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中介绍了一种生产蜂窝结构的新技术-立体光造型(SLA),该方法不需要模具,生产的蜂窝结构可重复性令人满意。除了极薄(约0.25mm)的蜂窝结构,每批次的密度变化不超过17%。芯格尺寸的9.5mm和4.8mm的两种结构,密度分别为98.5kg/m^3和180.7kg/m^3芯格尺寸为9.5mm的蜂窝结构,比平面剪切强度范围为0.006~0.009MPa.m^3/kg,比平面剪切模量范围为0.21~  相似文献   

2.
对QSn6.5-0.1锡青铜与40CrNiMoA钢焊接件进行真空淬火与回火的研究,得出此种双金属真空淬火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真空淬火850*10℃,保温1h,真空回火500~540℃,保温2h。真空淬火比普通淬火的结合强度提高66%,且零件表面光洁无氧化,变形量最小。  相似文献   

3.
大型激光测长机的设计采用了整体式光路布局、倒序计数测量法、参数补偿法、大刚度一体化基体和过定位我点可调支承闰系列关键技术,使仪器测量准确度达δ=±(0.3+0.7×10^-6.L)μm。同时还研制了测长机配套的计量管理系统,经实验验证,测长机可解决大尺寸标准器具的精密计量问题,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对SiCp/MR64复合材料的超塑性行了研究,在温度510℃,应变速率为8..33×10^-^3S^-^1时延伸率达215%。SiCp对超塑形过程中的组织有很大影响,其中主要影响着晶粒长大和孔洞形核及长大。复合材料超塑性低的原因在于变形地平生大量孔洞。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下,氟化钠为掩蔽剂,用高碘酸钠来氧化对氨基苯磺酸,用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下限为4×10-8g/mL,线性范围为0.05~0.6μg/mL,可应用于铝板中锰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2214铝合金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综合分析了各因子对合金超塑性能的影响,经过超细化预处理的试样。在温度为480℃、初始应变速率为1.67×10-3s-1下拉伸,可获得大于550%的延伸率,并对应于最大的m值0.41。在超塑性变形初期,由于发生形变促使的动态结晶,使应力──应变曲线在峰值后软化。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脱层屈曲的摄动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摄动法求解了3D复合材料中有纤维搭桥的圆形脱层的屈曲问题。搭桥纤维被视为连续分布于脱层屈曲上的线性弹簧,给出了脱层屈曲介载荷,挠度曲线与脱层半径、塔桥因子等的封闭关系式。根据支夹支-边界条件以及脱层只能向一个方向挠曲的约束条件,导出了一个特征长度α^3,当脱导出α^*时,支屈曲时将发生靠近边界区域的接触现象,当脱导 地α^*时,地 曲将跨越整个支区域,并随着半径的减小,脱层屈曲的临界载荷将逐渐提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测定GAP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GPC法。该法应用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示差折光检测器,以THF为溶剂和淋洗剂。色谱柱组由HSG-20、HR-4E和μ10^5A三根GPC柱组成,采用多点宽分布标样法标定柱系。  相似文献   

9.
航天用GPS/GLONASS产品简介1GPR—920GPS传感器5通道C/A码,单频L1.工作方式:四星三维、三星二维定位、自动/人工设定工作方式.定位精度:10~15m(无SA时)10~80m(有SA时)测速精度:0.02m/s(无SA时)0.3m...  相似文献   

10.
防老剂对HTPB-IPDI高燃速推进剂性能影响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温加速老化方法,研究了胺类防老剂H(N.N’-二苯基对苯二胺)和酚类防老剂甲叉4426-S(硫代双-3,5-二叔丁基-4-羟苄基)对HTPB/IPDI高燃速推进剂贮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推进剂的常温抗拉强度升高,常温、高温、低温下的伸长率降低,加入甲叉4426-S的HTPB/IPDI推进剂的高温贮存性能优于防老剂H。  相似文献   

