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吸热型碳氢燃料作为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再生冷却剂,冷却剂出口温度可达到750℃以上。碳氢燃料的冷却能力和抗结焦特性指标,是再生冷却剂的关键参数。在工程应用参数范围内,建立了吸热型碳氢燃料再生冷却性能综合评估体系,实现燃料热沉、结焦和流动传热性能的综合评估。燃料热沉采用热平衡法测量。作为参考:燃料温度600℃,热沉约2.0 MJ/kg;燃料温度750℃,热沉约3.5 MJ/kg。结焦采用层流流动阻力法进行定量测量,应用泊肃叶定律计算碳氢燃料结焦前后通道的当量内径,从而得到通道内结焦层的平均厚度。流动换热性能的评估方法是比较相同出口流体温度条件下不同燃料壁面温度沿轴向的分布趋势。以上吸热型碳氢燃料评估方法的建立,为研制吸热型碳氢燃料提供了有效的初步筛选途径。  相似文献   

2.
美国军用喷气燃料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JP和RJ系列燃料为主线,系统地回顾了美国军用喷气燃料发展的历史与成就,着重论述了高密度燃料和吸热碳氢燃料两大军用燃料领域的关键技术,归纳了美国在这两大技术方面的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对喷气燃料的发展前景和可能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杜宗罡  史雪梅  符全军 《火箭推进》2005,31(3):30-34,49
高能液体推进剂的发展有四个方面:金属化凝胶推进剂、高密度吸热型碳氢燃料推进剂、纳米材料液体推进剂、添加含能材料的液体推进剂。本文围绕高能液体推进剂的发展方向,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技术发展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碳氢燃料裂解气体驱动涡轮工作的ATR发动机方案,并对特定裂解气成分的碳氢ATR发动机性能进行计算,获得了裂解气中烷/烯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飞行条件下,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推力逐渐上升,比冲基本呈减小趋势;在同一转速下,碳氢燃料裂解气中烷/烯比越大,发动机比冲越高。在烷/烯比4、转速百分比70%条件下,发动机比冲最高达到约7 644 m/s;随着烷/烯比逐渐升高,裂解气比热容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热管吸热器有良好的热性能。通过对先进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单元热管吸热器进行数值仿真,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值解法,并把仿真结果同NASA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管吸热器由于热管良好的导热性和理想的等温性,热管在轴向的温差很小,这就使得热管在不同位置上的容器内的PCM都能同步、均匀的熔化;另外热管吸液芯的正常工作使得热管周向温度分布均匀,从而避免热斑现象;热管吸热器由于热管在轴向和周向上良好的等温性,在阴影期末,各蓄热容器内的PCM能够同时凝固,并最终达到完全凝固,从而避免热松脱现象。因此,热管吸热器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能避免热斑和热松脱现象。  相似文献   

6.
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内部苛刻的工作环境,总结了再生冷却技术在裂解传热和工程化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再生冷却过程中碳氢燃料的热裂解模型和传热研究的最新发现,认为裂解机理的研究制约着数值方法的发展,并影响着真实条件下的传热现象研究;分析了煤油再生冷却技术工程化应用的典型方案,复杂的耦合特性与材料间的工艺结合问题分别限制了系统多样化功能和主被动结合热防护技术的实现.目前需要在裂解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可靠裂解模型和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广泛开展冷却通道内传热恶化和耦合现象的研究;重点解决系统中的耦合机理和材料间的工艺结合问题,从而推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7.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电力系统,吸热器是热动力发电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吸热器腔体的热辐射将直接影响到吸热腔的热损失和吸热器的传热,建立了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器腔体辐射模型,结合换热管的传热模型计算了吸热器的传热过程,得到了吸热器热损失,换热管最大温度,工质出口温度等结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吸热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烧蚀环境下的吸热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烧蚀过程中的吸热机制,结合表面烧蚀理论和边界层空气动力学关系,应用质量引射影响系数的半经验公式,建立了烧蚀环境下吸热机理的理论预报方法,并利用氧乙炔焰动态烧蚀实验对该理论预报方法进行了验证。根据烧蚀过程达到稳态时烧蚀材料表面的能量守恒原理,推导了各吸热机理与总吸热量的比重关系,在给定的烧蚀环境工况下,预报了各吸热机理占总吸热量的比重。结果表明,熔融高硅氧纤维的蒸发吸热对总吸热量的贡献最大,所占比重为44.9%,是主要的吸热机制;材料的热容吸热和烧蚀材料向外界环境的热辐射占总吸热量的比重分别为22.3%和20.1%;树脂热解吸热所占比重很小,仅为1.0%,但热解气体引射进入边界层产生热阻塞效应占总吸热量的比重较大,为11.7%。  相似文献   

