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国民航运输需求的增长,航班延误问题日趋严重。用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构建了航班延误的成本模型,结合中国民航实际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比了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优劣,给出了其应用范围,为相关的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航班延误的原因中,航空公司几近占到四成。因此航空公司俨然成了我国航班延误的最大责任主体,也成为航班延误纠纷治理的主体。当然,事实上,航空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空管、天气等其他原因额外买单,但天气难以控制,空域改革只能期待,在航班延误这个世界难题面前,航空公司唯有苦练内功,踏踏实实解决好企业自身能做的那部分,提高品质,做好服务,才能得到旅客的理解和信赖。根据民航局的统计数据,2011年,航空公司计划航班235.3万班,正常执行181.5万班,航班正常率为77.2%。其中,2011年主要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为77.9%,而中小航企航班正常率仅为72.7%。在造成航班延误原因中,航空公司自身原因仍位居榜首占37.1%,流量控制占27.5%,天气 相似文献
3.
航班延误一向是民航服务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公众媒体关注航空运输的热点话题,自从总局公布延误补偿指导意见后,更成为焦点。公众的关注仅仅集中在如何赔,赔多少的问题上。 但是对于行业内部的讨论,比补偿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响航班运行的核心问题,更关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切实地去解决问题。本期,记者采访了航空公司及业内相关人士,对影响航班运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另外,约请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董念清副教授对欧盟即将实行的延误补偿规定做了介绍。在下一期中,我们将继续约请相关人士就航空公司如何科学管理航班,安排航班计划;空管部门如何优化空管资源;在航班延误的状态下旅客和员工的心理及应该如何正确应对等话题进行讨论。同时欢迎更多的业内人士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4.
5.
航班延误与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月民航总局《关于因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的指导意见》正式推行以来,因航班延误引发的航空公司与旅客间的冲突频频发生,这使得国内航空公司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不仅旅客和社会各界对航空公司的经济补偿、服务质量等更加不满,也使航空公司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旅客心理——航班延误的冲突致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一次延误冲突的亲身体验2004年7月4日晚北京的一场雷暴雨天气,让我经历了一次飞机延误所导致的历时12小时的冲突。冲突焦点集中于五个方面:一是,乘客希望及时了解航班信息,但得到的答复多是“不知道”、“不清楚”;二是,乘客希望知道航班取消的真实原因,但是得到的答复与真实情况不一致,乘客不认可;三是,乘客希望知道何时成行,但得到的答复是“说不好”,“不能保证”;四是,乘客对航班延误后的服务不满意,未及时安顿老人与孩子,未及时作好解释性工作;五是,乘客认为延误赔偿不合理,乘客要求赔偿的主要目的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不满意航空公… 相似文献
7.
8.
民航总局6月26日对外公布的《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要求航空公司在自身原因造成严重延误(4小时以上)后为旅客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引导航空公司减少航班延误。这一措施体现了政企分开后民航总局多次强调的“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并重”的工作思路。因为直接涉及到数千万航空旅客,又是针对民航服务方面的顽症,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自从《指导意见》公布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小媒体都不吝版面、不惜拿出最好的时间段予以报道和讨论,就受关注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而言,在民航历史上是罕… 相似文献
9.
2007年,民航总局将航班正常作为工作的关键词之一,并把狠抓航班正常作为建设和谐民航的切入点。笔者认为,航班延误因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所难免,但避免航班延误带来的纠纷,妥善处理航空公司与旅客之间的矛盾,应是建设和谐民航的着力点。那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与航班延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主要有:天气、机务、商务、航空公司的调配、机场地面保障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等等,其中空中交通管制原因是最复杂的,往往还与其它原因相互关联。因此如何解决空管的难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大部分旅客甚至包括许多民航业内人士对空中交通管制的工作内容,空中交通管制如何影响航班运行不甚了解。下面从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为什么会造成航班延误,以及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为减少航班延误所做了哪些努力谈谈认识。空中交通管制职责主要是:防止航空器之间相撞,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确保安全,而加速空中流量,使空中交通更加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1.
