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MMA透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出具有壳-芯结构的复合纳米纤维,再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将壳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熔融,留下芯层的尼龙6(PA-6)纳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由此制备得到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较之纯PMMA板在力学性能上有明显改善,透光率则基本不受影响.应用SEM、TEM以及FTIR研究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并根据复合材料力学试验断口的SEM照片,分析了PA-6纳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飞行器高速经过雨区时,风挡玻璃等部件容易受到雨滴的冲击侵蚀。为探究飞行器风挡玻璃的雨蚀损伤行为,基于一级轻气炮搭建了单射流冲击试验平台(SIJA),并对航空定向及非定向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了不同速度的射流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受高速射流冲击时,定向有机玻璃主要表现为面下分层的银纹损伤,而非定向有机玻璃主要表现为表面损伤。随着冲击速度不断提升,两种有机玻璃试样都出现了表面剥离损伤,且定向有机玻璃的剥离损伤更为严重。通过对试样内部应力波传播及损伤扩展的观察发现,定向有机玻璃面下分层为剪切波主导,且这一损伤模式更容易造成剥离,多次冲击后的试验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同时根据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得到的冲击阶段冲量对损伤进行了评估与预测,发现损伤面积与冲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温下靶面进气的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柔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片上制备氧化钛薄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沉积工艺条件(溅射功率、Ar:O2、溅射气压和镀膜时间),分析各因素对薄膜应力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溅射功率和镀膜时间对薄膜应力值的影响较为显著,而Ar:O2和溅射气压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我厂生产的某机货仓共有十五个圆观察窗,是用4毫米厚的国产3号定向有机玻璃(DYB-3)制造的,形状呈双曲面,我们采用了吹塌成型工艺。 DYB-3是一种平面取向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它是由本体聚合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热到高弹态,经双轴平面拉伸、冷却制造成的。因此,它的分子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存在着收缩倾向,一旦温度升高到一定的程  相似文献   

5.
对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光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分别加在同轴共纺复合纳米纤维的壳/芯结构中,分析了相同含量二氧化钛粒子在不同结构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透光性和紫外光吸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芯层中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对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的透光性能影响较小,且能在200~400nm-1的紫外光区域产生明显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钛合金是世界上公认的难加工材料,但是利用超塑性成形/扩散连接工艺(SPF/DB)可以制作出用焊接、铆接工艺方法难于制作的复杂的钛合金飞机部件,并且使部件一体化、轻量化,成本降低。美国的飞机制造商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研究钛合金的超塑性成形工艺(SPF),他们在899~927℃的高温和变形速率为10~(_4)厘米/厘米·秒的条件下,使钛合金的延伸率达到600~1000%,试件成形过程就象塑料板真空成形一样,在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情况下进行均匀的复杂变形。目前,美国已在四个机种上采用Ti-6Al-4V超塑性成形(SPF)零件,数量达到256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70)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微乳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乳液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单体参与了有效聚合;电镜照片显示,粒子呈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在100 nm左右;差示量热扫描(DSC)结果表明,聚合物存在两个玻璃化温度,其耐水性比常规乳液聚合物有明显的提高,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二乙烯基苯(DVB)/聚碳硅烷(PCS)热交联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加热的方法调节体系粘度,满足了降低DVB配比条件下的交联工艺要求。