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傅文广  孙鹏  徐佳汇  钟兢军 《推进技术》2016,37(7):1248-1255
为了揭示近失速工况下动叶间隙和静叶角区的复杂流动结构,探索诱发压气机失速的主要因素,对高负荷跨声速压气机开展数值研究,获得了整级压气机和单转子的特性曲线,进而对压气机的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研究对象,失速最先起始于静叶上角区。上角区完成由开式分离到闭式分离的转变过程,可以认为是静叶发生失速的标志。在近失速工况下,动叶叶尖泄漏涡发生"泡式破裂"堵塞流道,泄漏涡破裂引起的堵塞作用一直从叶顶延伸至70%叶高左右。  相似文献   

2.
陶立权  孙鹏  钟兢军 《推进技术》2013,34(7):898-903
以跨声速风扇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周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静叶根部20°正弯对总压畸变条件下风扇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设计转速下风扇全工况进行求解,对比分析了静叶采用直叶片和弯叶片时设计点和近失速点的风扇性能和流场结构.通过与均匀进口条件的风扇性能对比,探讨弯叶片对风扇效率、稳定边界以及抗畸变能力的影响,重点研究弯叶片对动静叶流动损失的影响以及对级性能的影响和改善机理.研究表明,均匀进口时,根部20°正弯静叶可以改善风扇在近失速点附近的性能,而在设计点附近,弯叶片的作用不明显;进口总压畸变条件下,静叶根弯20°能有效改善风扇性能,提高稳定性;静叶根弯对流场的影响取决于具体的流场结构,流动状态越恶劣,弯叶片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两级轴流压气机流场内流动分离及旋涡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级扩压叶栅的内部流场开展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同时引入拓扑分析理论,从涡动力学的角度对不同工况下扩压叶栅内的流动分离和旋涡运动进行定性分析。对两级压气机三个不同工况下流场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分离范围的变化,分离形态的变化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更显著。当流动向失速点靠近时,对于动叶栅,主要表现为分离范围的不断增加;对于静叶栅,不仅分离范围增加,而且分离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在压气机叶栅中,通道涡强度较弱,对整个流场特性不起主要作用,而尾缘涡对压气机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静叶稠度(静叶叶片数)的轴流涡轮基元级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静叶稠度对涡轮基元级流动状态和损失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叶稠度的改变对涡轮基元级流动状态和损失的影响直接与动叶稠度相关.静叶稠度的改变影响通过涡轮基元级的流量,在动叶稠度不变时,会引起涡轮基元级反力度的改变.静叶稠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气流在静子中的膨胀加速过于剧烈而产生激波损失及激波与边界层干涉带来的边界层分离损失.静叶稠度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会使转子中的流动状态极大恶化,进口极大的负攻角致使动叶压力面发生大范围的分离.存在一个最佳的静叶稠度,使涡轮基元级的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5.
测量了轴流式弯掠动叶和径向动叶在旋转失速工况下的气动噪声和噪声频谱,实验结果表明:弯掠动叶能够降低气动噪声。讨论了弯掠动叶对宽频噪声和离散噪声的影响,并且得到了适于计算弯掠动叶旋转失速工况的气动噪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西北工业大学亚音轴流压气机实验台的孤立转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单通道定常、非定常的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轴流压气机近失速工况下转子叶尖流动特性。通过对比分析转子在最高效率工况和近失速工况下的定常模拟结果,发现在近失速工况下转子叶顶流线变得更加切向,来流攻角不断增大,最终导致失速的发生。非定常模拟指出,在失速先兆区转子叶顶出现了前缘溢流和尾缘回流的现象,这满足突尖型失速先兆出现的两个准则,所以压气机为突尖型失速。  相似文献   

7.
压气机失速与喘振动态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失速与喘振动态数学模型是压气机主动稳定控制的基础。针对Moore-Greitzer不可压缩压气机模型无法描述失速时失速团沿压气机周向旋转特性的不足,以该模型为基础,在压气机周向环面位置进行模型空间离散化,采用空间傅里叶模态重构压气机局部流量、压升、转子与静子的动静态损失,建立了以流量、压升及损失为状态变量的多维状态空间方程形式分布式压气机模型。理论分析及仿真表明,所建模型既可实现稳态、失速、喘振工况下的压气机外部特性计算,也可模拟失速与喘振状态下压气机内部沿周向的流量及压力变化,实现失速与喘振动态特性仿真。  相似文献   

8.
多级轴流压气机非设计性能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个用于多级轴流压气机非设计性能预估的级叠加法和程序。此方法的特点是可以计算多级轴流压气机在低转速时部分级已处于失速状态下的全台总性能参数 ,以及静叶安装角可调的影响。并可利用此程序进行方案初步设计。为说明此计算程序的适用范围和功能 ,给出了四个不同类型的算例。  相似文献   