11.
化学气相沉积/渗透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激光化学气相沉积;同时介绍了三种用于制备工程材料的快速致密化化学气相渗透技术,包括强迫流动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化学液相沉积,感应加热热梯度快速致密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水冲压发动机热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简述了水冲压发动机化学平衡与非化学平衡热力计算方法及相应的适用条件,计算了试验发动机补燃室温度,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热力计算方法适用于水冲压发动机。用热力计算方法可确定水冲压发动机最佳水燃比,进而指导水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和试验。  相似文献   

13.
C/C复合材料致密化制备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C/C复合材料致密化制备技术,分析比较了化学气相渗透工艺、液相浸渍工艺及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优缺点。认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过去一些年中发展很快,但它的工艺周期长;液相浸渍工艺繁杂,其浸渍炭化和石墨化工序需反复多次(通常4-6次),因此其效率也比较低;而液-气相沉积工艺周期短、效率高,很有发展潜力,当前急需开展该沉积技术原理的研究及改进其实验设施。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合适的化学气相沉积碳界面层厚度数学计算模型和SiC涂层厚度数学计算模型,并通过工艺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发现通过该模型计算出的化学气相沉积碳界面层厚度和SiC涂层厚度与SEM照片分析结果基本接近,因此可利用上述模型估算出C/SiC复合材料产品的化学气相沉积碳界面层厚度和SiC涂层厚度,快速评估C/SiC复合材料产品化学气相沉积质量能否满足实际工况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快速、简便的二硝酰胺铵(ADN)纯度测定方法。以MI溶剂分离混存于ADN中少量AN杂质,并在MI介质中,以季铵盐为滴定剂,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ADN纯度。方法标准偏差为0.0019,变异系数为0.19%。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间苯二甲酸和乙二酸为台起原料合成间苯二甲酸二的方法,讨论了各步骤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此外还介绍了间苯二甲酸二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难熔金属碳化物的加入可有效提高C/C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南大学在难熔金属碳化物TaC改性C/C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含有Ta2O5的树脂/沥青浸渍-高温处理原位反应生成TaC的工艺方法、用含有有机Ta的树脂浸渍-高温处理原位反应生成TaC的工艺方法、预制体编织过程中加入TaC制备C/C-TaC的工艺方法、基于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TaC及SiC/TaC中间界面层改性C/C材料的工艺技术以及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抗烧蚀TaC及SiC/TaC难熔金属碳化物涂层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化学非平衡效应对返回舱再入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化学非平衡效应将对飞行器气动特性产生影响,影响飞行器气动布局优化和飞行弹道设计。文章通过三维化学非平衡流动求解程序,针对再入返回器开展数值研究与机理分析,通过对比完全气体模型和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获得的气动力参数,揭示化学非平衡效应对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对Apollo的气动力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和计算方法;化学非平衡效应影响下,激波层内化学反应消耗大量能量,致使激波脱体距离减小,气体压缩性增强;典型状态高度为70 km,Ma=30条件下,化学非平衡效应导致返回器升力系数增大约6%、阻力系数增大约1.3%~3.3%、升阻比增大3%左右、俯仰力矩系数增大,从而使配平攻角减小约2.5°;通过机理分析,发现化学非平衡效应影响下表面压力系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飞行器周围激波形状及驻点压力改变,表现为气体沿流线经激波层、压缩区和膨胀区的历程变化;对于钝体形状的返回器,迎风面前体压力系数增加和后体压力系数降低,造成轴向力和法向力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沉积温度对化学气相渗透SiC基体微观结构2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950℃沉积碳化硅为非晶态;1000℃以上沉积出的碳化硅为结晶态,1050℃沉积碳化硅晶体取向为主:1250℃沉积碳化硅晶体取向为主。沉积温度升高,沉积深度和均匀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空问化学推进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天福 《火箭推进》2005,31(6):23-29
空间化学推进技术包括双组元推进、单组元推进和微推进技术。双组元推进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采用高能推进剂和提高燃烧室压力,另一方面依赖于推进剂提高密度、降低毒性和降低冰点。硝酸羟铵基单组元推进剂密度比无水肼大40%,蒸汽无毒,冰点低于-20℃,有望取代无水肼。现在比较成熟的两个配方硝酸羟铵-甘氨酸-水体系和硝酸羟铵-甲醇-水体系。纳米卫星则需要从微牛级到毫牛级推力的微推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