速试验段的烧蚀试验发动机在双基推进剂和含Al 10%复合推进剂燃气环境下对EPDM绝热材料进行烧蚀试验,分析了压强、燃气组分和速度等因素对EPDM绝热材料烧蚀特性和炭化层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EPDM绝热材料炭化率和质量烧蚀率随着燃气速度和燃烧室压强的增加而增大;在燃气温度、燃烧室压强和燃气速度接近的条件下,含Al 10%复合推进剂燃气环境下的炭化率是双基推进剂燃气环境下的2倍;EPDM绝热材料炭化层的结构呈现一种致密/疏松的多孔结构,表面存在一层致密层。烧蚀模型中炭化层物理模型可用非均质可渗透多孔介质描述。  相似文献   

19.
C/C喉衬材料的烧蚀性能与原材料性能、工艺过程有很大关系,采用小型试验发动机可有效进行C/C喉衬材料烧蚀性能模拟试验。介绍了3种小型发动机喉衬烧蚀试验方法,并着重分析了一种方形喉衬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于各类喉衬材料的烧蚀性能对比,尤其适用于径棒法编织的C/C喉衬材料。  相似文献   

20.
固体发动机绝热材料烧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江  郭梦飞  刘洋  何国强 《宇航学报》2019,40(10):1146-1156
为了总结固体发动机绝热材料烧蚀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概述了绝热材料烧蚀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然后从烧蚀试验方法与装置、绝热材料烧蚀特性与机理、烧蚀模型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分析表明,目前烧蚀研究呈现从宏观走向细、微观的趋势,对烧蚀各子过程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更加强调烧蚀过程中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等多物理过程的耦合。未来随着高能推进剂的研发与应用、纳米材料的发展以及对精细化模型需求的不断增加,绝热材料烧蚀研究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