结果表明:交联中适当地降低DVB配比,可增加交联产物的致密化程度,从而增加SiC陶瓷的致密化程度,有利于陶瓷显微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故障树分析手册》(FAULT TREE HANDBOOK)是美国核安全管理委员会(NRC)为培训系统分析和危险性评价工程技术人员开设有关课程时所使用的最新教材。由美国系统科学研究所的专家D·F·哈斯尔、华盛顿大学的N·H·罗伯茨教授,以及美国核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专家W·E·维斯列和F·F·哥德柏克共同编写和讲授。经美国核安全管理委员会危险性评价审查组的推荐由该委员会于1981年正式出版。本手册共十二章。第一章介绍了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绍了系统的归纳分析法;第三章介绍了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定向凝固涡轮叶片因不同部位显微组织不同而引起的宏观持久强度的差异,根据典型涡轮叶片几何特征,设计了两类叶片模拟件(缘板、叶冠模拟件)和对比试件(标准平板试件),开展了持久试验及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缘板、叶冠模拟件的持久寿命分别为对比试件持久寿命的94.22%和75.65%.这说明了定向凝固涡轮叶片不同部位的持久强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需要在定向凝固涡轮叶片结构、寿命设计中加以考虑.研究结果对提高定向凝固涡轮叶片设计水平、改进定向凝固成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NASA、FAA携手进行航空航天领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联邦航空局(FAA)两大机构加强了在航空研究和长远规划方面的协作,以改善航空安全、发展空中交通,最终迎来低成本航空航天运输的新纪元.10月9日,NASA局长D·戈汀和FAA局长J·加维在NASA刘易斯研究中心举行的航空会议上签署一项协议,规定两家在风切变探测、飞机老龄化和飞机防冰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要求双方协调未来的航空和航空运输研究工作,并建立一个专家委员会,负责对两个机构的工作进展实施监督和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顾冬冬  张晗  刘刚  杨碧琦 《航空学报》2021,42(10):524868-524868
微桁架夹芯板点阵轻量化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应用,选区激光熔化(SLM)增材制造技术可克服传统工艺局限性,高质量一体化成形复杂点阵结构。以稀土Sc改性高强Al-Mg合金为对象,采用SLM工艺对其进行工艺优化试验,并基于优化结果对微桁架夹芯板开展一体化成形工艺调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LM成形Al-Mg-Sc-Zr合金表面质量、冶金缺陷等随激光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在激光功率400 W、扫描速度800 mm/s的条件下获得较高表面质量(粗糙度为13.2 μm)及致密度(相对密度为99.5%)。当扫描速度较低时试件熔池底部形成一次Al3Sc析出相,而当扫描速度过高时因凝固速度过快析出相减少,导致试件显微硬度降低。在优化工艺区间内,随激光扫描速度增加SLM成形Al-Mg-Sc-Zr微桁架夹芯板粘粉比例下降,构件质量随之减轻;水平方向构件尺寸精度、桁架微杆成形精度均随扫描速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增材制造是融合材料科学、机械自动化及信息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在近30年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LMD)是基于定向能量沉积(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DED)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阐述了LM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重点介绍LMD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列举了一些基于LMD的工艺技术开发及装备研发制造,指出了LMD技术在成形效率和成形精度、工艺稳定性及性能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最后,总结了LMD技术未来的5个发展趋势:材料体系集约化、工艺参数系统化、成形过程高效化、设备集成智能化和应用领域广泛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温磁控溅射技术在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制备铝掺杂氧化锌(AZO)叠层AZO/Ag/AZ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AZO溅射功率对AZO/Ag/AZ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讨PMMA层合结构的耐湿热性和加温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薄膜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AZO的溅射功率影响了AZO层表面能以及薄膜的结晶度,在100 W和150 W溅射功率下制备出的AZO/Ag/AZO薄膜室温下具有3.7Ω/sq的低薄膜电阻和86.1%的高透光率,采用PMMA和聚氨酯胶片对薄膜进行层合封装,湿热30天后仍保持光学、电学性能稳定。PMMA层合结构在加温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曲线表明在5 V直流电压下层合玻璃具有较快的温度响应时间和良好的温度均匀性。