9.
喘振状态下叶片振动响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单级轴流压气机试验台上,进行了旋转失速和喘振状态下叶片振动响应的试验研究,利用电阻应变片、动态压力传感器、滑环式引电器和磁带记录仪等,录取叶片振动应变和动叶出口压力信号,然后回放磁带,做信号处理,在对时域和频域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旋转失速和喘振状态下叶片振动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杜朝辉  刘志伟 《航空学报》1992,13(8):370-373
在单级轴流压气机上,用周向槽式处理机匣在静子内径处进行轮毂处理,与转子尖部机匣处理作类比。用小型5孔探针测试技术详细测量了在最佳工作状态和近失速边界状态下静子叶片排下游气流的三元流场,特别是其端部流场,发现对于转子叶尖失速型的级,在其静子轮毂处理也可以提高级的稳定裕度。并提出其扩稳机理与失速转移的关系,提出了周向诱导速度影响二次流的物理模型,进一步剖析了周向槽机匣处理的扩稳机理。  相似文献   

11.
面向持续战域感知的近空间飞行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晓丽  苗文博  王强 《飞机设计》2009,29(4):64-74,80
未来战争呈全空域立体化发展趋势,近空间的深入探索和有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热力学特性和电离特性角度,概述了近空间大气环境.重点以持续的战域感知为军事应用背景,介绍了现有的C4ISR能力,进而归纳评述了相关近空间飞行器的技术发展、工程设计、概念应用.分析指出,近空间无人HALE飞机具有填补持续的C4ISR能力中所有空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口径天线绕射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口径天线近场绕射计算的卷积积分法 ,该方法可用 FFT实现快速计算 ,故它是比传统的直接积分或球面波展开法更有效的一种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 ,对圆形和矩形口径天线的近场绕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由计算结果可见 ,口径天线在观察面上的绕场分布与口径形状、口径尺寸 ( D/λ)和观察面至口径有关。还对减小口径边缘的近场绕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天线结构出发,主要阐述分析了近场情况下的信号特征,根据天线路径差来分析不同距离下的信号分布,找出理想监控距离,并推断出监控天线的高度。对比分析了理想监控距离附近的信号分布规律,同时对远场信号分布特征进行阐述,并与近场特征展开差异性对比,通过理论计算建立近场监控位置与远场信号的关联。最后列举在特殊情况下上坡地形和偏置安装时的监控设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雷达装备电磁兼容的要求,提出了空间近场雷达装备之间电磁干扰预测方法。采用干扰源与接收机逐对考虑的方式,并采用逐阶段分析预测的方法,即分成天线增益、时间依存关系、互调、交调以及减敏5个阶段进行预测,极大地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15.
高超  巢增明  袁晓峰  白杨 《航空学报》2016,37(3):749-760
雷达散射截面(RCS)测试是隐身技术和目标特性研究的基础。无论是研究物体的电磁散射特性还是研制具有突防能力的隐身武器系统,RCS测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RCS测试可以验证电磁散射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对部分飞行器目标进行电磁散射理论计算非常困难,而通过测试可以直观地获得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数据,从而避开复杂的电磁仿真计算。与外场、紧缩场RCS测试方法相比,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的RCS近场测试方法在飞行器目标的散射特性测试方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介绍了飞行器RCS测试评估方法,综述了国内外RCS近场测试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展望了飞行器RCS近场测试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飞行高度70 km以上的超高速临近空间飞行概念,旨在通过火箭发动机克服大气阻力作用,通过负升力达到"增加"地球引力常数的等效效果,实现高于地球环绕速度的突击飞行,具有速度快、航程远的特点.分析了等高度巡航过程的受力情况,对气动参数选取、能量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这类飞行器可能运行的空间区域.分析表明,该飞行方式可以实现在40 min内全球到达.  相似文献   

17.
王宏伟  郭建国  林鹏  周军 《飞行力学》2012,30(3):250-253
针对临近空间特殊的飞行环境和流场特性,以面对称的子母弹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CFD仿真计算的方法,得到了腹抛分离发射方式下分离速度、高度、子弹气动力与姿态角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和分析多者之间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临近空间腹抛分离发射的分离方案,这为今后开展该领域分离发射技术的研究和临近空间气动流场的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N-S方程,对具有大面积底部飞行器的高超声速大攻角绕流流场进行了计算,通过积分物面压力给出了飞行器的气动力特性,并研究了攻角的影响,物面压力系数和气动力系数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结果可应用到返回舱和弹头的再入气动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先进高温合金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近期国内外的高温合金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研究发展状况,重点介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整体叶盘以及导向器和机匣类结构件的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论述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临近空间飞艇国外发展现状,分析变体飞艇系统重量轻、飞行升限高、环境适应性和持续驻空能力强的独特优势,论述临近空间飞艇的高效变体模式,阐述临近空间变体飞艇的关键技术,如飞艇变体控制技术、飞艇飞行控制技术,为临近空间飞艇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