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飞向火星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4,(10):40-43
多年以来,人类一直向往着能飞向火星.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长久居留地。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更像个梦想,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一梦想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航宇局的“参考任务”计划。  相似文献   

2.
卷首画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火星生命之谜使人魂牵梦绕,人们盼望着火星能早日成为人类的另一个故乡。 右图为艺术家绘制的科学家设想的人类在火星上的探测活动。 下国为通过航天器的探测而绘制的火星表面图。  相似文献   

3.
易白 《太空探索》2013,(6):36-37
在几十年之后,火星或许会迎来第一批地球来访者。从来没有到过火星的人类如何才能在火星上更好地生存下去?科学家正在展开大量的研究,以帮助人们未来顺利地移民火星,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在地球上寻找类似火星的环境进行模拟生存训练。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在犹他州一片沙漠中进行训练,为未来的火星探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于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在一个受限的空间里生活足够长的时间。"火星500"计划由俄罗斯生物医学  相似文献   

5.
早在1960年,人类就开始了火星探测活动,截至2003年12月底已经发射了30多个火星探测器.其中成功的却不到一半。但人类探测火星的信念没有动摇。2003年8月27日,火星运行到6万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人类从2003年6月~7月不到40天的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载人火星航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毅麟 《国际太空》2000,(10):18-21
21世纪的头 2 0年里 ,人类将完成 2项世界性的大型航天工程——重返月球和载人火星航行。早在 30多年前 ,人类就已经多次成功地登上月球。从技术上来说 ,重返月球已经没有任何障碍。载人火星航行则是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 ,还需要解决因长期星际飞行产生的若干难题 ,因而需要继续进行多次无人火星探测 ,为人类登上火星提供依据 ,创造条件。怎样才能安全可靠地把人送上火星并返回 ,实现载人火星航行的伟大理想呢 ?让我们从行星航行的最基本问题——速度说起。1 需要大于 11.6 km/s的速度载人飞船要飞往火星 ,首先必须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火星探险新设想本林人类为寻求载人火星航行途径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当然,至今仍没有找出登上火星的理想方法。我认为,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登上火星途径要点在于利用火星上的材料建立火星探险营地。并以这个营地为依托,准备返航的推进剂,补给返航的食品,愉快...  相似文献   

8.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5,(10):40-42
要将环境恶劣、荒无人烟、寸草不长、连细菌和病毒都“望而生畏”的火星,改造成像地球一样,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听起来似乎是科学幻想,但国外很多科学家正在讨论和研究火星环境改造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也认为,对火星的改造在想法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此对火星的环境改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人类一定能将这一幻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胡杨 《太空探索》2012,(11):1-1
1962年11月1日,苏联的"火星"1号探测器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启程,飞向遥远的火星。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计划于次年6月19日到达火星,但是当它3月21日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火星"1号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毫无疑问,这次火星之旅失败了。站在整整50年后的今天回望,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可谓悲喜交加。"悲"的是,截至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事实上,"火星"1号并不是人类火星探测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11.
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的.“火星500”计划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将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的深空探测事业,是一条漫漫长途。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深空探测的重点依然是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小天体。火星探测是重中之重在深空探测领域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下,展望未来,火星仍然是人类深空探索的重中之重。由于每隔26个月才会有一次从地球到火星的理想轨道转移窗口,因此,2018年和2020年将迎来人类探索火星的又一个高峰。美国在火星探测活动中一直处于引领地位,但迄今为止人类送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工程是“阿波罗”载人登月,21世纪最壮观和最宏伟的工程则是人类登上火星。登上火星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计划。我国是航天大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定会在火星上建立中国的探险基地。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明天就将担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你们中有的人可能就是登上火星的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本刊将在新的一年中系统介绍人类火星飞行的各方面知识,包括为火星飞行探路的“火星鼠”、如何飞往火星、结构复杂的火星飞船、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充满危险的火星环境、火星前哨站、在火星上生活、先进的火星服、火星上的温室、火星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永久性火星基地和火星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14.
齐锐 《太空探索》2003,(8):38-41
2003年8月28日火星大冲,27日火星的可视直径达到最大——25.11角秒!五万七千年以来从没有过这么大的回以说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第一次如此近的在地球上观看我们的近邻——火星!下一次具备这样好以后了.这次火星大冲无疑是我们有生之年仅有的一次。因此,全球的天文学家和爱好者部全力以赴、跃跃欲试.为观测火星大冲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怎样利用这次万载难逢的机会,好好地观测火星呢?  相似文献   

15.
1月份,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的古谢夫环形山和梅里迪亚尼平原相继着陆,它们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火星漫步,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寻火星上水的踪迹。由于水是生命存在原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未来人类登陆火星所必需的生存基础,因而火星上是否有水对于人类的火星探测与开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美国、俄罗斯的数艘火星探测器先后启程,人类的目光再次聚焦太阳系中那颗红色的星球———火星。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也是人类重点探测的星球。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推测火星上可能存在着生命,这无疑更增加了探索火星的兴趣。乘坐飞船从地球出发,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火星,一次往返约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目前的航天技术还无法将人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尽管人类现在还不能登上火星,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却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拉开了探测火星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5月5日,一枚宇宙神V-401型号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起飞,助力洞察号火星探测器飞向火星。在经过205天、飞行4.8亿公里后,2018年11月26日,“洞察号”成功降落火星表面!人类距离成为一个能跨越行星生存的物种,再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0年6月25日的消息称,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实验——火星-500自正式启动以来,已进行了3个星期,6名志愿者逐渐适应了舱内生活,其中的中国志愿者王跃状态良好。火星-500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将在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IBMP)的火星飞船模拟实验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在一个受限的空间里生活足够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人类将登陆火星。人类登陆火星的任务可能是一次国际合作任务,参与者将开发使航天员能够登陆火星并安全返回地球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除了水和碳,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还有不少,包括氮、磷、硫,以及一些不可或缺但又不能太多的重金属元素,例如锌、镍、铜、铬、砷、铅,等等。这些元素在火星上都可以找到,但火星表面上为什么没有生命呢?磁场的缺乏1965年,水手4号探测器发现火星上没有磁场,因此也无法抵挡宇宙射线和太阳辐射。这还不算,因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宇宙辐射也能顺利抵达火星表面。"好奇号"曾经在火星上探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