-10~-40℃空气对流中PMMA层合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对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K4536合金试样进行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ure,HIP)处理,分析HIP工艺对试样组织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成形K4536合金试样表面存在微裂纹,横向和纵向的金相组织形貌存在差异;试样经HIP处理后,微裂纹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修复,组织形貌发生变化,并且晶粒中析出较多第二相粒子,经TEM衍射分析得知该析出物为M23C6相;HIP处理后的试样近表面出现30μm左右的"白亮层",经EDS能谱分析可知,该"白亮层"区域是由于铬元素浓度降低所导致;SLM成形K4536合金试样的高温力学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纵向试样的高温性能优于横向,HIP工艺后,试样纵向和横向试样的性能值相当,且试样的高温强度降低、高温塑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兼顾精确成形和高性能成性一体化需求的先进制造技术.首先介绍了两种典型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成形原理及其特点;然后介绍国内外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再重点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1)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沉积对IN718沉积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感应辅助激光熔覆沉积DD4定向晶修复DZ125L叶片的研究;(3)CuW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激光熔覆沉积工艺研究;(4)送粉气纯度对激光熔覆Fe314修复40Cr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最后阐述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燃油微喷嘴的雾化性能影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性能,微铣削加工后微喷嘴表面的加工残留和毛刺是导致雾化性 能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为了研究壁面加工质量对燃油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制定相应的工艺解决方案,建立了微喷嘴的加 工残留模型和毛刺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加工残留和毛刺对微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壁面加 工残留和毛刺均有利于促进液体破碎,形成的雾滴粒径更小,壁面残留导致喷雾锥角过大且均匀度差,但毛刺主要导致雾化均匀 度差。为了降低燃油喷嘴内表面粗糙度,减少壁面毛刺,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毛刺抑制技术和微细喷砂技术进行工艺 优化,结果表明:PMMA毛刺抑制技术和微细喷砂技术均可应用于喷嘴加工,分别使壁面粗糙度降低23%和30%,表面粗糙度从 0.83 μm分别降低到0.64 μm和0.58 μm。2种技术均能够显著抑制切削加工毛刺和去除切削加工残留。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弹射座椅穿盖时间,确保飞行员安全逃生, 提出了微爆索(MDC)爆炸切割技术在航空弹射救生系统中应用。首先对由黑索今(RDX)、奥克托金(HMX)、六硝基芪(HNSII)3种不同类型炸药,铅、铝两种包覆材料制作的半圆形微爆索线型切割平板航空有机玻璃(PMMA)元件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了有机玻璃的层裂现象,确定了最佳的微爆索炸药类型、包覆材料和装药量。然后利用实验确定的微爆索方案,采用三维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程序LS DYNA3D,对沿舱盖中央铺设的微爆索切割真实全尺寸飞机舱盖透明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有限元分析中,选择ALE 算法模拟高能炸药起爆后表现出来的流体特性,定义自动面对面接触类型实现炸药与PMMA流固耦合作用,使用连续损伤动力学材料模型模拟有机玻璃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损伤行为,并伴随有层裂现象。数值模拟得到了一定的装药量对应的舱盖切割深度,与实验实测得到的结果吻合得较好。因此,平板有机玻璃元件实验可用来指导舱盖透明件实验。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二维六方孔结构SiO2(SBA-15) 和蠕虫状孔结构SiO2(MSU-J) 与MMA 原位聚合制备
介孔SiO2 / PMMA 杂化材料。采用XRD、N2 吸附-脱附、SEM、DSC 和TGA 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
性能、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介孔SiO2 对PMMA 有增强增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杂化材料热性能和介
电性能的提高。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均高于PMMA,含4wt% 的SBA-15/ PMMA 和7wt% 的MSU-J/
PMMA 杂化材料的介电常数由2. 91 分别降至最低2. 73 和2. 64。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在钣金毛料表面印制座标网格,来测量塑性应变的大小和分布,在国外钣金生产和钣金研究工作中,已是一项重要而常用的测试技术,它主要用于: 1.实验建立各种钣金的成形极限曲线。 2.与成形极限曲线配合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1) 预见所设计工艺过程和模具的危险度; (2) 大致定量地研究生产中各可控因素变动对变形效果的影响,从而有目的地对它们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