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爱玲小说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是参差对照手法的使用,此手法在她的小说中有诸多表现,或是同一人物自身形象的对照,或是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对照,正是由于这一独创手法的运用,张爱玲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11,(3):74-75
初见到她的时候,并不能将"作家"两个字和她联系在一起。文静、甜美带点天真,在许多人眼中更像是日本女子。印象之中,作家或是戴着眼镜一副饱读诗书的成熟模样,或是不停地抽烟,深思熟虑,开口便能讲天下大事。她却不同,甚少说话,大多数时间在聆听,时而会意地一笑。问起她写过什么作品,则简单地回答:"小说,因为我喜欢编故事。"便不免揣测,这样的女子想必是写爱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的《孽子》《台北人》呈现出与英美哥特小说的若干共性.《孽子》中有象征牢笼与深渊的恐怖空间,它们压制了生命热情与人物的精神意志,但该小说的整体恐怖程度不及哥特小说;《孽子》《台北人》部分篇目与哥特小说都表现出怪诞,前者创造出怪诞的人物、异境,后者的怪诞与恐怖联系更甚,也没有明晰怪诞产生的原因.在哥特小说中,杀人、强...  相似文献   

4.
才子佳人小说是清初影响巨大的小说类型。《儒林外史》以儒林人物为描写重点,人物的生活内容与人生重心与才子佳人小说有诸多重叠之处,蘧公孙与鲁小姐、季苇萧的婚姻等都可见才子佳人的因子。审视《儒林外史》中的才子、佳人的遇合与家庭生活,既暴露出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幻想性,亦能见吴敬梓对彼时儒林的一种深刻讽刺。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先锋小说在借鉴和融合西方小说理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进行着文本创作改革实验,其另辟蹊径的叙述策略,令人惊叹的叙事魅力,使得余华在80年代的先锋浪潮中一举成名。从人物的"符号化"、情节设置的暴力荒诞化、时间的重组和变形三个方面来分析余华先锋时期对解构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所做的努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关于潘金莲古今论述很多,或着重指斥她的品行,或着重分析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本文拟从一个活生生的性格出发,探讨客观和主观两重作用对潘金莲命运及行为的影响。她从一个被目为“尤物”而备受损害的人物转为害人者,并非仅仅因为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她的人生态度,她的性格也从内在主观方面促使她走向自我毁灭。此中意味是否值得一思,愿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的生命力、生存状态问题是贾平凹作品的一个重要关注点。贾平凹在小说中通过营造女性生殖器官意象,契合古老的道家文化含蕴,表达了对“生殖”背后所隐含的强大生命力的重视与肯定。由此深化,从“性”的角度,对贾平凹不同时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出作者由关注道家生殖器官背后体现的生命力而转为通过性爱的自然张扬来绽放现代女性生命力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8.
《航空港》2008,(6)
我承认一开篇的时候,就被蒋雯丽丑陋的扮相吓了一跳。这个身材臃肿、满面疙瘩与黑斑而且一嘴龅牙的女人,原本只是市井生活里擦肩而过的普通女人,她应当挽起袖子,在搓衣板上哧啦哧啦地搓洗衣服,或者在胃痛以后,端起一碗八宝粥没有任何形象地狼吞虎咽。去掉王彩玲夺目的艺术天赋,在很多时候,她只是这样平凡的小人物。然而正是她的天赋与梦想,又使她如此不凡。起初,在导演一笔一划缓慢而有力的陈述中,她似乎永远只能站在被遗弃的深海里,连探出头呼吸一下自由空气的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哲学对世俗生活一直持认同态度,这使中国的作家们对"世俗"一直抱有非常亲切的态度,在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台湾女作家萧丽红始终关注于世俗生活,并力求从世俗中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面并着力追求和弘扬,这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女性成长主题是贯穿阿特伍德小说的一条主线.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作家在其不同作品中塑造的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她们在各自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惑与挣扎;探讨了女性为了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寻求自我、寻求生存空间而面临的不同矛盾冲突及矛盾的解决方式.进而研究了作家是如何在其小说创作中使这一主题逐渐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