9.
戴贵龙  夏新林  孙创 《宇航学报》2011,32(2):451-456
结合STP (Solar thermal Propulsion)高温吸热芯的技术特点,采用二次分光膜,对STP热辐射光伏发电(TPV)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性能计算。通过优化分析,得到使太阳电池工作温度在额定值附近的氢冷却剂入口参数和通道尺寸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当吸热芯温度为2400K时,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在50~100W之间;通过调节电池组件的串并联电池数量,可以获得期望的输出特性。结论为STP的热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涛 《火箭推进》2004,30(3):53-56
一个由Sierra工程公司(Sierra)、AFRL(空军试验室)和Nothrop Grumman公司(NGC)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一个推力为5785N的单喷注单元过氧化氢/碳氢燃料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对几种不同的碳氢燃料进行了测试.试验中使用的各种燃料包括JP-8、RP-1、JP-10、甲苯、环丁烷、松节油以及上述燃料的不同混合物.试验用的燃烧室采用分解后的90%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采用水冷的燃烧室及典型的燃料液膜冷却,燃烧室的总混合比(MR)的分布范围为3.75~7.4.试验中,燃烧室压力接近5.5MPa.将试验性能与计算出的理论性能进行了比较.在试验中,用红外光谱仪对排气羽流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出了综合谱带强度,证实了羽流辐射对燃烧室工作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在个别情况下,羽流强度的变化可能与燃烧室中的变化有关.但是,对羽流的测量比对燃烧室工作条件的直接测量(如压力和温度测量)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11.
液体推进剂火灾爆炸事故类型分析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液体推进剂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针对液体推进剂火灾爆炸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出其火灾爆炸事故类型,从液体推进剂管道、容器安全布置、选材、设计、加工及安装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保证液体推进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While most studies on space power systems target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s the energy product, industrialized nations also have a need for chemicals to support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purposes. This paper therefore describes an alternative targe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power systems: the production of chemical fuels based on radiant energy beamed or reflected from orbiting platforms. If cost and efficiency targets can be achieved, Solar Thermochemical Plants—occupying a few square kilometers each—can potentially generate substantial quantities of transportation fuels, therefore enabling reductions in the consumption of petroleum and the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The specifics of the approach that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the concentration of radiant energy within ground-based systems so that high temperature heat is provided for thermochemical process networks. This scoping study includes the evaluation of various feedstock chemicals as input to the Solar Thermochemical Plant: natural gas, biomass and zero-energy chemicals (water and carbon dioxide); and the production of either hydrogen or long-chain hydrocarbons (i.e., Fischer–Tropsch fuels) as the Solar Fuel product of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3.
RBCC引射/亚燃模态过渡点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BCC推进系统为动力的飞行器设计流程出发,建立了考虑发动机工作的限制条件的引射和亚燃模态性能评估方法,研究了不同燃料条件下发动机引射和亚燃模态下比冲和推力系数随飞行弹道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比冲最优、推力变化最小的模态过渡点选择方法;结合某一具体飞行任务的典型弹道,获得了在飞行马赫数为2.6±0.1、飞行高度为11.7~12.9 km范围内进行引射/亚燃模态过渡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新型高密度燃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高密度碳氢化合物HD-2与航空煤油的复配。通过对不同配比的燃料的密度、黏度、闪点、燃烧热值的测定比较,研究了复配燃料的基本性能;通过火箭一冲压组合发动机(RBCC)航空煤油点火燃烧性能实验,研究了不同HD-2添加含量的复配燃料的燃烧性能。基本性能测试实验和点火燃烧性能实验的结果表明:添加HD-2高密度碳氢化合...  相似文献   

15.
超空泡鱼雷实现高航速、远航程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携带高能燃料--金属粉末燃料或金属基燃料.为了说明这些燃料的能量特性,结合水冲压发动机的工作特点,采用最小自由能法对各种燃料进行热力计算,并进一步进行能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铝粉是较为理想的燃料,镁基燃料不可取.热力计算和能量比较法可为燃料的选择提供依据,进而指导水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和试验.  相似文献   

16.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火炬式点火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炬式点火器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根据氧化剂、燃料的状态对火炬式点火器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点火器结构特点及热防护措施.设计出使用气氧、酒精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用火炬式点火器,采用旋转液膜与酒精再生冷却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加强了点火器的热防护.在冲压发动机试车台上,对该火炬式点火器进行了30余次单独试验,均取得了成功,可持续工作时间不少于20 s.  相似文献   

17.
A review of the physics and gas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CO2-N2 gasdynamic lasers (GDL's) is given, including a short survey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The role of advanced, downstream mixing GDL's is examined, and the question is addressed: Can such downstream mixing GDL's provide an order-of-magnitude increase in power output over the conventional device? Finally, combustion driven GDL's with unconventional fuels are examined, and new results for gain and maximum available power are given for various fuel-oxidizer combin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