12.
航班延误是航空公司运输服务中常见且影响人数较多的一种服务失误,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各航空公司和旅客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航班延误之后航空公司未能提供完善的地面服务措施之时,旅客的反应就会更加强烈。那么,究竟是哪些问题导致在航班延误后引起旅客强烈不满?在出现延误后,航空公司、机场等各方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彻底改变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呢?本文就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航班延误补偿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航班延误一直是困扰各国民航业的难题。在造成飞机延误的所有原因中,由于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飞机延误的比例为50%以上。因此,提高正点率就成为各航空公司树立市场形象、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提高航班正点率,中国民航总局于7月1日发布了《民航总局对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出台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民航服务的大讨论,在其他各家航空公司保持沉默的时候,深航将这次社会大讨论推向了高潮。继指导意见出台仅4天,深航就向社会公布了… 相似文献
14.
航班延误不可避免。天公不作美,各种不可抗力因素交织,即便是欧美全球排名靠前的航空公司,也一样要面对航班取消和延误问题。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仅欧盟区每年就有平均1.5%的航班是被强制取消的,这大约相当于每天有360个航班被取消。中国目前选择搭乘飞机旅客人数不断增加,即便是其中1.5%的航班发生延误或取消,其相对数和绝对数都会令人咂舌。 相似文献
15.
航班延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2010年,由于极端天气的影响,航班的正常率较往年有所下降,特别是出现航班大面积延误或取消时,旅客与民航的纠纷就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激化为冲突。局方曾就航班延误向大众做了详细解释,但是"六问六答"仍不能令消费者释然。本文拟对航班延误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惠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5,23(1):49-53
在民用航空运输中,由于多种原因,航班延误难以避免,因航班延误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为了提高航班正常率,减少因航班延误引起的矛盾,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04年发布了《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对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的指导意见(试行)》,就航班延误经济补偿的条件、标准、方式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但具体补偿标准由航空公司自行制定。航班延误经济补偿不同于延误赔偿,二者有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实时航班延误程度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大面积航班的延误程度进行实时评估,根据航班延误的时空分布特点,从延误时间和延误范围两个角度给出评估指标,建立了航班延误程度实时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班延误程度实时评估模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估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韩明亮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9,27(6):48-50,54
在航空公司提供的各种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方式中,现金补偿是中国旅客最易接受的一种方式。然而由于目前航空公司缺乏科学合理的补偿策略,致使补偿措施迟迟得不到落实,导致航空公司支付的补偿费用很高,但对旅客的补偿效果却不好。分析了当前国内航空公司航班不正常的各种补偿方式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现金补偿的3种策略,并从兼顾航空公司和旅客双方利益的前提出发,在航空公司支付总补偿费用一定的条件下,以全部旅客的经济补偿效用最高为目标,构建出了3种策略的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对3个模型分别求解计算,比较了3种补偿策略的效果,确定了航班不正常时的最优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9.
AnAnalysisoftheDifferentConnotationofElightinAirlinesInformationTechnologySystem在航空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中,同一概念(名词)往往具有不同的内涵,准确理解这些概念是很重要的。以最常用的“航班”为例,不同单位和部门在不同的业务中,可能会以一种或多种不同内涵来使用航班概念。参加民航信息系统建设,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同一(航班及其他)概念的不同内涵,设计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往往会挂一漏万,最终无法提供一套正确反映业务需求的系统。本文根据实际业务,把航班概念划分为航段、航班、联班和联线四个层次,表现四种递进的… 相似文献
20.
航班延误的人为原因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并稳步上升。根据民航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国内9家主要航空公司的平均航班正常率分别为2003年79.8%、2004年79.9%、2005年81.99%,2005年达到了民航总局在每年年初既定的航班正常率80%的目标。这个成绩是在航班量年增长超过14%、各类运行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